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葡萄气灼病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511570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防止葡萄气灼病的有效栽培措施;通过在花前对新梢副梢的处理达到增加树体叶果比的目的,并在花后及时覆盖黑色地膜改善根部环境,在幼果期连续的2-3次的果面喷施0.2-0.3%的CaSO42-3次,以增加果皮的韧性,并在果实套袋前对树体喷施0.1%脱落酸1000-2000倍+0.2%-0.3%KH2PO4+0.5%阿司匹林,以增强树体抗性。通过这一系列的栽培调控措施,改善树体营养分配及外部环境,增强树体抗逆性,最终达到防止葡萄气灼病的根本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〇〇〇1] 本专利技术属于葡萄栽培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葡萄的气灼病又称为缩果病,是与特殊气候条件及栽培技术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 生理性病害,主要危害果实,有时叶片也发性此病。本病属于生理性水分失调症的表现 之一。该病在夏黑、美人指、红地球等果皮较薄的品种上非常常见,尤其多发生在套袋后。 近年来,随着异常气候时常发生,在全国各地葡萄产区每年均发生不程度的气灼病,严重时 病穗率在80%以上,损失20%?60%。对于套袋葡萄,套袋前的疏穗、疏果工作已完成,如 果套袋后出现气灼病,损失更大(病果率=损失率)。2001年晋南产区均发生了大范围的、 比较严重的气灼病,损失惨重。2006年,山东省临沭县种植的600亩藤稔葡萄突发葡萄果 实气灼病,这是山东省首次大面积发生这种病害,来势非常凶猛,在不到几天时间内,发病 率就高达60% - 70%。2011年,甘肃玉门近5500亩红地球葡萄突发气灼病,发病率高达 80 %,严重影响了葡萄产量和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同年,江苏南方地区夏黑葡萄和美人指葡 萄普通出现气灼病,且病情较为严重,仅无锡地区近1000亩夏黑葡萄爆发气灼病,当年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葡萄气灼病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果园采取滴灌进行肥水一体化管理;2)花前7‑10天对结果枝副梢处理;3)花后3‑7天内田间覆盖地膜;4)在果实第一次膨大期,对果面喷施质量百分比为0.2‑0.3%的CaSO4;5)在套袋前1‑2天对植株喷施质量百分比为0.1%脱落酸1000‑2000倍、0.2%‑0.3% KH2PO4、0.5%阿司匹林的混合液;6)在果实8‑10%左右时转色期开始套袋;7)果实套袋前的5‑7天,禁止疏果。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防止葡萄气灼病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果园采取滴灌进行肥水一体化管理; 2) 花前7-10天对结果枝副梢处理; 3) 花后3-7天内田间覆盖地膜; 4) 在果实第一次膨大期,对果面喷施质量百分比为0. 2-0. 3%的CaS04 ; 5) 在套袋前1-2天对植株喷施质量百分比为0. 1%脱落酸1000-2000倍、0. 2%-0. 3% ΚΗ2Ρ04、0· 5%阿司匹林的混合液; 6) 在果实8-10%左右时转色期开始套袋; 7) 果实套袋前的5-7天,禁止疏果。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葡萄气灼病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对 花前结果枝副梢的处理为,对结果部位以下副梢全部去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正兵王媛花颜志明杨宝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