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扬专利>正文

吸尘黑板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4862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尘黑板擦。该黑板擦由下壳体、上壳体和刷毛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下壳体上均布着两个通孔,通孔处依次设有叶轮、电机,下壳体外侧设有一圈刷毛,上壳体设在下壳体上。该黑板擦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擦黑板的同时,将粉笔灰吸入机内,防止了粉尘的飞扬,改善了教师的工作环境。(*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黑板的清洁装置,确切地说是一种吸尘黑板擦。现有的黑板擦种类很多,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滚筒式吸尘黑板刷,它主要有刷盒(1)和滚筒式刷子(3)构成。滚筒式刷子主要是刷去粉笔灰,并通过旋转把吸附在刷毛上的灰尘带入盒内,刷盒内有灰尘刮板,可刮去吸附在刷子上的灰尘,从而达到吸尘作用。又如无尘黑板擦,它由电机、风轮壳体、毛粘、过滤袋和电池组成,电机装在壳体中部,风轮装在电机轴上,壳体两侧一端为电池,另一端为过滤袋。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吸尘功能的吸尘黑板擦。所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吸尘黑板擦,由下壳体、上壳体和刷毛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下壳体上均布着两个通孔,与通孔对应的下壳体内依次设有叶轮、电机;在两个通孔之间的下壳体上设有电池,与通孔对应的下壳体外侧设有一圈刷毛;上壳体套设在下壳体上。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擦黑板的同时,将粉笔灰吸入机内,防止了粉尘的飞扬,改善了教师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描述。由图1可见,该吸尘黑板擦,由上壳体1、下壳体6、刷毛3、叶轮5、电机4和电池2组成。在下壳体6上开有两个通孔,叶轮5装在电机4的输出轴上再安装到下壳体6内的通孔上,电池2安装在两通孔之间的下壳体6上,刷毛3安装在下壳体6外侧,上壳体1套装在下壳体6上,上壳体1内装有海棉滤网。使用时,按下开关,电机4带动叶轮5旋转,当刷毛3擦黑板时,粉笔灰从通孔被吸入上壳体1内,并吸附在上壳体1内的海棉滤网上。该黑板擦所用电池2为充电电池,不用时,可将黑板擦直接接插在电源插座上充电。权利要求1.吸尘黑板擦,由下壳体、上壳体和刷毛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下壳体上均布着两个通孔,与通孔对应的下壳体内依次设有叶轮、电机;在两个通孔之间的下壳体上设有电池,与通孔对应的下壳体外侧设有一圈刷毛;上壳体套设在下壳体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吸尘黑板擦。该黑板擦由下壳体、上壳体和刷毛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下壳体上均布着两个通孔,通孔处依次设有叶轮、电机,下壳体外侧设有一圈刷毛,上壳体设在下壳体上。该黑板擦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擦黑板的同时,将粉笔灰吸入机内,防止了粉尘的飞扬,改善了教师的工作环境。文档编号B43L21/02GK2388051SQ98211588公开日2000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10日专利技术者陈扬 申请人:陈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吸尘黑板擦,由下壳体、上壳体和刷毛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下壳体上均布着两个通孔,与通孔对应的下壳体内依次设有叶轮、电机;在两个通孔之间的下壳体上设有电池,与通孔对应的下壳体外侧设有一圈刷毛;上壳体套设在下壳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扬
申请(专利权)人:陈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