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20876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8:19
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其由上层非织造布和下层非织造布的接合而成,通过对上层非织造布进行立体赋形,然后接合在在实质上平坦的下层非织造布上,上层非织造布和下层非织造布局部地接合而形成许多的接合部,上层非织造布在立体赋形部位形成向外凸起的多个凸起部,其特征是所述凸起部为四个以上接合部所包围的区域的大致中央部具有顶点,所述凸起部在一个方向成列连续分布,相邻列之间间隔分布。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具有快速传输转移穿戴者排泄物且对穿戴者皮肤具有良好柔软性、不会刺激穿戴者肌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对穿戴者皮肤没有刺激 的一次性吸收物品复合面层材料。
技术介绍
在一次性吸收物品领域中,一次性吸收物品通常包括透液性面层材料、不透液性 底层材料,和位于面层材料与底层材料之间的吸收层。一次性吸收物品通常用于吸收并容 纳穿戴者的如经血、尿液以及其他排泄物。吸收层用于收集和贮存穿戴者的排泄物。吸收层 通常包括由已分离的纤维、松散且起毛的亲水性纤维素纤维构成的纤维絮垫或纤维网。该 吸收层还可以包括超吸收性聚合物(SAP)的微粒、颗粒、薄片或纤维。当吸收物品接受穿戴 者排泄物后,即使液体已经被吸收物品的吸收层吸收并贮存,但是穿戴者仍然可以感到液 体的潮湿,如果这些液体持续与穿戴者皮肤接触,则会刺激人体皮肤。 -次性吸收物品的一个问题是接触皮肤的吸收物品表面干燥度问题。一次性吸 收物品的面层材料的以下至少两个目的,第一,面层材料提供了一些流体输送性能,这些性 能包括快速收集穿过该面层并被吸收芯吸收的流体,以及防止该吸收芯吸收的流体再弄 湿,也就是说,只要流体被所述吸收芯吸收,就不会穿过上述面层回渗泄露,从而弄湿穿用 者的皮肤。一般来说,接触皮肤的表面越干燥,吸收物品就使人感到越舒适。第二,所述顶 层由于顺从的、感觉柔软的、干燥的、而且对穿用者皮肤无刺激,从而提供了皮肤舒适感。 现有技术中公开一种具有波浪形的沿纵向具有大量凸出部分的表层。沿该纵向的 凸出部分对柔软感觉有利,但是不能保持其形状,穿着时在压力下易于凹陷。更具体地说, 由于该凸出部分具有如凸起的图案,该凸起的图案压缩耐性差。随着凸出部分越来越多地 凹陷,凸出部分与皮肤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因此,它们不能预期地抑制不舒服(水分 过多)或例如痒的皮肤烦恼。此外,具有这种图案的凸出部分对穿戴者身体的运动具有有限 的相适应性。由于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增加和有限的相适应性,因此表层很有可能引起皮肤 摩擦,导致不能使设计的波浪形保持不平坦的优点,即柔软感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快速传输转移穿戴者 排泄物且对穿戴者皮肤具有良好柔软性、不会刺激穿戴者肌肤的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 料。 -种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其由上层非织造布和下层非织造布的接合而成, 通过对上层非织造布进行立体赋形,然后接合在在实质上平坦的下层非织造布上,上层非 织造布和下层非织造布局部地接合而形成许多的接合部,上层非织造布在立体赋形部位形 成向外凸起的多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为四个以上接合部所包围的区域的大致中央部具有 顶点,所述凸起部在一个方向成列连续分布,相邻列之间间隔分布。 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可以优选的是,所述凸起部相 邻列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排的压槽或打孔。作为优选的是所述凸起部相邻列之间设置有1-3 排的压槽或打孔。 根据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所述任一凸起部为六个或六个以 上接合部所包围,所述凸起部的高度为l_8mm,底面积为5-400mm 2,且任一凸起部分别与其 所在列的连续方向相邻的凸起部至少共用一个接合部。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是所述任一 凸起部为六个接合部所包围,且所述六个接合部分别位于六边形的六个角的所在位置,且 所述任一凸起部分别与其所在列的连续方向相邻的凸起部共用两个接合部。 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具有快速传输转移穿戴者排泄 物且对穿戴者皮肤具有良好柔软性、不会刺激穿戴者肌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面层材料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H-H方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H-H方向剖视另一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面层材料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面层材料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俯视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面层材料的第三实施例俯视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面层材料的第三实施例的另一俯视图。 在图中,1为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2为上层非织造布,3为下层非织造布,4为 上层、下层非织造布接合在一起的接合部,5为上层非织造布的凸起部,6为压槽或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1,其由上层非织造布2和下 层非织造布3的接合而成。通过对上层非织造布2进行立体赋形,然后接合在实质上平坦 的下层非织造布3上,上层非织造布2和下层非织造布3局部地接合而形成许多的接合部 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面层材料的上层非织造布2和下层非织造布3局部接合的接合部示意图如 图1所示。 首先将上层非织造布通过一对相互啮合压辊的啮合部位啮入上层非织造布,对该 上层非织造布赋予凹凸形状,该对相互啮合的压辊为外周面呈凹凸形状的第一压辊和外周 面上具有与该第一压辊的凹凸形状成啮合形状的凹凸形状的第二压辊。在第一压辊的凹状 槽中有对啮合压入该凹槽的上层非织造吸附作用,在第一压辊的所述外周面保持对上述上 层非织造布赋予的凹凸状态的同时,通过第一压辊上的压齿将上层非织造布热压合于下层 平坦的非织造布上。第一压辊上的凹槽的周边有在其圆周面上为六个压齿点。轴的周向相 邻的凹槽之间有两个共同的压齿点。经过该工艺加工后的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其由 上层非织造布和下层非织造布的接合而成,上层非织造布和下层非织造布局部地接合而形 成许多的接合部,上层非织造布在立体赋形部位形成向外凸起的多个凸起部,凸起部的高 度h为l-6mm (如图2或3所示),底面积为5-400mm2。所述凸起部高度h低于1mm,那么通 过不平坦形成的捕获排泄物的空间大小不够,并且将难以将排放到面层材料上的排泄物保 持与皮肤隔离的状态。如果凸起部高度h超过8mm,或凸起部底面积超过400mm2,上层非织 造布几乎不能保持其凸起部的形状,导致不能赋予柔性并难以将排泄物捕获到凹陷中。如 图1所示,任一凸起部为六个接合部4所包围的区域的大致中央部具有顶点,包围该凸起 部的六个接合部大致位于六边形的两个角所在的位置,所述凸起部在一个方向成列连续分 布,相邻列之间间隔分布。如图2所示,所述凸起部相邻列之间设置有多个打孔6。如图3 所示,所述凸起部相邻列之间设置有多个压槽6。任一凸起部为六个接合部所包围,且所述 六个接合部分别位于正六边形的六个角的所在位置。六边形如图中虚线所示,且所述六边 形或图中的虚线为一种假想的图形或线条,实际中并不存在。所述任一凸起部分别与其所 在列的连续方向相邻的凸起部共用两个接合部。 实施例2 如图4-5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1,其由上层非织造布 2和下层非织造布3的接合而成。通过对上层非织造布2进行立体赋形,然后接合在实质上 平坦的下层非织造布3上,上层非织造布2和下层非织造布3局部地接合而形成许多的接 合部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面层材料的上层非织造布2和下层非织造布3局部接合的接合部示意 图如图4或5所示。首先将上层非织造布通过一对相互啮合压辊的啮合部位啮入上层非织 造布,对该上层非织造布赋予凹凸形状,该对相互啮合的压辊为外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其由上层非织造布和下层非织造布的接合而成,通过对上层非织造布进行立体赋形,然后接合在在实质上平坦的下层非织造布上,上层非织造布和下层非织造布局部地接合而形成许多的接合部,上层非织造布在立体赋形部位形成向外凸起的多个凸起部,其特征是所述凸起部为四个以上接合部所包围的区域的大致中央部具有顶点,所述凸起部在一个方向成列连续分布,相邻列之间间隔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其由上层非织造布和下层非织造布的接合而成,通 过对上层非织造布进行立体赋形,然后接合在在实质上平坦的下层非织造布上,上层非织 造布和下层非织造布局部地接合而形成许多的接合部,上层非织造布在立体赋形部位形成 向外凸起的多个凸起部,其特征是所述凸起部为四个以上接合部所包围的区域的大致中央 部具有顶点,所述凸起部在一个方向成列连续分布,相邻列之间间隔分布。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其特征是所述凸起部相邻列 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排的压槽或打孔。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面层材料,其特征是所述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添辉许水深高亨瑶汤国开黄登滨李建灵姜慧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恒安中国卫生用品有限公司福建恒安卫生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