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黑板擦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2847 阅读:4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电动黑板擦结构的改良,其由一本体、一底板所组成,本体设有马达及底周边设有防撞软条,马达转轴底端设有一风扇,底板具有扣合片,而得使底板与本体组合一体或拆开清除粉笔灰,又,底板之底面设有擦拭粉笔灰之绒布块;其主要特征在于:该底板对应风扇之吸风室,设成由弧形凸墙构成,且依气流离心力切线之方向设有一体延伸、相通于吸风室之涡旋构造,于本体组合后,本体之底面恰封闭于弧形凸墙上方,形成涡形之吸风室、排风孔道,于涡形槽道末端呈开口之排风孔,排风孔中设定有过滤材,得让风通过、但可挡住粉笔灰,又,吸风室中设有贯穿之吸入孔,风扇在吸风室中高速旋转,能由吸入孔吸入气流及粉笔灰、并由涡旋槽道排出;藉由上述涡旋结构,得使风扇产生加速气流之作用,进而达到增强吸粉笔灰之功效。(*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黑板擦结构改良,其提供一种吸力强之电动黑板擦,而具有更佳之实用功效;主要为将对应马达风扇之吸风室、排风孔道,设成弧形凸墙及涡旋构造,藉由”涡旋”结构型态,得使风扇产生之吸风力,产生”涡旋、增大离心力”之效应,而得增大吸力之功效,又,其底面之擦拭绒布块,设成具有凹槽及设有挡墙,形成有连通道,得使擦拭之粉笔灰被较佳之集中吸取效果。故,本技术可使电动黑板擦,得更佳之实用性与增进功效。
技术介绍
本技术为一种电动黑板擦结构的改良,乃使电动黑板擦之吸风力更强、粉尘集中的效果更佳,而得到更佳之吸除粉笔灰之实用功效。电动黑板擦,通常装设有吸风扇而可吸取粉笔灰避免飞扬之黑板擦。而已知之电动黑板擦,大体之构造如图一、二所示,为一中空之本体1,具有排风孔9及由马达所转动之风扇2,其底面设有间隔之擦拭用绒布条4、设有贯穿之吸入孔3,又,设一具有底通孔50、侧出风孔7、上出风孔6、滤网8之盆体5,盆体5装置于本体1中,本体1之风扇2转动,可产生吸风作用、再由侧出风孔7及上出风孔6、滤网8、排风孔9排风,并藉由吸风作用,使擦拭产生之粉笔灰能由本体1吸入孔3、盆体5底通孔50而吸入盆体5中、吸由入盆体5中、及由滤网8阻挡收集于盆体5中;上述电动黑板擦,虽可得具有吸集粉笔灰之作用,但其实存在下列缺点(1)其盆体5之空间,呈单纯之“大空间、且是方形”,又,其出风孔直接设成上出风孔6、侧出风孔7,故,形成单纯之开阔空间,并无独特之型态设计,因此,并无产生辅助增强吸力之作用,故,其必需采用“较大体积、规格”之马达,造成较笨重、噪音较大。亦即,此结构之“吸风力”较小。(2)其本体1底面之擦拭绒布条4,虽呈间隔条状排列,但,吸入孔3之直径不大、范围亦不大(太大,吸风力更差),故,吸灰面积有限,需反复多擦几次方可吸净、且擦拭速度不可过快,亦即,底面之构造,无法帮助吸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黑板擦结构的改良,其由一本体、一底板所组成,本体设有马达及底周边设有防撞软条,马达转轴底端设有一风扇,底板具有扣合片,而得使底板与本体组合一体或拆开清除粉笔灰,又,底板之底面设有擦拭粉笔灰之绒布块;其主要特征在于该底板对应风扇之吸风室,设成由弧形凸墙构成,且依气流离心力切线之方向设有一体延伸、相通于吸风室之涡旋构造,于本体组合后,本体之底面恰封闭于弧形凸墙上方,形成涡形之吸风室、排风孔道,于涡形槽道末端呈开口之排风孔,排风孔中设定有过滤材,得让风通过、但可挡住粉笔灰,又,吸风室中设有贯穿之吸入孔,风扇在吸风室中高速旋转,能由吸入孔吸入气流及粉笔灰、并由涡旋槽道排出;藉由上述涡旋结构,得使风扇产生加速气流之作用,进而达到增强吸粉笔灰之功效;该底板之底面,于擦拭绒布块之侧边设有挡墙,挡墙与绒布块间留有间距,形成连通道,又,绒布块对应底板吸入孔处,设成控孔,而形成有相通于连通道之凹槽;藉由上述结构,得使粉笔灰被扫至凹槽、连通道中,并为挡墙所阻挡,达到易于被集中快速吸除之功效。于是,本技术乃针对上述缺点而改良,得到一极佳吸除力效果之电动黑板擦,其主要技术、目的为其一,将风扇之吸风室、排风孔道,设成涡旋状之吸风室、涡旋构造,而得产生“涡流排风”之效果,进而产生“加强之离心力排风”,达到增强吸风力吸取过滤粉笔灰之功效。其二,将擦拭粉笔灰之底面绒布块,设成有凹槽、连通道、挡墙,而得产生辅助集中粉笔灰、增进被吸除速度与强迫吸除之功效。附图说明图一,为已知电动黑板擦之立体分解图图二,为图一之组合剖视(A)正视(B)底视图图三,为本技术立体分解及(a)底视立体图图四,为本技术(A)局部剖视(B)底部俯视(C)底部仰视图图号说明1、10本体 21弧形凸墙2、11风扇 22吸风室12防撞软条23涡旋槽道3、25吸入孔 240过滤材4绒布条 25吸入孔5盆体 26扣合片50底通孔 30绒布块6上出风孔 31凹槽7侧出风孔 32挡墙8滤网 33连通道9、24排风孔 M马达20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让审查员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之功效完全了解,兹配合附图及图号,就本技术之结构、组成、功效特征,详细说明于下请参阅图三、四,其包含一本体10、一底板20所组成,本体10设有马达及底周边设有防撞软条12,马达转轴M底端组设有一风扇11,底板20具有扣合片26,而得使底板20与本体10组合一体或拆开清除粉笔灰,又,底板20之底面设有擦拭粉笔灰之绒布块30;其主要特征在于该底板20对应风扇11之吸风室22,设成由弧形凸墙21构成,且依气流离心力切线之方向设有一体延伸、相通于吸风室22之涡旋槽道23,于本体10组合后,本体10之底面恰封闭于弧形凸墙21上方,形成涡形之吸风室22、排风孔道,于涡形槽道23末端呈开口之排风孔24,排风孔中设定有过滤材240,能让风通过、但可挡住粉笔灰,又,吸风室22中设有贯穿之吸入孔25,风扇11在吸风室22中高速旋转,能由吸入孔25吸入气流及粉笔灰、并由涡旋槽道23排出;该底板20之底面,于擦拭绒布块30之侧边设有挡墙32,挡墙32与绒布块30间留有间距,形成连通道33,又,绒布块30对应底板20吸入孔25处,设成控孔,而形成有相通于连通道33之凹槽31;藉由上述之结构,本技术之功效、优点,兹再细节说明如下当风扇11旋转、绒布块30擦拭粉笔迹之使用状态时,粉笔灰可被绒布块30擦离黑板,并被扫到凹槽31、连通道33处经挡墙32承接、集中,藉由风扇11旋转产生之吸力,而得将粉笔灰吸经由吸入孔25、吸风室22,而排至涡旋槽道23,又因排风孔24口设有过滤材240,能让风通过、粉笔灰则被阻挡集中于涡旋槽道23中,达到一定量时,操作(控压)扣合片26使底板20脱离本体10,而得将收集之粉笔灰倒除。而,本技术具有之独特功效,兹说明如下一、增强吸力,具有增进吸除粉笔灰之功效如图四(B)所示,因本技术设成弧形凸墙21、且设成似“6(或9)”之形状,而能形成“涡形”结构之吸风室22、涡旋槽道23。当风扇11旋转产生之吸风气流时,气流经由“涡形”之吸风室22、涡旋槽道23,而得产生”涡旋气流”效应。亦即,气流由吸风室22离心力切线之涡旋槽道23排出,能产生涡旋气流效应,而涡旋气流可以产生“加强气流”之效果,故,可产生“加强吸力”之功效,因此,可得到加强吸取粉笔灰及强迫快速排至涡旋槽道23之效果。二、增进集中吸除粉笔灰之功效;如图四(C)所示,本技术擦拭面设有凹槽31、连通道33,因此,粉笔灰可被极易扫到凹槽31、连通道33中,又,因设有挡墙32,当粉笔灰被扫到连通道33中时,虽呈扫动状态,藉由挡墙32,可具有承接、集中粉笔灰之作用,使集中于连通道33之粉笔灰可被随擦拭而带动,即可随时将粉笔灰吸入吸入孔25中。故,可理解,藉由凹槽31、连通道33、挡墙32,具有使粉笔灰强迫、且快速被集中及吸除之功效。综上所述,本技术之结构,于“电动黑板擦”领域,确实是前所未有之技术,而所达到之功效,亦具有极佳实用性与增进功效,诚符合新型专利的要旨,恳请赐准专利,实感德便。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黑板擦结构改良,其由一本体、一底板所组成,本体设有马达及底周边设有防撞软条,马达转轴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黑板擦结构改良,其由一本体、一底板所组成,本体设有马达及底周边设有防撞软条,马达转轴底端设有一风扇,底板具有扣合片,而得使底板与本体组合一体或拆开清除粉笔灰,又,底板之底面设有擦拭粉笔灰之绒布块;其主要特征在于:该底板对应风扇之吸风室,设成由弧形凸墙构成,且依气流离心力切线之方向设有一体延伸、相通于吸风室之涡旋构造,于本体组合后,本体之底面恰封闭于弧形凸墙上方,形成涡形之吸风室、排风孔道,于涡形槽道末端呈开口之排风孔,排风孔中设定有过滤材,得让风通过、但可挡住粉笔灰,又,吸风室中设有贯穿之吸入孔,风扇在吸风室中高速旋转,能由吸入孔吸入气流及粉笔灰、并由涡旋槽道排出;藉由上述涡旋结构,得使风扇产生加速气流之作用,进而达到增强吸粉笔灰之功效;该底板之底面,于擦拭绒布块之侧边设有挡墙,挡墙与绒布块间留有间距,形成连通道,又,绒布块对应底板吸入孔处,设成控孔,而形成有相通于连通道之凹槽;藉由上述结构,得使粉笔灰被扫至凹槽、连通道中,并为挡墙所阻挡,达到易于被集中快速吸除之功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淑娟
申请(专利权)人:翔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