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昊临专利>正文

一种水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19498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7:2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杯,通过在杯体内壁的内嵌沟道内设置带过滤区的隔板组合,将杯体内分隔出底部空间和上部空间,以及通过连接于隔板组合的旋杆带动隔板组合的上隔板和下隔板相互转动,进而使得杯体的底部空间和上部空间相互连通或者相互隔离,从而解决茶叶和茶水不能分离以及不能调节茶水浓度的问题,使饮用更加方便,增加饮用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杯
本申请涉及杯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杯。
技术介绍
水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用品。它可以用来饮用白水或者用来沏泡各种茶叶 亦或者可以用来冲泡各种粉状茶饮品。饮用白水的水杯不需要特殊的构造,只需要提供一 个盛水的空间即可。但是沏泡茶叶用普通的水杯,就会有茶叶和茶水不能分离的问题,给饮 用者带来困扰;另外普通的水杯不能调节茶水的浓度,影响饮用品质。目前适用于沏泡茶叶 的水杯一般为在水杯的上部安放一滤网,将水杯上部空间隔离为茶水区,下部空间为茶叶 区,但是这种水杯只是在饮用者喝茶时,通过滤网将茶叶隔离在水杯内,避免茶叶阻碍了饮 用者喝茶时的顺畅度。虽然这种使用滤网的水杯解决了分离茶叶和茶水的问题,却不能调 节茶水的浓度,影响饮用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水杯,通过在杯体内设置带过滤区的隔 板组合,将杯体内分隔出底部空间和上部空间,以及通过隔板组合的上隔板与下隔板可相 互转动的设置方式,进而使得杯体的底部空间和上部空间可以相互连通或者相互隔离,从 而解决茶叶和茶水不能分离以及不能调节茶水浓度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揭示了一种水杯,包括杯体、隔板组合以及旋杆。杯体 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内嵌沟道。隔板组合设置于杯体内,包括相互堆叠的上隔板和下隔板, 上隔板和下隔板的边缘分别卡合于内嵌沟道内,且还将杯体内部分隔出上部空间和底部空 间,其中上隔板开设有第一过滤区,下隔板开设有第二过滤区,且上隔板与下隔板还可以相 互转动。旋杆连接于隔板组合的上隔板,并且可以带动上隔板相对于下隔板转动,一并带动 第一过滤区与第二过滤区相对重叠或者相互错开,使底部空间和上部空间相互连通或者相 互隔离。 进一步地,第一过滤区由设置于上隔板的多个穿孔所组成,第二过滤区为面积涵 盖多个穿孔的通孔。 进一步地,第二过滤区由设置于上隔板的多个穿孔所组成,第一过滤区为面积涵 盖多个穿孔的通孔。 进一步地,上隔板的圆心位置设置有一上连接部,下隔板的圆心位置设置有一下 连接部,上连接部与下连接部为相互配合的凹凸结构。 进一步地,上隔板还开设有组装孔,旋杆的一端插接于组装孔内,另一端伸出于所 述杯体外。 进一步地,上隔板包括相结合的顶板和底板,顶板于中心位置的相对两侧设置有 两开孔,旋杆的一端具有分叉的两支杆,两支杆对应穿入述两开孔内,并且夹制固定于顶板 与底板之间。 进一步地,底板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多个凹槽对称设置于底板表面的外周围,且顶 板上还设置有多个凸缘,多个凸缘分别对应于多个凹槽,并且卡合于多个凹槽内。 进一步地,本申请揭示的水杯还包括一杯盖,杯盖设置于杯体上相邻于上部空间 的一侧,并且遮蔽上部空间,杯盖上设置有一定位孔,旋杆的一端露出于杯盖外,另一端通 过定位孔穿入杯体内与上隔板连接。 进一步地,内嵌沟道与杯体内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杯体高度的15% -30%。 进一步地,内嵌沟道与杯体内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杯体高度的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一、本申请的水杯通过在杯体内壁的内嵌沟道内设置带第一过滤区与第二过滤区 的隔板组合,将杯体内分隔出底部空间和上部空间,即底部空间可以作为茶叶区,上部空间 可以作为茶水区,很好的解决茶叶和茶水不能分离的问题,便于饮用者饮用。 二、本申请的水杯还可以通过连接于隔板组合上隔板的旋杆带动上隔板相对于下 隔板转动,一并带动第一过滤区与第二过滤区相对重叠或者相互错开,进而使得杯体的底 部空间和上部空间相互连通或者相互隔离,即茶叶区与茶水区的相互连通和相互隔离,同 时还可以调节两者相互连通的程度,进而调节茶水的浓度,增加饮用品质。 三、本申请的水杯是通过旋杆与隔板组合相连,避免用手直接与隔板组合相接触, 使得饮用更加干净卫生。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 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上隔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下隔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隔板组合的平面示意图。 图6和图7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隔板组合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的杯盖的平面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 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 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 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 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 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 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或电性连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 间接的电性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 置可直接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它装置或耦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耦接至所述第 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 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 者为准。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 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 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 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 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实施例描沭 如图1-8所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所揭露的水杯包括杯体10、隔板组合20以及旋 杆30。杯体10内的壁面上设置有内嵌沟道110。隔板组合20设置于杯体10内,隔板组合 20包括相互堆叠并可以相互转动的上隔板210和下隔板220,且上隔板210和下隔板220的 边缘分别卡合于内嵌沟道110,将杯体10的内部空间分隔出上部空间120和底部空间130, 上隔板210的表面开设有贯穿上隔板210的第一过滤区S1,并且在上隔板210的圆心位置 还可以设置有上连接部211,并且在第一过滤区S1外,可以选择性的在上隔板210的圆心位 置的相对二侧设置两组装孔212。类似地,下隔板220的表面开设有贯穿下隔板220的第二 过滤区S2,并且在下隔板220的圆心位置还可以设置有下连接部221,下连接部221和上连 接部211为相互配合的凹凸结构,此凹凸结构可以在上隔板210和下隔板220相互转动时 作为轴心,使彼此的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内的壁面上设置有内嵌沟道;隔板组合,设置于所述杯体内,所述隔板组合包括相互堆叠的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上隔板与所述下隔板的边缘分别卡合于所述内嵌沟道内,并且在所述杯体内分隔出底部空间和上部空间,其中所述上隔板开设有第一过滤区,所述下隔板开设有第二过滤区,且所述上隔板与所述下隔板可以相互转动;以及旋杆,所述旋杆连接于所述上隔板,并且可以带动所述上隔板相对所述下隔板转动,一并带动所述第一过滤区与所述第二过滤区相对重叠或者相互错开,使所述底部空间和所述上部空间相互连通或者相互隔离。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水杯,其特征在于,包括: 杯体,所述杯体内的壁面上设置有内嵌沟道; 隔板组合,设置于所述杯体内,所述隔板组合包括相互堆叠的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上 隔板与所述下隔板的边缘分别卡合于所述内嵌沟道内,并且在所述杯体内分隔出底部空间 和上部空间,其中所述上隔板开设有第一过滤区,所述下隔板开设有第二过滤区,且所述上 隔板与所述下隔板可以相互转动;以及 旋杆,所述旋杆连接于所述上隔板,并且可以带动所述上隔板相对所述下隔板转动,一 并带动所述第一过滤区与所述第二过滤区相对重叠或者相互错开,使所述底部空间和所述 上部空间相互连通或者相互隔离。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区由设置于所述上隔板的多 个穿孔所组成,所述第二过滤区为面积涵盖所述多个穿孔的通孔。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区由设置于所述上隔板的多 个穿孔所组成,所述第一过滤区为面积涵盖所述多个穿孔的通孔。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板的圆心位置设置有一上连接部, 所述下隔板的圆心位置设置有一下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与所述下连接部为相互配合的凹 凸结构。5. 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昊临
申请(专利权)人:杜昊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