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金属屋面与光伏支架的檩条夹具一体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45034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金属屋面与光伏支架的檩条夹具一体化结构,属于太阳能光伏领域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檩条夹具分体式结构浪费材料、稳定性差的问题。本连接金属屋面与光伏支架的檩条夹具一体化结构包括檩条,所述的檩条沿截面方向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上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夹板,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配合形成一夹持金属屋面肋的夹持部。本连接金属屋面与光伏支架的檩条夹具一体化结构具有安装简便、可靠性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金属屋面与光伏支架的檩条夹具一体化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金属屋面与光伏支架的檩条夹具一体化结构,属于太阳能光伏领域。
技术介绍
普通金属屋面光伏支架采用夹具在屋面上固定,然后再用T型螺栓把檩条固定在夹具上,再用螺栓把光伏支架固定在檩条内,这样的结构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夹具长度仅为60或80毫米,而夹具与夹具的间距普遍达到1米或以上,风速大时,夹具处金属屋面的受力极大,该处金属板有被撕裂的可能;(2)原金属屋面光伏支架受力的传递形式为:金属屋面~夹具~檩条~光伏支架。夹具与檩条之间采用螺栓连接,靠的是螺栓与檩条之间的摩擦力,一旦遇到恶劣天气,构件变形较大时,整体结构体系的可靠性会急速下降,使檩条不能与夹具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3)原金属屋面光伏支架的安装难度较大,特别是在安装夹具与檩条连接时,因为夹具与檩条之间的T型螺栓为倒置安装,安装人员需把手伸到夹具下方进行安装,安装时视线受阻,仅能凭感觉和经验进行安装,安装难度较大,速度较慢;(4)原夹具的厚度基本上要做到5~6毫米,造价高昂,且浪费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安装简便、可靠性高的连接金属屋面与光伏支架的檩条夹具一体化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连接金属屋面与光伏支架的檩条夹具一体化结构,包括檩条,所述的檩条沿截面方向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上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夹板,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配合形成一夹持金属屋面肋的夹持部。在上述的一种连接金属屋面与光伏支架的檩条夹具一体化结构中,所述的第一夹板具有第一左基体,所述的第一左基体与檩条相连,所述第一左基体右侧顶部设置凹部,所述第一左基体下部依次设置第一左垂直板、第一左外倾板以及第一左内倾板;所述第二夹板具有第一右基体,所述第一右基体顶部具有与所述凹部形状匹配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右基体下部依次设置第一右垂直板、第一右外倾板以及第一右内倾板。在上述的一种连接金属屋面与光伏支架的檩条夹具一体化结构中,所述第一夹板具有第二左基体,所述第二左基体顶部与所述檩条相连,所述第二左基体右侧顶部设置凹部,所述第二左基体下部设置第二左L形板;所述第二夹板具有第二右基体,所述第二右基体顶部具有与所述凹部形状匹配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右基体下部依次设置第二右垂直板、第二右外倾板、第二右水平板以及第二右L形板。在上述的一种连接金属屋面与光伏支架的檩条夹具一体化结构中,所述的所述第一夹板具有第三左基体,所述第三左基体顶部与所述檩条相连,所述第三左基体右侧顶部设置凹部,所述第三左基体下部设置第三左L形板;所述第二夹板具有第三右基体,所述第三右基体顶部具有与所述凹部形状匹配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右基体下部依次设置第三右垂直板、第三右外倾板以及第三右L形板。在上述的一种连接金属屋面与光伏支架的檩条夹具一体化结构中,所述的第一夹板具有第四左基体,所述第四左基体顶部与所述檩条相连,所述第四左基体右侧顶部设置凹部,所述第四左基体下部设置第四左L形板;所述第二夹板具有第四右基体,所述第四右基体顶部具有与所述凹部形状匹配的第四连接部,所述第四右基体下部依次设置第四右垂直板、第四右Z形板。在上述的一种连接金属屋面与光伏支架的檩条夹具一体化结构中,连接金属屋面与光伏支架的檩条夹具一体化结构厚度为1.2~2毫米。在上述的一种连接金属屋面与光伏支架的檩条夹具一体化结构中,连接金属屋面与光伏支架的檩条夹具一体化结构采用铝型材挤压一体成型,表面采用阳极氧化处理。另一方面,一种连接金属屋面与光伏支架的檩条夹具一体化结构,包括檩条,所述檩条下部沿截面方向向下延伸形成第一直板与第二直板,第一直板顶部与第二直板顶部分别位于所述檩条底部左右两侧,且所述第一直板与第二直板呈八字形布置,所述第一直板与第二直板上均设置与金属屋面肋连接的自攻钉。在上述的一种连接金属屋面与光伏支架的檩条夹具一体化结构中,连接金属屋面与光伏支架的檩条夹具一体化结构厚度为1.2~2毫米。在上述的一种连接金属屋面与光伏支架的檩条夹具一体化结构中,连接金属屋面与光伏支架的檩条夹具一体化结构采用铝型材挤压一体成型,表面采用阳极氧化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本专利技术中檩条与夹具一体化后,在金属屋面肋上采用通长布置,整个屋面金属板一起受力,没有薄弱部位,风速再大,也不可能把整个屋面的金属板都拉脱,稳定性较好。2、本专利技术力的传递形式为:金属屋面~檩条夹具一体化结构~光伏支架,第一,节省了檩条和夹具之间的T型螺栓,降低了成本;第二,檩条夹具一体成型,整个结构体系的可靠性有很大提高。3、本专利技术降低了金属屋面与光伏支架连接的安装难度,安装人员仅需把檩条夹具一体化结构侧面的螺栓拧紧,安装简便,速度极快,可有力的推动工程进度。4、本专利技术的厚度仅需要1.2~2毫米即可,整体重量仅相当于原来檩条的重量,而且节省了T型螺栓,降低了造价。5、本专利技术采用铝型材挤压一体成型技术,表面采用阳极氧化处理,抗腐蚀性能良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安装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安装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安装状态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安装状态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安装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1、檩条;21、第一左基体;22、第一左垂直板;23、第一左外倾板;24、第一左内倾板;25、第一右基体;26、第一右垂直板;27、第一右外倾板;28、第一右内倾板;31、第二左基体;32、第二左L形板;33、第二右基体;34、第二右垂直板;35、第二右外倾板;36、第二右水平板;37、第二右L形板;41、第三左基体;42、第三左L形板;43、第三右基体;44、第三右垂直板;45、第三右外倾板;46、第三右L形板;51、第四左基体;52、第四左L形板;53、第四右基体;54、第四右垂直板;55、第四右Z形板;61、第一直板;62、第二直板;7、光伏支架;8、金属屋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连接金属屋面8与光伏支架7的檩条1夹具一体化结构包括檩条1,所述的檩条1沿截面方向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上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夹板,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配合形成一夹持金属屋面8肋的夹持部。所述的第一夹板具有第一左基体21,所述的第一左基体21与檩条1相连,所述第一左基体21右侧顶部设置凹部,所述第一左基体21下部依次设置第一左垂直板22、第一左外倾板23以及第一左内倾板24;所述第二夹板具有第一右基体25,所述第一右基体25顶部具有与所述凹部形状匹配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右基体25下部依次设置第一右垂直板26、第一右外倾板27以及第一右内倾板28。金属屋面8与光伏支架7的檩条1夹具一体化结构的厚度为1.5~2毫米,采用铝型材挤压一体成型,表面采用阳极氧化处理。如图2所示,在安装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连接金属屋面与光伏支架的檩条夹具一体化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金属屋面与光伏支架的檩条夹具一体化结构,包括檩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檩条沿截面方向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上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夹板,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配合形成一夹持金属屋面肋的夹持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金属屋面与光伏支架的檩条夹具一体化结构,包括檩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檩条沿截面方向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上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夹板,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配合形成一夹持金属屋面肋的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板具有第二左基体,所述第二左基体顶部与所述檩条相连,所述第二左基体右侧顶部设置凹部,所述第二左基体下部设置第二左L形板;所述第二夹板具有第二右基体,所述第二右基体顶部具有与所述凹部形状匹配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右基体下部依次设置第二右垂直板、第二右外倾板、第二右水平板以及第二右L形板。2.一种连接金属屋面与光伏支架的檩条夹具一体化结构,包括檩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檩条沿截面方向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上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夹板,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配合形成一夹持金属屋面肋的夹持部,所述的第一夹板具有第一左基体,所述的第一左基体与所述檩条相连,所述第一左基体右侧顶部设置凹部,所述第一左基体下部依次设置第一左垂直板、第一左外倾板以及第一左内倾板;所述第二夹板具有第一右基体,所述第一右基体顶部具有与所述凹部形状匹配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右基体下部依次设置第一右垂直板、第一右外倾板以及第一右内倾板。3.一种连接金属屋面与光伏支架的檩条夹具一体化结构,包括檩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檩条沿截面方向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上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夹板,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配合形成一夹持金属屋面肋的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板具有第三左基体,所述第三左基体顶部与所述檩条相连,所述第三左基体右侧顶部设置凹部,所述第三左基体下部设置第三左L形板;所述第二夹板具有第三右基体,所述第三右基体顶部具有与所述凹部形状匹配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右基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益辉赵佰清刘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华鼎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