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三军专利>正文

支撑井盖压力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88114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3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撑井盖压力的装置,井设施常年处在车轮碾压和极为复杂的自然破坏要素中,井功能作用之高无法替代和削弱,设施多为铸铁所制,要想改变井状况利用井体(4)内壁可依靠力量,在井盖下端架设两道支撑梁(11)或支撑梁装置(13),井盖一旦受压,压力直接传给它们,它们的架设方式加之螺杆(7)的组合固定力就传给了井体内壁,螺杆(7)串过井盖上螺杆串孔(6)再串入螺旋孔(8)的旋道内把各部件旋为一体组成装置,井盖受压时装置能改变和分散释放压力,解决了井压力前提下,改变它们的材质,增大了井面积的保护,修公路路面时常出现井低于路面状况,只在井盖下加垫即可填平与路面差距,避免灾难也避免设施被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井盖压力的装置
: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置于公共道路中地面上的各类型井井口。
技术介绍
: 服务于各公共设施井,它们存在于公共道路中的地面之下,井的空囊体是随道路走向在地下不断延伸开来,延伸距离之长无以数记,所以,就其原因,要在井的分段距离设置进出口,井存在位置和用途,井口常年处在高速车轮碾压和极为复杂的自然破坏要素中,井口基座和井盖功能作用不言而喻,要求之高无法替代和削弱,因此,它们多为铸铁所制。为防止丢失,给井盖加锁,把井盖材质改成水泥或复合材料,防止井盖弹跳在井盖边沿套一圈橡胶垫等,这些措施只能对井口局部就事论事解决问题,没能从井口根本进行分析和改革,根本要素是井口面积一旦受压,怎样解决压力承载和释放才是关键,在解决好压力的前提下,才能考虑改变井口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支撑井盖压力的装置,井口基座和井盖是保证井空洞效应的安全屏障,一旦,有压力作用于它们之上,现只能靠二者硬扛,综合多种因素,它们多为铸铁所制,基本无法找到可替代用品,材质所限,二者体积又做得不能过大,就此原因,公共道路中随处可见井口处开裂和下陷状况。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井盖下端的井口处,加装一种能给井盖起支撑作用的装置,支撑装置直接把压力分散释放于井体内。在井口压力能够得到分散和释放的前提下,改变井口基座和井盖材质,同时能增大对井口面积的保护,修缮公路路面时常出现井口低于路面状况,高速汽车一旦行在这种状况面积时无论对车还是对井都是灾难,井盖能被固死在井口不在发生跳跃,只在井盖下加垫即可填平与路面差距,避免灾难也避免设施被损。 【附图说明】 : 图1原井结构示意图; 图2安有A设计方案装置主视图; 图3安有A设计方案装置左视图; 图4安有B设计方案装置主视图; 图5安有B设计方案装置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 图1原井结构包括:井盖1、井盖钩孔2、井口基座3、井体4。 图2、图3为A设计方案,图4、图5为B设计方案,A、B设计方案原理、作用相同,只是,根据井的内部结构有所不同,预备的两种方案形式,拿两案作为例举主要考虑材料可廉价,按照承载和支撑原理来推导技术方案,可例举出无数种方式,如:转动式、剪刀式等,方案可行,但材料成本和机械性能等相对要求高,不适于应用普及,免于例举。 A设计方案: 保证进出安全,设计装置安于井口下部直径较宽段,图2、图3中两根长扁铁在井口下部井体4中架设两道能担住两根支撑梁11滑道12,支撑梁11能方便在滑道12上移动,支撑梁11与新井盖5连接距离较深,单用定位垫盘9持平差距,安装不便,用四根支撑柱10作为介质补差,定位垫盘9放于四根支撑柱10上,定位垫盘9中的四个螺旋孔8放置时对正支撑柱10和支撑梁11中的四个螺旋孔8,定位垫盘9的四个螺旋孔8与新井盖5四个螺杆串孔6相对应,被组装到位对应好的装置用四根螺杆7插入新井盖5上的螺杆串孔6中,顺螺旋孔8的旋道旋紧螺杆7,支撑井盖压力装置中的各部件包括新井盖5被全部旋为一体组成装置。 B设计方案: 保证进出井安全条件下,方便装置的安装,图4、图5在临近井口的井体4一侧开设两道用于贮存支撑梁装置13的贮存掩体16,在与贮存掩体16相对应面的井体4上再开设两处用于架设支撑梁装置13的支撑梁贮孔17,便于支撑梁装置13轻松进出贮存掩体16,支撑梁装置13下部安有滚轮14,方便操纵支撑梁装置13在梁上部安有可扶操纵杆15,当支撑梁装置13架于井口时,用定位垫盘9中的四个螺旋孔8对正两根支撑梁装置13上的四个螺旋孔8,定位垫盘9中的四个螺旋孔8与新井盖5上的四个螺杆串孔6相对应,用四根螺杆7插入新井盖5上的螺杆串孔6中,顺螺旋孔8的旋道旋紧螺杆7,支撑井盖压力装置中的各部件包括新井盖5被全部旋为一体组成装置。 根据A、B两种设计方案原理证明,本专利技术在井体4内壁壁体上架设能给新井盖5起支撑的两条支撑梁11或两条支撑梁装置13,新井盖5 —旦受压,压力直接均匀传给支撑梁11或支撑梁装置13,是它们的架设方式加之螺杆7的组合固定力就传给了井体内壁。新井盖5与支撑梁11或支撑梁装置13有间距差,用定位垫盘9和支撑柱10来充实间隙;新井盖5上有螺杆串孔6,定位垫盘9、支撑柱10、支撑梁11、支撑梁装置13上都有螺旋孔8,螺旋孔8与螺杆串孔6能对应,用螺杆7按顺序串过螺杆串孔6再串入螺旋孔8的旋道内把各部件紧紧地旋为一体组成装置。用螺杆7组合成一体的装置在新井盖5受压时,压力能得到装置的改变和分散释放于井体内。 在井体4内加装的支撑梁装置13可放置于贮存掩体16内。 支撑装置与新井盖5连接间距的介质用定位垫盘9填充。 螺杆7串过螺杆串孔6再串入螺旋孔8的旋道内把各部件紧紧地旋为一体组成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撑井盖压力的装置,在井盖下端的井口处,加装一种能给井盖起支撑作用的装置,支撑装置直接把压力分散释放于井体内,其特征在于:在井体(4)内壁壁体上架设能给新井盖(5)起支撑的支撑梁(11)或支撑梁装置(13),新井盖(5)一旦受压,压力直接均匀传给支撑梁(11)或支撑梁装置(13),是它们的架设方式加之螺杆(7)的组合固定力就传给了井体内壁。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8.09 CN 201310345260.81.一种支撑井盖压力的装置,在井盖下端的井口处,加装一种能给井盖起支撑作用的装置,支撑装置直接把压力分散释放于井体内,其特征在于:在井体(4)内壁壁体上架设能给新井盖(5)起支撑的支撑梁(11)或支撑梁装置(13),新井盖(5) —旦受压,压力直接均匀传给支撑梁(11)或支撑梁装置(13),是它们的架设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三军
申请(专利权)人:陈三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