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春林专利>正文

吸消尘黑板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4313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吸消尘黑板擦,其结构是在一壳体内的两平行轴上设有两个滚轮,滚轮表面有一层毛毡,壳体一侧设有一与壳体相通的积尘盒,壳体内顶部设有一个三角形柱体,其两面上设有刷毛,刷毛与滚轮表面成近似90度夹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塑料制作,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将大部分的粉笔粉尘收集在积尘盒中,避免了粉尘的飞扬,有利教师与学生的身体健康,具有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教学工作使用的产品,尤指一种可有效减少擦黑板时粉笔粉尘飞扬的板擦。目前各类学校基本沿用几十年来通常使用的黑板擦,其基本结构是一木板表面设有一层毡毛,通过在黑板表面擦抹,擦去粉笔字迹,飞扬在空间的粉尘大约为60-70%,顺黑板面下落的较大粒度的粉尘约为20-25%,在黑板擦上附着的粉尘约为10-15%,飞扬的粉尘对人体有较大的危害,尤为对教师与前排的学生危害较大,因此减少飞扬的粉笔粉尘,具有显著的社会意义,有利教师与学生的身体健康。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粉笔尘飞扬的吸消尘黑板擦。以下结合附图详细给出本技术的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请参见图1和图2,实现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在一壳体1内的两平行轴2上设有两个滚轮3,滚轮3的表面有一层毛毡,壳体1一侧设有与壳体1相通的积尘盒4。所述的壳体内顶部设有一三角形柱体5,柱体5的两面设有刷毛6。所述的刷毛6与滚轮表面成近似90度夹角。当使用本技术时,带有毛毡的滚轮将粉笔字迹抹去,壳体1内的刷毛6将附着在毛毡上的粉尘刷去,然后收集在积尘盒4中,经试验测算,利用本技术飞扬在空间的粉尘只有15-20%,吸附在黑板擦上的粉生约为10%,沿黑板面而落下的较大粒度的粉尘为20-25%,积尘盒中聚积的粉尘约为45-55%。本技术可用塑料制作,在滚轮表面的毛毡磨损后,可更换新的毛毡,因此本产品的总体寿命长,由于是塑料制作其主要构件,生产方便,使用起来与传统黑板擦相同,但其控制粉尘飞扬的效果显著。完全适合于全国的各大、中、小学校及各类教学单位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吸消尘黑板擦,其特征在于在一壳体内的两平行轴上设有两个滚轮,滚轮表面有一层毛毡,壳体一侧设有一与壳体相通的积尘盒。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消尘黑板擦,其特征在于壳体内顶部设有一个三角形柱体,其两面上设有刷毛。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消尘黑板擦,其特征在于刷毛与滚轮表面成近似90度夹角。专利摘要一种吸消尘黑板擦,其结构是在一壳体内的两平行轴上设有两个滚轮,滚轮表面有一层毛毡,壳体一侧设有一与壳体相通的积尘盒,壳体内顶部设有一个三角形柱体,其两面上设有刷毛,刷毛与滚轮表面成近似90度夹角。本技术可用塑料制作,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将大部分的粉笔粉尘收集在积尘盒中,避免了粉尘的飞扬,有利教师与学生的身体健康,具有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文档编号B43L21/00GK2148688SQ9321106公开日1993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29日专利技术者李春林 申请人:李春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消尘黑板擦,其特征在于在一壳体内的两平行轴上设有两个滚轮,滚轮表面有一层毛毡,壳体一侧设有一与壳体相通的积尘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李春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