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治淮专利>正文

一种驱虫鲫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491276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3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驱虫鲫鱼饲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青粱米120-130、油菜籽粕80-90、豆饼50-60、豆腐渣30-35、拐枣粉3-5、大蒜叶粉5-6、柳树根4-5、使君子1-2、百部1-2、榛子壳4-5、玉米叶8-10、胡萝卜叶13-15、花椒叶4-5、鱼粉20-25、鸭肠粉10-13、红糖4-5、硒酵母制剂2-3、助剂5-6、水适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驱虫鲫鱼饲料,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营养全面均衡。长期使用能祛除鲫鱼体内的害虫,提高鲫鱼消化吸收的能力,增强其抗病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添加的豆腐渣、拐枣粉、鱼粉、鸭肠粉等辅料增加了鱼饲料的适口性和营养成分,增加了鲫鱼的食欲,提高喂饲效率,具有很好的养殖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饲料
,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鲫鱼是我国淡水养殖中的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是以杂食性为主的鱼类,以产量高,经济效益好而成为水产养殖业备受关注的养殖品种,因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广受消费者青睐。随着鱼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鱼饲料在我国的发展较为迅速,由于人类生活对能源的供应需求在不断地提高,人均对于鱼消耗需求的增加,使经济动物的养殖现状和规模也有不断地提出要求,整个市场的格局也有较大的改变,水产养殖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和水产品贸易大国,鱼类水产品养殖量占全世界的70%。高品质的鱼饲料也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传统的鱼饲料大多采用粗混的方式制成,或者成分单一,不仅造成水体的污染,鱼食用后还会发生消化吸收利用率不高,体型不好等状况,还降低了鱼的抵抗力,降低了鱼的养殖收益,同时在鱼的产量和营养价值上都大大折扣。本专利技术的驱虫鲫鱼饲料,可以有效改善上述状况,提高鱼的存活率,还具有驱虫的作用,提高鲫鱼的抗病力,还能满足鲫鱼生长所需的营养,促进生长发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 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虫鲫鱼饲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青粱米120‑130、油菜籽粕80‑90、豆饼50‑60、豆腐渣30‑35、拐枣粉3‑5、大蒜叶粉5‑6、柳树根4‑5、使君子1‑2、百部1‑2、榛子壳4‑5、玉米叶8‑10、胡萝卜叶13‑15、花椒叶4‑5、鱼粉20‑25、鸭肠粉10‑13、红糖4‑5、硒酵母制剂2‑3、助剂5‑6、水适量;所述助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玉米粉30‑40、昆布20‑30、当归2‑3、桂花蜜4‑5、余甘子1‑2、大豆卵磷脂1‑2、松子仁10‑12、螺旋藻粉6‑8、鸡蛋液10‑15、煅牡蛎粉3‑4、葶苈子1‑2、代代花3‑4、罗勒1‑2、复合维生素B制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虫鲫鱼饲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青粱米120-130、油菜籽柏80-90、豆饼50-60、豆腐渣30-35、拐枣粉3_5、大蒜叶粉5_6、柳树根4_5、使君子1_2、百部1-2、榛子壳4-5、玉米叶8-10、胡萝卜叶13-15、花椒叶4-5、鱼粉20-25、鸭肠粉10-13、红糖4-5、硒酵母制剂2-3、助剂5-6、水适量; 所述助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玉米粉30-40、昆布20-30、当归2-3、桂花蜜4_5、余甘子1-2、大豆卵磷脂1-2、松子仁10-12、螺旋藻粉6-8、鸡蛋液10-15、煅牡蛎粉3_4、葶苈子1-2、代代花3-4、罗勒1-2、复合维生素B制剂1-2、番茄汁20-25、水适量;制备方法是将松子仁加入桂花蜜研磨成糊状,再加入当归、余甘子、大豆卵磷脂、螺旋藻粉、鸡蛋液后混合均匀,放入蒸笼中蒸熟,烘干,研磨成粉,得混合粉;将番茄汁煮沸后加入煅牡蛎粉与研磨成粉的昆布,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治淮
申请(专利权)人:范治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