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广角镜头和摄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25389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9 10:55
在超广角镜头中,实现小F数、高性能、聚焦组的轻量化、调焦时的像差变动和视场角变动的抑制。从物体侧依次由正的第1透镜组(G1)、正的第2透镜组(G2)、负的第3透镜组(G3)构成。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的调焦时,第1透镜组(G1)和第3透镜组(G3)固定,第2透镜组(G2)向物体侧移动。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由负的第1子透镜组(G1a)、正的第2子透镜组(G1b)、光阑、正的第3子透镜组(G1c)构成。满足条件式(1)、(2):0.15<f1/f2<0.60(1)2.5<f2/f<7.0(2),其中,f1:第1透镜组(G1)的焦距,f2:第2透镜组(G2)的焦距,f:在无限远物体合焦时的全系统的焦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超广角镜头和摄像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广角镜头和摄像装置,更详细地说,是涉及在数码相机、播放用照相 机、电影拍摄用摄影机等上可以使用的超广角镜头,和具备该超广角镜头的摄像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上述领域的照相机中,强烈地期望为F数小而使其在暗处也可以进行拍 摄,以及期望为高性能而可以应对最近的高精细的摄像元件。此外,例如在电影拍摄用摄影 机等中,附带有自动聚焦机构等、聚焦组(调焦时移动的透镜组)的电动对焦驱动的机构, 因为拍摄移动中的被摄物体的机会多,所以期望聚焦组轻量、以及调焦时的诸像差变动和 视场角变动少,以使被摄物体的距离变动时的调焦的应答性良好。从这样的情况出发,内聚 焦方式的透镜系统经常被采用。作这内聚焦方式的透镜系统,例如,已知有下述专利文献1、 2所述的。 另一方面,用于电影拍摄用摄影机等的广角系镜头,历来,从光学性能的点出发, 多是定焦型的,大多是根据用途而替换多个镜头而进行使用。作为广角镜头,例如已知有下 述专利文献3所述的,从物体侧依次排列有负的第1透镜组、正的第2透镜组、正的第3透 镜组的反焦型的。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1-18626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11-028009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0-056217号公报 但是,专利文献1所述的,主要是作为投影用透镜而设计的,因为是使2个透镜组 以不同的轨迹移动的浮动对焦方式,所以聚焦组的重量变重之虞存在,未必称得上适合于 电影拍摄用摄影机用途。专利文献2所述的,是供形状计测装置和照片测量装置的取像用 透镜,采用在调焦时使第2透镜组移动的内聚焦方式,对于调焦时的像差变动和视场角变 动未特别予以考虑。专利文献3所述的,F数大至2. 8。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形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聚焦组的轻量化、且调 焦时的像差变动和视场角变动少、并具有小F数和高光学性能的超广角镜头,和具备这样 的超广角镜头的摄像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超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实质上由从物体侧依次配置的具有正光焦度 的第1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的这3个透镜组构 成,其构成方式为,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调焦时,第1透镜组和第3透镜组被固定,使 第2透镜组向物体侧移动,第1透镜组从物体侧依次由具有负光焦度的第1子透镜组、具有 正光焦度的第2子透镜组、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3子透镜组构成,满足下述条件式(1)、 ⑵。 0. 15 < fl/f2 < 0. 60- (1) 2. 5 < f2/f < 7. 0- (2) 其中, fl :第1透镜组的焦距 f2 :第2透镜组的焦距 f :在无限远物体合焦时的全系统的焦距。 在本专利技术的超广角镜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Γ )。 0· 20 < fl/f2 < 0· 50…(1,) 在本专利技术的超广角镜头中,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 3. 0 < f2/f < 6. 0... (2,) 在本专利技术的超广角镜头中,优选第2透镜组由使正透镜和负透镜相接合的胶合透 镜构成。 在本专利技术的超广角镜头中,优选第1子透镜组具有正弯月透镜和2片负弯月透镜, 满足下述条件式(3),此外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3')来代替条件式(3)。 0· 70 < | fla/f | < 2. 00... (3) 0· 80 < |fla/f| < 1. 80…(3,) 其中, fla :第1子透镜组的焦距 在本专利技术的超广角镜头中,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4),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 (4,)。 -0. 50 < f/fla+b < 0. 20- (4) -0· 40 < f/fla+b < 0· 10…(4,) 其中, fla+b :第1子透镜组和第2子透镜组的合成焦距 在本专利技术的超广角镜头中,优选第2子透镜组具有2片正透镜,并满足下述条件式 (5),此外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5')来代替条件式(5)。 1. 60 < flb/f < 8. 00- (5) 1. 80 < flb/f < 7. 50…(5') 其中, fib :第2子透镜组的焦距 在本专利技术的超广角镜头中,优选第3子透镜组,从物体侧依次由使凹面朝向物体 侧的负透镜与正透镜接合的胶合透镜、和双凸透镜构成,满足下述条件式(6),此外更优选 满足下述条件式出')来代替条件式(6)。 1. 70 < flc/f < 5. 00- (6) 1. 90 < flc/f < 4. 00... (6,) 其中, f lc :第3子透镜组的焦距 在本专利技术的超广角镜头中,优选第3透镜组,从物体侧依次具有使凹面朝向像侧 并且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比物体侧的小的负透镜、和双凸透镜和负透镜接合的胶 合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7),此外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7')代替条件式(7)。 -15. 0 < f3/f < -2. 00…(7) -12. 0 < f3/f <-3. 00…(7,) 其中, f3 :第3透镜组的焦距 本专利技术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超广角镜头。 还有,上述透镜组,未必只是由多个透镜构成,也包括仅由1片透镜构成的情 况。 还有,上述的?实质上…由…3个透镜组构成的所谓实质上,意思是除了所 列举的构成要素以外,也可以包括实质上不具备光焦度的透镜、光阑和保护玻璃和滤光片 等透镜以外的光学零件、透镜凸缘、透镜镜筒、摄像元件、手抖补正机构等的机构部分等。 还有,上述的透镜的面形状和光焦度的符号,在含有非球面时考虑在近轴区域。 本专利技术的超广角镜头,从物体侧依次由正的第1透镜组、正的第2透镜组、负的第3 透镜组构成,在调焦时使第2透镜组移动的透镜系统中,其构成方式为,第1透镜组从物体 侧依次由负的第1子透镜组、正的第2子透镜组、光阑、正的第3子透镜组构成,因为使之满 足条件式(1)、(2),所以能够一边实现小F数、超广角、高性能,一边实现聚焦组的轻量化, 此外还能够减少调焦时的像差变动和视场角变动。 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摄像装置,因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超广角镜头,所以在低照度的条件下 也可以进行摄影,在能够以广阔视场角取得良好的像的基础上,还可以对于移动中的被摄 物体进行迅速的调焦,此外还能够使调焦时的性能变化和视场角变动达到微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超广角镜头的透镜构成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超广角镜头的透镜构成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超广角镜头的透镜构成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的超广角镜头的透镜构成的剖面图 图5(A)?图5(E)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超广角镜头的各像差图 图6(A)?图6(E)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超广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实质上由从物体侧依次配置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的这3个透镜组构成,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的调焦时,所述第1透镜组和所述第3透镜组被固定,使所述第2透镜组向物体侧移动,所述第1透镜组从物体侧依次由具有负光焦度的第1子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2子透镜组、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3子透镜组构成,满足下述条件式(1)、(2),0.15<f1/f2<0.60…(1)2.5<f2/f<7.0…(2)其中,f1:所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f2:所述第2透镜组的焦距,f:在无限远物体合焦时的全系统的焦距。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2.06 JP 2012-0229341. 一种超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 实质上由从物体侧依次配置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2透镜 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的这3个透镜组构成, 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的调焦时,所述第1透镜组和所述第3透镜组被固定,使所述 第2透镜组向物体侧移动, 所述第1透镜组从物体侧依次由具有负光焦度的第1子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2 子透镜组、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3子透镜组构成, 满足下述条件式(1)、(2), 0· 15 < fl/f2 < 0· 60…(1) 2. 5 < f2/f < 7. 0- (2) 其中, Π :所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 f2 :所述第2透镜组的焦距, f :在无限远物体合焦时的全系统的焦距。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下述条件式(Γ ), 0· 20 < fl/f2 < 0· 50…(Γ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下述条件式(2'), 3. 0 < f2/f < 6. 0... (2,)。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超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透镜组由使正透镜和负透镜相接合的胶合透镜构成。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超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子透镜组具有正弯月透镜和2片负弯月透镜, 满足下述条件式(3), 0· 70 < |fla/f| < 2. 00…(3) 其中, fla :所述第1子透镜组的焦距。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下述条件式(3'), 0· 80 < |fla/f| < 1. 80…(3,)。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超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下述条件式(4), -0· 5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野和则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