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轩东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内科用检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16282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检查器。该神经内科用检查器,包括第一触觉针和第二触觉针,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触觉针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支撑杆相连接,第二触觉针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二支撑杆相连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分别设有锁紧螺母,第一转轴上还铰接有刻度尺,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顶端铰接有手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刻度尺迅速确定两触觉针之间的距离,且便于确定以一个点为中心的周围区域的知觉情况;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神经内科用检查器 (一)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检查器。(二)
技术介绍
在神经内科,经常需要检查某区域的神经知觉情况以确定神经的损伤程度,通常 的做法是用触觉针刺激皮肤表面,检查各点皮肤的知觉情况,并通过直尺来测量各点的间 距,这种操作方式比较麻烦,工作量大。目前技术中,有些知觉测量装置是将触觉针滑动固 定在尺体上,虽然可方便测得各点的间距,可是在对一部分区域进行测量时,无法做到以一 个点为中心,对其周围进行知觉检查,需要来回移动尺体,操作起来也是相对比较麻烦。(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的神经内科用检查器。 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种神经内科用检查器,包括第一触觉针和第二触觉针,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触觉 针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支撑杆相连接,第二触觉针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二支撑杆相连接,第 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分别设有锁紧螺母,第一转轴上还铰接有刻度尺,第一支撑杆和第二 支撑杆顶端铰接有手柄。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刻度尺迅速确定两触觉针之间的距离,且便于 确定以一个点为中心的周围区域的知觉情况;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务 人员的工作难度。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触觉针,2第二触觉针,3第一转轴,4第一支撑杆,5第二转轴,6第二 支撑杆,7锁紧螺母,8刻度尺,9手柄。(五)【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第一触觉针1和第二触觉针 2,第一触觉针1通过第一转轴3与第一支撑杆4相连接,第二触觉针2通过第二转轴5与 第二支撑杆6相连接,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5上分别设有锁紧螺母7,第一转轴3上还铰 接有刻度尺8,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6顶端铰接有手柄9。 采用本技术的一种神经内科用检查器,拉开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6,松 开锁紧螺母7,使第一触觉针1和第二触觉针2在重力作用下绕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5自 然下垂,此时,第一触觉针1和第二触觉针2与皮肤垂直,同时转动刻度尺8,使刻度尺8与 第一触觉针1和第二触觉针2垂直,拧紧锁紧螺母7,此时刻度尺8上量出的距离,即是第一 触觉针1与第二触觉针2的距离,即可判定坏死神经的范围大小。再次改变第一支撑杆4 和第二支撑杆6之间角度时,要重新松开锁紧螺母7,以保证第一触觉针1和第二触觉针2 分别与皮肤垂直,且与刻度尺8垂直,此时的刻度尺8量出的距离才是确定的两点间距。此 夕卜,还可以将其中一个支撑杆和触觉针置于皮肤一点处作为中心点,手握手柄,拉开另一支 撑杆,像圆规一样,可快速确定以中心点为中心的周围区域皮肤的知觉情况,快速确定两触 觉针之间的距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神经内科用检查器,包括第一触觉针(1)和第二触觉针(2),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触觉针(1)通过第一转轴(3)与第一支撑杆(4)相连接,第二触觉针(2)通过第二转轴(5)与第二支撑杆(6)相连接,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5)上分别设有锁紧螺母(7),第一转轴(3)上还铰接有刻度尺(8),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6)顶端铰接有手柄(9)。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神经内科用检查器,包括第一触觉针(1)和第二触觉针(2),其特征是:所述第 一触觉针(1)通过第一转轴(3)与第一支撑杆(4)相连接,第二触觉针(2)通过第二转轴 (5)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轩东李志春徐梅
申请(专利权)人:郭轩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