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振平专利>正文

套管绝缘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39185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套管绝缘件涉及一种用于低压变压器上的套管绝缘件。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便于运输和安装的、密封性能好的、降低变压器制作成本的套管绝缘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套管绝缘件包括中套和下套,套管内设置有导电杆,中套位于靠近导电杆的伸入端的位置,下套位于靠近导电杆的伸出端的位置,下套的上端部分套接于中套的下端部分内,中套与导电杆的伸入端之间设置有压盖,中套与压盖之间设置有密封环,中套上端的内周面为上大下小圆锥台,密封环的下端呈呈上大下小的圆锥台,密封环下端伸入到中套内且与中套上套紧密贴合,下套的材质为环氧树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在套管安装与使用过程中出现磕碰绷瓷的现象,且提高了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套管绝缘件涉及一种用于低压变压器上的套管绝缘件。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便于运输和安装的、密封性能好的、降低变压器制作成本的套管绝缘件。本技术套管绝缘件包括中套和下套,套管内设置有导电杆,中套位于靠近导电杆的伸入端的位置,下套位于靠近导电杆的伸出端的位置,下套的上端部分套接于中套的下端部分内,中套与导电杆的伸入端之间设置有压盖,中套与压盖之间设置有密封环,中套上端的内周面为上大下小圆锥台,密封环的下端呈呈上大下小的圆锥台,密封环下端伸入到中套内且与中套上套紧密贴合,下套的材质为环氧树脂。本技术避免在套管安装与使用过程中出现磕碰绷瓷的现象,且提高了密封性能。【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低压变压器上的零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低压变压器上的 套管绝缘件。 套管绝缘件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配电变压器的导电杆位于套管内,通过套管绝缘件进行绝缘,在导电 杆的伸入端和导电杆的伸出端分别设置有上螺母Γ、下螺母2',通过上、下螺母实现导电 杆3'在套管内的锁紧,在上螺母Γ与套管绝缘件4'之间设置有压盖5',现有技术中压盖 5'的材质为瓷质,套管绝缘件4'包括中套41'和下套42',中套41'位于靠近上螺母Γ 一 侦牝下套42'位于靠近下螺母2' 一侧,在中套41'与导电杆3'以及压盖5'之间设置有密 封件6',现有技术中的密封件6'为D型橡胶圈,密封件6'在压紧时中间部分往外突出,使 密封件6'内部中间部分也往外走,和导电杆3'分离,只有上下两端接触且接触面小,容易 渗漏油,并且随着密封件6'受到的挤压力越来越大,也就越容易出现漏油的现象,使其成本 提高,在行业竞争中处于弱势;现有技术中下套42'的材质也为瓷质,瓷质材质的压盖5'与 下套42'在运输与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磕碰绷瓷的现象,并且导致套管在安装运输过程中 十分笨重,不方便使用,并且为了防止下套42'的转动,在安装套管时在箱盖底部焊接有一 条方钢来固定下套42'。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运输和安装的、密封性能好的、降 低变压器制作成本的套管绝缘件。 本技术套管绝缘件,包括中套和下套,所述套管绝缘件用于套接在导电杆的 外侧,所述中套位于靠近所述导电杆的伸入端的位置,所述下套位于靠近所述导电杆的伸 出端的位置,所述中套与所述导电杆的伸入端之间设置有压盖,所述中套与所述压盖之间 设置有密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套包括上部分中套和下部分中套,所述上部分中套的内 周面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台,所述下套的上部分套接于所述下部分中套内,所述密封环包括 上部分密封环和下部分密封环,所述上部分密封环为圆柱形,所述下部分密封环呈上大下 小的圆锥台,所述下部分密封环伸入到上部分中套内且与所述上部分中套紧密贴合,所述 下套的材质为环氧树脂。 本技术套管绝缘件,其中所述下套的截面形状为倒T形,倒T形下套的上端坚 直部分下套位于所述下部分中套内,所述下套与箱盖固定连接。 本技术套管绝缘件,其中所述下套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下固定螺母的 第一开口槽。 本技术套管绝缘件,其中所述压盖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槽,所述上部 分密封环位于在所述第二开口槽内。 本技术套管绝缘件,其中所述箱盖位于所述中套的下端面与下套的水平部分 的上端面之间,所述箱盖与所述中套之间、所述箱盖与所述下套之间均设置有密封胶垫。 本技术套管绝缘件,其中所述压盖的材质为黄铜。 本技术套管绝缘件,其中所述下套的长度为l〇mm。 本技术套管绝缘件,其中所述压盖的厚度为5mm。 本技术套管绝缘件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套管绝缘件所述下 套的材质为环氧树脂,改变原有的瓷制下套,避免了在套管绝缘件的安装与使用过程中出 现磕碰绷瓷的现象,同时也避免了传统瓷制的下套在运输与安装过程中的不方便;上部分 中套的内周面设计成上大下小的圆锥台,改传统的密封件为下部分呈上大下小的圆锥台密 封环,且下部分密封环与上部分中套紧密贴合,当下部分密封环受到中套的挤压力时,下部 分密封环的内周面就会紧密的贴合在所述导电杆上,紧紧地将导电杆包裹住,并且当密封 环受到压盖的挤压力时,密封环向下移动,从而将下部分密封环的外周面紧紧的贴合在中 套的内周面内,并且随着上述两个挤压力的不断增大,密封环与导电杆及中套的贴合越紧 密,从而提高密封环的密封性能,防止漏油。 本技术套管绝缘件中传统的下套的固定采用在箱盖的底部焊接一条方钢来 实现,在本技术中,通过箱盖与下套的固定连接来实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变压 器的尺寸,简化了工艺,使下套的固定更加简便;上部分密封环位于所述压盖的第二开口槽 内,从而可以提高导电杆与套筒端面连接处的密封性能,同时也可以防止密封环的转动;下 套与箱盖之间、中套与箱盖之间设置有胶垫,改变传统技术中的纸垫,从而实现了下套底部 的密封,防止下套底部漏油;所述压盖的材质为黄铜,改变原来的瓷制压盖,进一步避免了 在套管绝缘件的安装与使用过程中出现磕碰绷瓷的现象;传统技术中套管上部瓷压盖通常 为25mm高,普通套管下部瓷套一般为30mm厚,改进后的套管压盖为5mm厚,使套管绝缘件 上部缩短,改进后的套管的下套的长度为1〇_,使套管绝缘件下部缩短,进而使得导电杆的 长度也随之缩短,从而降低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套管绝缘件作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套管绝缘件的主视图; 图2为本技术套管绝缘件的主视图; 图3为本技术套管绝缘件中密封环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本技术套管绝缘件包括中套1和下套2,套管绝缘件用于套 在所述导电杆3的外侧,导电杆3的伸入端设置有上锁紧螺母6,导电杆3的伸出端设置有 下固定螺母7,套管绝缘件位于上锁紧螺母6与下固定螺母7之间,套管的中套1位于导电 杆3靠近伸入端的位置上,套管的下套2位于导电杆3靠近伸出端的位置上,在中套1与上 锁紧螺母6之间设置有压盖4,压盖4的材质为黄铜,在压盖4的下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开口 槽41,中套1包括上部分中套11与下部分中套12,上部分中套11的内周面呈上大下小的 圆锥台,上部分中套11、下部分中套12为一体制成。下套2的材质为环氧树脂。下套2的 轴向截面形状为倒T形,下套2包括上端坚直部分下套21和水平部分下套22,倒T形下套 2的上端坚直部分21位于下部分中套12内,下套2的长度为10mm,压盖的厚度为5mm。压 盖4与中套1之间设置有密封环5,密封环5包括上部分密封环51与下部分密封环52,上 部分密封环51呈圆柱形,,下部分密封环52呈上大下小的圆锥台,两部分密封环为一体制 成,上部分51密封环伸入到压盖4上开设的第二开口槽41内,下部分密封环52伸入到上 部分中套11内,且与上部分中套11紧密贴合。 在中套1的下端面与水平部分下套22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箱盖8,箱盖8与中套 1之间、箱盖与下套2之间均设置有密封胶垫9,倒T形下套2的下端面上开设有用于容纳 下固定螺母7第一开口槽23。 其中压盖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套管绝缘件,包括中套(1)和下套(2),所述套管绝缘件用于套接在导电杆(3)的外侧,所述中套(1)位于靠近所述导电杆(3)的伸入端的位置,所述下套(2)位于靠近所述导电杆(3)的伸出端的位置,所述中套(1)与所述导电杆(3)的伸入端之间设置有压盖(4),所述中套(1)与所述压盖(4)之间设置有密封环(5),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套(1)包括上部分中套(11)和下部分中套(12),所述上部分中套(11)的内周面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台,所述下套(2)的上部分套接于所述下部分中套(12)内,所述密封环(5)包括上部分密封环(51)和下部分密封环(52),所述上部分密封环(51)为圆柱形,所述下部分密封环(52)呈上大下小的圆锥台,所述下部分密封环(52)伸入到上部分中套(11)内且与所述上部分中套(11)紧密贴合,所述下套(2)的材质为环氧树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平
申请(专利权)人:李振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