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4371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电筒,它包括筒体部,所述的筒体部内设置有电池匣;灯头部,所述的灯头部设置于筒体部的前端,所述的灯头部的靠近筒体部的一端设置有发光模块;控制模块,所述的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发光模块是否通电;开关模块,所述的开关模块用于向控制模块发送信号以控制发光模块是否通电;所述的控制模块设于灯头部内的靠近筒体部的一端,所述的开关模块设置于灯头部的外壁上的靠近筒体部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手电筒,它包括筒体部,所述的筒体部内设置有电池匣;灯头部,所述的灯头部设置于筒体部的前端,所述的灯头部的靠近筒体部的一端设置有发光模块;控制模块,所述的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发光模块是否通电;开关模块,所述的开关模块用于向控制模块发送信号以控制发光模块是否通电;所述的控制模块设于灯头部内的靠近筒体部的一端,所述的开关模块设置于灯头部的外壁上的靠近筒体部的位置。【专利说明】手电筒
本技术涉及照明灯具
,具体讲是一种手电筒。
技术介绍
手电筒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照明装置,目前的手电筒一般包括筒体部、灯头 部和开关模块,灯头部设置于筒体部的前端,筒体部内设置有电池匣,灯头部的靠近筒体部 的一端设置有发光模块,开关模块和控制模块设置在筒体部上,一般控制模块设置在筒体 部内且位于电池匣和灯头部之间,开关模块设置在筒体部的外壁上且位于筒体部的靠近灯 头部的一端,开关模块通过导线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开关模块用于向控制模块发送信号,控 制模块接收到信号后相应的控制发光模块通断电,也就是说人们通过开关模块来控制发光 模块是否发亮,由于目前的手电筒的开关模块一般设置于筒体部上,而人们在使用手电筒 照明时,人手一般是握在筒体部上,这样就使得人们在握住筒体部的时候不便于按压开关 模块,使手电筒使用不方便,而且控制模块和开关模块设置在筒体部上,就使得筒体部上需 要有一定长度的空间来安装控制模块和开关模块,这样,就使得筒体部的长度较长,也就使 得手电筒整体上长度较长,使得手电筒携带不便、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方便按压开关模块、筒体部的长度较短 的手电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手电筒,它包括筒体部,所述的筒体部内 设置有电池匣;灯头部,所述的灯头部设置于筒体部的前端,所述的灯头部的靠近筒体部的 一端设置有发光模块;控制模块,所述的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发光模块是否通电;开关模块, 所述的开关模块用于向控制模块发送信号以控制发光模块是否通电;所述的控制模块设于 灯头部内的靠近筒体部的一端,所述的开关模块设置于灯头部的外壁上的靠近筒体部的位 置。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技术中,由于开关模块设置于灯头部的靠近筒体部的位置上,当人们使用 手电筒时,人手握住筒体部,此时,人手的大拇指在自然伸展的状态下刚好可以按压到开关 模块,这样,就使得按压开关模块较为方便,手电筒使用较为方便,而且由于开关模块和控 制模块均设置与灯头部上,也就使得筒体部内不需要有一定长度的空间来安装控制模块和 开关模块,使得筒体部长度缩短,而灯头部本身内部空间就比较大,也就是说灯头部在不需 要加长的情况下其本身就有足够的内部空间来安装控制模块和开关模块,这样,就使得该 手电筒整体长度缩短,便于携带和使用。 作为改进,所述的灯头部沿长度方向分为圆柱部和圆台部,圆台部的直径较小的 一端与筒体部的前端连接,圆台部的直径较大的一端与圆柱部连接,开关模块设置于圆台 部上。这样,就使得开关模块相对于筒体部有一定的倾角,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使得 人手可以以较为舒适的姿势握住筒体部并按压开关模块。 作为改进,所述的圆柱部、圆台部与筒体部一体成型。这样,使得该手电筒结构简 单、制造方便,而且防水防尘防爆性较好。 作为改进,所述的开关模块包括开关本体、橡胶帽和卡圈,圆台部的外壁上设有一 圆形凹槽,开关本体设置于圆形凹槽内,开关本体通过导线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橡胶帽套置 在开关本体上,橡胶帽的外周壁上设有一环形凹槽,卡圈设置于环形凹槽内,卡圈与圆形凹 槽的内壁紧配合,橡胶帽的下边沿与圆形凹槽的内壁紧配合。这样,卡圈将橡胶帽紧紧的压 在圆形凹槽内,而且橡胶帽的下边沿与圆形凹槽的内壁紧配合,使得雨水无法进入到开关 模块内,使得该开关模块的防水效果较好。 作为改进,所述的卡圈为铝圈。铝圈的延展性较好,比较容易被挤压到圆形凹槽 内。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图3是开关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筒体部;101、电池匣;2、灯头部;201、发光模块;202、控制模块;203、圆柱 部;204、圆台部;205、圆形凹槽;3、开关模块;301、开关本体;302、橡胶帽;303、卡圈;304、 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图广图3所示,技术手电筒包括筒体部1,所述的筒体部1内设置有电池 匣101 ;灯头部2,所述的灯头部2设置于筒体部1的前端,所述的灯头部2的靠近筒体部1 的一端设置有发光模块201 ;控制模块202,所述的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发光模块201是否通 电;开关模块3,所述的开关模块3用于向控制模块202发送信号以控制发光模块201是否 通电;所述的控制模块202设于灯头部2内的靠近筒体部1的一端,所述的开关模块3设置 于灯头部2的外壁上的靠近筒体部1的位置,控制模块202位于电池匣和发光模块201之 间,发光模块201为LED灯珠,控制模块为202市面上可以直接买到的手电筒控制线路板, 开关模块3为按压开关。 所述的灯头部2沿长度方向分为圆柱部203和圆台部204,圆台部204的直径较小 的一端与筒体部1的前端连接,圆台部204的直径较大的一端与圆柱部203连接,开关模块 3设置于圆台部204上。 所述的圆柱部203、圆台部204与筒体部1 一体成型。 所述的开关模块3包括开关本体301、橡胶帽302和卡圈303,圆台部204的外壁 上设有一圆形凹槽205,开关本体301设置于圆形凹槽205内,开关本体301通过导线与控 制模块202电连接,橡胶帽302套置在开关本体301上,橡胶帽302的外周壁上设有一环形 凹槽304,卡圈303设置于环形凹槽304内,卡圈303与圆形凹槽205的内壁紧配合,橡胶帽 302的下边沿与圆形凹槽205的内壁紧配合,安装开关模块3时,将卡圈303放入环形凹槽 304内,然后将橡胶帽302套置到开关本体301上,将卡圈303压入圆形凹槽205内,使得卡 圈303与圆形凹槽205的周壁紧配合,同时卡圈303将橡胶帽302紧紧压住,橡胶帽302的 下边沿与圆形凹槽205的内壁紧配合,起到防水作用。 所述的卡圈303为铝圈,当然,卡圈303也可以用其他延展性较好的材料制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手电筒使得人手握住筒体部1时,人手可以以较 为舒适的姿势通过大拇指来按压开关模块3,使用较为方便,而且开关模块3与控制模块 202距离较近,使得连接开关模块3与控制模块202的导线较短,使得手电筒的布线较为方 便,而且开关模块3结构简单、防水性能好。【权利要求】1. 一种手电筒,它包括: 筒体部(1),所述的筒体部(1)内设置有电池匣(101); 灯头部(2),所述的灯头部(2)设置于筒体部(1)的前端,所述的灯头部(2)的靠近筒体 部(1)的一端设置有发光模块(201); 控制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电筒,它包括:筒体部(1),所述的筒体部(1)内设置有电池匣(101);灯头部(2),所述的灯头部(2)设置于筒体部(1)的前端,所述的灯头部(2)的靠近筒体部(1)的一端设置有发光模块(201);控制模块(202),所述的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发光模块(201)是否通电;开关模块(3),所述的开关模块(3)用于向控制模块(202)发送信号以控制发光模块(201)是否通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模块(202)设于灯头部(2)内的靠近筒体部(1)的一端,所述的开关模块(3)设置于灯头部(2)的外壁上的靠近筒体部(1)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腾隆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