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球专利>正文

吸尘黑板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0457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尘黑板刷,由刷体和刷毛柱组成,其特征是刷体中间为空腔,呈弧形面的刷板面上装有斜排列形的刷毛柱,在两行刷毛柱间开有开口为喇叭状的圆孔,刷体的另一面配装有刷盖,刷毛柱的刷毛为绒毛。由于刷板面为弧形面,当主要用刷板面顶面的刷毛柱擦试黑板时,周围的刷毛柱即将擦脱的粉尘包围并吸附,防止了粉尘外泄,吸尘效果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黑板清洁装置的吸尘黑板刷。现常用的黑板刷在擦拭黑板时,粉尘飞扬,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周围环境的清洁。为此,人们设计了不少的吸粉黑板刷(擦),但它们或结构复杂,或为电动式结构,使用不方便,吸尘效果不理想,实用性差。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吸尘效果好、使用方便的吸尘黑板刷。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吸尘黑板刷由刷体和刷毛柱组成。刷体中间为空腔,呈弧形面的刷板面上装有斜排列形的刷毛柱,在两行刷毛柱间开有开口为喇叭状的圆孔,刷体的另一面配装有刷盖;刷毛柱的刷毛为绒毛。附附图说明图1为吸尘黑板刷结构图。现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出详细说明。刷体中间为空腔,用于收集粉尘,其刷板面1为弧形面,在弧形面上呈斜排列形地用粘接或用线绳固定方法装有刷毛柱3,其顶面上的刷毛柱比其周围的较粗,在两行刷毛柱3间开有开口为喇叭状的圆孔4;刷毛柱3的刷毛采用绒毛,如兔毛、猪细毛、人造绒毛等;刷体的另一面卡有或套入刷盖2。使用时,由刷毛柱3擦落的粉尘被吸附在刷毛柱3内,多余的粉尘即从刷板面1上的圆孔落入刷体的中间空腔内,打开刷盖2,可倒出粉笔灰。本技术由于采用以上设计,刷板面1为弧形面,当主要用刷板面1顶面的刷毛柱3擦拭黑板时,周围的刷毛柱3即将擦脱的粉尘包围并吸附,防止了粉尘外泄,吸尘效果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吸尘黑板刷,由刷体和刷毛柱(3)组成,其特征是刷体中间为空腔,呈弧形面的刷板面(1)上装有斜排列形的刷毛柱(3),在两行刷毛柱(3)间开有开口为喇叭状的圆孔(4),刷体的另一面配装有刷盖(2),刷毛柱(3)的刷毛为绒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黑板刷,其特征是刷板面(1)顶面上的刷毛柱(3)比其周围的较粗。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吸尘黑板刷,由刷体和刷毛柱组成,其特征是刷体中间为空腔,呈弧形面的刷板面上装有斜排列形的刷毛柱,在两行刷毛柱间开有开口为喇叭状的圆孔,刷体的另一面配装有刷盖,刷毛柱的刷毛为绒毛。由于刷板面为弧形面,当主要用刷板面顶面的刷毛柱擦拭黑板时,周围的刷毛柱即将擦脱的粉尘包围并吸附,防止了粉尘外泄,吸尘效果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文档编号B43L21/00GK2104140SQ9122073公开日1992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1991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1991年8月21日专利技术者罗球 申请人:罗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尘黑板刷,由刷体和刷毛柱(3)组成,其特征是刷体中间为空腔,呈弧形面的刷板面(1)上装有斜排列形的刷毛柱(3),在两行刷毛柱(3)间开有开口为喇叭状的圆孔(4),刷体的另一面配装有刷盖(2),刷毛柱(3)的刷毛为绒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球
申请(专利权)人:罗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