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密封球阀,其包括有一球芯、一阀座,阀座活动套设于球芯外,球芯上设置有一流道,阀座在对应流道两端的位置上设置有开口,开口分别对接一上游管道和一下游管道,阀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密封部,密封部环设于开口与球芯相对的一侧的外周,用于使阀座与球芯密闭以防止上游管道内的介质泄露至球芯的外部和下游管道;密封部包括有至少一软质密封圈和至少一硬质密封圈;软质密封圈由弹性材料制成。通过设置硬质密封圈和弹性材料制成的软质密封圈,对阀座与阀芯之间的密封性进行双重保护,提高了密封球阀的密封性和抗压耐温差的能力。(*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密封球阀,其包括有一球芯、一阀座,阀座活动套设于球芯外,球芯上设置有一流道,阀座在对应流道两端的位置上设置有开口,开口分别对接一上游管道和一下游管道,阀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密封部,密封部环设于开口与球芯相对的一侧的外周,用于使阀座与球芯密闭以防止上游管道内的介质泄露至球芯的外部和下游管道;密封部包括有至少一软质密封圈和至少一硬质密封圈;软质密封圈由弹性材料制成。通过设置硬质密封圈和弹性材料制成的软质密封圈,对阀座与阀芯之间的密封性进行双重保护,提高了密封球阀的密封性和抗压耐温差的能力。【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球阀,特别涉及一种密封球阀。 密封球阀
技术介绍
目前,球阀可应用在管道介质温度较低且压力较高的行业。球阀由阀部分部件、驱 动机构及相关附件组成。一般,通过软质的阀座来对球阀的阀芯与上游、下游的管道之间的 连接进行密封。但是,现有技术的球阀存在这样的缺陷:由于现有低温球阀主要是采用软阀 座的结构,在某些特定的温度和压力等级条件下,会失去原有的密封效果,并且使用寿命很 短,最终会产生阀门泄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球阀在特定温度下容易产 生介质泄露缺陷,提供一种密封性和对温度、压力的变化有更强耐受性的密封球阀。 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种密封球阀,其包括有一球芯、一阀座,所述阀座活动套设于所述球芯外,所述 球芯上设置有一流道,所述阀座在对应所述流道两端的位置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分别 对接一上游管道和一下游管道,所述球芯用于在所述阀座内旋转使得所述流道的两端与所 述上游管道和所述下游管道连通或不连通以切换所述上游管道与所述下游管道的连通状 态,其特点在于,所述阀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环设于所述开口与所述球 芯相对的一侧的外周,用于使所述阀座与所述球芯密闭以防止所述上游管道内的介质泄露 至所述球芯的外部和所述下游管道; 所述密封部包括有至少一软质密封圈和至少一硬质密封圈; 所述软质密封圈由弹性材料制成。 也就是说,阀芯上的流道可以与上游、下游管道产生连通关系,而阀芯又是可以活 动旋转的,那么套设于阀芯外的阀座与阀芯之间存在密封的要求,否则介质可能泄露至球 阀的外部或者由上游管道泄露至下游管道。 由弹性材料制成的软质密封圈环设于阀座的开口外,由于弹性材料有蓄能(积蓄 弹性势能)的特质,在密封时可以对抗介质的压力。另外,即便是在介质压力较强或者在特 定的温度(如低温)软质密封圈失去原有的弹性补偿能力,还可以由硬质密封圈作为第二 道防线阻止介质泄露。 较佳的,所述阀座外还套设有一用于固定所述阀座、所述上游管道和所述下游管 道的副阀体,所述阀座与所述副阀体之间通过至少一软质密封圈密封。 此处,一般阀座不会单独设置,出于结构上的需要,在阀座外设置副阀体可以有效 的提供更稳固的结构,这样一来阀座与副阀体之间也会存在密封的需要,因此在阀座与副 阀体之间设置有软质密封圈密封。由于阀座与副阀体本身就存在紧固关系,因此只需要软 质密封圈即可较好的密封。 较佳的,所述软质密封圈由弹性聚合材料制成。 此处,采用弹性聚合物材料制成软质密封圈是因为,聚合物有较好的抗氧化、腐蚀 的能力。 较佳的,所述软质密封圈环设于所述开口外,所述硬质密封圈环设于所述软质密 封圈外。 此处,由于金属等制成的硬质密封圈往往抗氧化能力弱于树脂、橡胶、聚乙烯等制 成的软质密封圈,因此将软质密封圈先于硬质密封圈承受介质(即软质密封圈更靠近开 口,作为第一道防线)。 较佳的,所述阀座由金属制成,所述硬质密封圈与所述阀座一体成型。 此处,从工艺角度出发,采用金属制成一体成型的阀座和硬质密封圈,更为有效 率。 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硬质密封圈和弹性材料制成的软质密 封圈,对阀座与阀芯之间的密封性进行双重保护,提高了密封球阀的密封性和抗压耐温差 的能力。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密封球阀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密封部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 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密封球阀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 施例涉及的密封球阀包括有主阀体1、副阀体2、阀体连接螺柱4与螺母5、阀体密封垫片3、 阀座密封圈6、阀座阀体密封圈7、阀座密封挡环8、阀座密封垫片9、阀座负载弹簧10、压圈 密封垫片11、压圈12、阀座13、球芯14、蓄能密封圈15、阀杆止推垫片16、上滑动轴承17、 阀杆密封蓄能密封圈18、阀杆19、填料箱20、填料箱密封垫片21、填料箱连接螺钉22、填料 金属垫圈23、填料组件24、填料压套25、填料压套法兰26、填料压紧螺柱27与螺母28、填 料负载弹簧29、普通平键30、起吊板31、支撑架32、下滑动轴承33、底轴盖34、底轴盖密封 垫片35、底轴盖连接螺钉36。主阀体1通过阀体连接螺柱4、螺母5与副阀体2固定,阀体 密封垫片3位于主阀体1和副阀体2之间,球芯14设于主阀体1内,阀座阀体密封圈7、阀 座密封挡环8、阀座密封垫片9位于阀座13与压圈12之间,阀座负载弹簧10位于副阀体2 与压圈12之间,蓄能密封圈15镶嵌于阀座13内,压圈密封垫片11位于压圈12与副阀体2 之间,阀杆止推垫片16位于阀杆19与填料箱20之间,填料箱20被填料箱连接螺钉22固 定于主阀体1上,填料箱密封垫片21位于填料箱20与主阀体1之间,阀杆密封蓄能密封圈 18位于填料箱20与阀杆19之间,上滑动轴承17位于填料箱20与球芯14之间,填料金属 垫圈23、填料组件24被填料压套25、填料压套法兰26压入填料箱20内,填料压套法兰26 被填料压紧螺柱27与螺母28、填料负载弹簧29压紧,底轴盖34被底轴盖连接螺钉36固 定于主阀体1上,底轴盖密封垫片35位于底轴盖34与主阀体1之间,下滑动轴承33位于 底轴盖34与球芯14之间,起吊板31、支撑架32位于主阀体1两侧,普通平键30在阀杆19 上。 也就是说,阀座13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密封部,密封部包括有作为软质密封圈的蓄 能密封圈15和作为硬质密封圈的与阀座13 -体成型的凸缘131,蓄能密封圈15环设于阀 座13上的用于与球芯14的流道相对接的开口的外周,用于使阀座13与球芯14密闭以防 止上游管道内的介质泄露至球芯14的外部和下游管道。 阀座13与副阀体2之间通过阀座密封圈6、阀座阀体密封圈7、阀座密封挡环8、阀 座密封垫片9密封。 蓄能密封圈15由弹性聚合材料制成。 蓄能密封圈15镶嵌于阀座13内起到一个与球芯14密封的作用,在低温的状态 下,由于在蓄能密封圈15内镶有高性能金属弹簧能提供很好的弹性补偿,并且软密封的非 金属材料为高功能的聚合物材料,各种性能十分优异,确保了在低温时的密封效果;同时蓄 能密封圈15镶嵌于硬质的阀座13内,与凸缘131 -同起到了一个软、硬相结合的双重密封 效果,当蓄能密封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球阀,其包括有一球芯、一阀座,所述阀座活动套设于所述球芯外,所述球芯上设置有一流道,所述阀座在对应所述流道两端的位置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分别对接一上游管道和一下游管道,所述球芯用于在所述阀座内旋转使得所述流道的两端与所述上游管道和所述下游管道连通或不连通以切换所述上游管道与所述下游管道的连通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环设于所述开口与所述球芯相对的一侧的外周,用于使所述阀座与所述球芯密闭以防止所述上游管道内的介质泄露至所述球芯的外部和所述下游管道;所述密封部包括有至少一软质密封圈和至少一硬质密封圈;所述软质密封圈由弹性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传宝,陈大军,陈涛,张慧,邓晓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阀特流体控制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