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慧超专利>正文

不丢帽的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8882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丢帽的笔,包括笔头、笔杆以及笔帽,笔帽由两个等大的半圆管组成;两个半圆管顶端与笔杆活动连接;两个半圆管底端相互接触,并可卡式连接组成一体。书写文字时,使用者掰开两个半圆管的卡式连接处,使两个半圆管分开,然后把两个半圆管向上翻转,使其仅仅贴在笔杆的外壁上,此时,使用者用手指夹住两个半圆管和笔杆进行书写便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外形精美、功能奇特、操作灵活、工艺简单等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书写工具,尤其是一种不丢帽的笔。技术背景 众所周知,笔是人们学习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书写工具。但是,从 笔诞生至今, 一直采用笔杆、笔帽插式连接结构,使得两者为单一个体,在笔 帽脱离笔杆后,很容易弄丢笔帽,造成笔头失去保护。为此,我们提供一种不 丢帽的笔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丢帽的笔,用于解决普通笔无法与笔帽保持连接从而造成的笔帽容易丢失的问题。为达到上述后的,本技术不丢帽的笔,包括笔头、笔杆以及笔帽,笔帽由两个等大的半圆管组成,半圆管底部设有底面,顶部开口;两个半圆管完 整的罩住笔头,并且每个半圆管的顶端与笔杆活动连接,须保证半圆管可翻转 至紧贴笔杆表面;两个半圆管底端相互接触,并可卡式连接组成一体。采用上述结构后,在书写文字时,使用者掰开两个半圆管的卡式连接处, 使得两个半圆管分开,然后把两个半圆管向上翻转,使其仅仅贴在笔杆的外壁 上,此时,使用者用手指夹住两个半圆管和笔杆进行书写便可,此过程需保证 两个半圆管不能掉落。存放时,使用者松开两个半圆管,然后向下翻转,最后 把两个半圆管的底端卡在一起,形成一个圆柱筒结构,罩住笔头,对笔头提供 保护。本技术的优点是外形精美、功能奇特、操作灵活、工艺简单,由于 笔帽与笔杆连在一起,可避免笔帽丢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不丢帽的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技术不丢帽的笔,包括笔头1、笔杆2以及笔帽3,笔帽3由两个等大的半圆管组成,半圆管底部设有底面,顶部开口; 两个半圆管完整的罩住笔头l,并且每个半圆管的顶端与笔杆2活动连接,须保 证半圆管可翻转至紧贴笔杆2表面;两个半圆管底端相互接触,并可卡式连接组成一体。权利要求1、一种不丢帽的笔,包括笔头(1)、笔杆(2)以及笔帽(3),其特征在于笔帽(3)由两个等大的半圆管组成,半圆管底部设有底面,顶部开口;两个半圆管完整的罩住笔头(1),并且每个半圆管的顶端与笔杆(2)活动连接,须保证半圆管可翻转至紧贴笔杆(2)表面;两个半圆管底端相互接触,并可卡式连接组成一体。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不丢帽的笔,包括笔头、笔杆以及笔帽,笔帽由两个等大的半圆管组成;两个半圆管顶端与笔杆活动连接;两个半圆管底端相互接触,并可卡式连接组成一体。书写文字时,使用者掰开两个半圆管的卡式连接处,使两个半圆管分开,然后把两个半圆管向上翻转,使其仅仅贴在笔杆的外壁上,此时,使用者用手指夹住两个半圆管和笔杆进行书写便可。本技术具有外形精美、功能奇特、操作灵活、工艺简单等优点。文档编号B43K23/06GK201214340SQ20082001349公开日2009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7日专利技术者孙慧超 申请人:孙慧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丢帽的笔,包括笔头(1)、笔杆(2)以及笔帽(3),其特征在于:笔帽(3)由两个等大的半圆管组成,半圆管底部设有底面,顶部开口;两个半圆管完整的罩住笔头(1),并且每个半圆管的顶端与笔杆(2)活动连接,须保证半圆管可翻转至紧贴笔杆(2)表面;两个半圆管底端相互接触,并可卡式连接组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慧超
申请(专利权)人:孙慧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