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测椭圆的制图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4041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绘制轴测椭圆的制图工具,由行星齿轮式椭圆规和带有特殊角度的角度板组成。利用所述的角度板可以确定轴测椭圆长、短轴的方位,利用坐标变换确定轴测椭圆的中心位置和长、短轴尺寸,再用所述的行星齿轮式椭圆规即可绘制出所求作的轴测椭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图准确、方便、快速,一笔即可画出各不同平面的圆的轴测投影—椭圆。也可绘制工程上的各种椭圆。(*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绘制轴测椭圆的制图工具。轴测图能在一个投影中同时反映物体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形状,富有立体感。但是不平行于轴测投影面的圆,其轴测投影一般为椭圆,用“四心圆弧近似法”画轴测椭圆存在着画法繁锁,制图速度慢,连线转接不圆滑,椭圆线畸变等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准确,快速地画出轴测椭圆的制图工具。本技术的轴测椭圆制图工具由行星齿轮式椭圆规和带有轴测方位角的角度板组成。所述的行星齿轮式椭圆规包括旋转手柄,行星齿轮系,两个支杆,两个传动轴,四个万向接头,两个铰座,固定支脚,转动支脚和标尺,行星齿轮系包括主动齿轮,中间齿轮和从动齿轮以及齿轮架,主动齿轮的齿数是中间齿轮和从动齿轮齿数的2倍,两根支杆的一端与齿轮架铰接,其另一端分别与一铰座铰接,固定支脚的心轴穿过位于主动齿轮一侧的支杆末端的铰座,并和传动轴以及主动齿轮的齿轮轴通过两个万向接头相连,以使固定支脚与主动齿轮同步动作。水平标尺上的回转轴穿过另一支杆末端的铰座,并和另一传动轴以及从动齿轮的齿轮轴通过两个万向接头相连,以使水平标尺与从动齿轮同步转动。固定支脚与铰座之间、水平标尺与铰座之间分别装有端面轴承,以利于转动,水平标尺上套有转动支脚,转动支脚既可沿水平标尺移动,也可由螺钉固定,旋转手柄装在齿轮架上,所述的角度板上有与基准面成轴测方位角7°10′、41°25′、7°1′55″和45°的四个角度,绘制轴测椭圆,一般需要确定椭圆的中心位置,椭圆长、短轴方位和椭圆长、短轴尺寸,椭圆的中心位置可根据已知圆圆心的座标对轴测坐标进行变换求出。椭圆长、短轴方位可由本技术的特制角度板确定。椭圆长、短轴尺寸可根据轴向缩短率换算出,也可运用画法几何基本知识对轴测图进行往复坐标变换得出,最后将椭圆规的固定支脚扎在所作椭圆中心上,调整转动支脚,使其到标尺回转轴的距离等于椭圆短轴之半,固定支脚中心到标尺回转轴的距离等于椭圆长轴之半,旋转齿轮架上的手柄,使水平标尺和转动支脚绕固定支脚回转一周,同时标尺由从动齿轮驱动,带动转动支脚绕标尺回转轴转动二周,转动支脚末端画笔的轨迹即为所求作的椭圆。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图准确、方便、快速,一笔即可画出各不同平面的圆的轴测投影一椭圆及工程上的各种椭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椭圆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支脚、2心轴、3螺母、4轴承、5铰座、6万向接头、7支杆、8传动轴、9齿轮架、10齿轮轴、11主动齿轮、12手柄、13齿轮轴、14中间齿轮、15从动齿轮、16齿轮轴、17回转轴、18标尺、19螺母、20螺钉、21转动支脚。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中5铰座、7支杆、9齿轮架、12手柄、18标尺、21转动支脚、22铰销、23螺母、24铰销。图3是万向接头6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角度板结构示意图,图中α为82°50′,β为48°35′,A为基准面,该角度板由30°、60°直角三角板改造。图5是本技术的角度板结构示意图,图中γ=82°58′5″。B为基准面,该角度板由45°等腰直角三角板改造。实施例参见图1~5,行星齿轮系由固定在齿轮架9内的主动齿轮11、中间齿轮14和从动齿轮15组成,主动齿轮11的模数为0,4,齿数为36,中间齿轮14和从动齿轮15的模数为0、4,齿数为18,主动齿轮11的齿轮轴10和传动轴8以及心轴2通过两个万向接头6相连接,心轴2和固定支脚1以螺纹连接,固定支脚1底端有三根固定针,从动齿轮15的齿轮轴16和传动轴8以及回转轴17也通过两个万向接头6相连接,回转轴17和弯形水平标尺18以螺纹连接,标尺18上套有转动支脚21,转动支脚21可由螺钉20固定在标尺18上,转动支脚21末端装有绘图笔。两根支杆7分别套在两个传动轴8的外部,并通过铰销22与齿轮架9铰接,其另一端通过铰销24与铰座5铰接,两个铰座5分别套在心轴2、回转轴17外部,铰座5与固定支脚1和标尺18之间装有端面轴承4,角度板可利用现有的45°和30°、60°三角板改造而成,45°三角板中间的三角形孔的直角改为82°58′5″,30°、60°三角板中间的三角形孔其直角改为82°50′,其一个锐角改为48°35′。权利要求1.一种轴测椭圆的制图工具,其特征在于由行星齿轮式椭圆规和带有轴测方位角的角度板组成,所述的行星齿轮式椭圆规包括旋转手柄12、由主动齿轮11,中间齿轮14和从动齿轮15以及齿轮架9组成的行星齿轮系、两个支杆7、两个传动轴8、四个万向接头6,两个铰座5,固定支脚1、转动支脚21、轴承4和水平标尺18,主动齿轮11的齿数是中间齿轮14和从动齿轮15的齿数的2倍,两根支杆7的一端分别与齿轮架9铰接,其另一端分别与一铰座5铰接,固定在固定支脚1上的心轴2穿过位于主动齿轮11一侧的支杆7末端的铰座5与传动轴8以及主动齿轮11的齿轮轴10通过装在支杆7内的两个万向接头6相连,使固定支脚1和主动齿轮11同步动作,水平标尺18上的回转轴7穿过位于从动齿轮15一侧的支杆7末端的铰座5与另一传动轴8以及从动齿轮15的齿轮轴16通过装在支杆7内的两个万向接头6相连,使水平标尺18与从动齿轮15同步转动,转动支脚21套在水平标尺18上,既可沿水平标尺18滑动,亦可由螺钉20紧固在标尺18上,固定支脚1和铰座5之间、水平标尺18和铰座5之间分别装有端面轴承4;所述的角度板上有与基准面分别成41°25′、7°1′55″、7°10′和45°的四个轴测方位角。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绘制轴测椭圆的制图工具,由行星齿轮式椭圆规和带有特殊角度的角度板组成。利用所述的角度板可以确定轴测椭圆长、短轴的方位,利用坐标变换确定轴测椭圆的中心位置和长、短轴尺寸,再用所述的行星齿轮式椭圆规即可绘制出所求作的轴测椭圆。本技术结构简单,制图准确、方便、快速,一笔即可画出各不同平面的圆的轴测投影—椭圆。也可绘制工程上的各种椭圆。文档编号B43L11/04GK2049188SQ8921067公开日1989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1989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1989年6月23日专利技术者杨懋钧 申请人:沈阳市教学仪器实验二厂, 杨懋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测椭圆的制图工具,其特征在于由行星齿轮式椭圆规和带有轴测方位角的角度板组成,所述的行星齿轮式椭圆规包括旋转手柄12、由主动齿轮11,中间齿轮14和从动齿轮15以及齿轮架9组成的行星齿轮系、两个支杆7、两个传动轴8、四个万向接头6,两个铰座5,固定支脚1、转动支脚21、轴承4和水平标尺18,主动齿轮11的齿数是中间齿轮14和从动齿轮15的齿数的2倍,两根支杆7的一端分别与齿轮架9铰接,其另一端分别与一铰座5铰接,固定在固定支脚1上的心轴2穿过位于主动齿轮11一侧的支杆7末端的铰座5与传动轴8以及主动齿轮11的齿轮轴10通过装在支杆7内的两个万向接头6相连,使固定支脚1和主动齿轮11同步动作,水平标尺18上的回转轴7穿过位于从动齿轮15一侧的支杆7末端的铰座5与另一传动轴8以及从动齿轮15的齿轮轴16通过装在支杆7内的两个万向接头6相连,使水平标尺18与从动齿轮15同步转动,转动支脚21套在水平标尺18上,既可沿水平标尺18滑动,亦可由螺钉20紧固在标尺18上,固定支脚1和铰座5之间、水平标尺18和铰座5之间分别装有端面轴承4;所述的角度板上有与基准面分别成41°25′、7°1′55″、7°10′和45°的四个轴测方位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懋钧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市教学仪器实验二厂杨懋钧杨懋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