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回缩机构和书写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8762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一对凸轮的推进/回缩机构。该推进/回缩机构包括第一凸轮(22)、第二凸轮(24)以及套筒(26)。第一凸轮包括斜角表面(30)和承座(36),并且第二凸轮包括斜角表面(52)和滑块(58)。承座与套筒内的螺旋表面(42)接合,并且滑块与套筒内的直面(60)接合。第一凸轮从第一状态到第二状态沿套筒的纵轴行进第一距离,并且第二凸轮从第一状态到第二状态沿套筒的纵轴行进大于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内容大致涉及一种推进/回缩机构,并且更具体涉及一种输出装置的行进距离大于输入装置的推进/回缩机构。
技术介绍
推进/回缩机构是现有技术中公知的并且有效地用于各种装置,例如书写用具、橡皮、刀等中。例如,推进/回缩机构用于书写用具,例如笔中,以便将笔尖(writing tip)从笔体推出并缩回。这种装置中的推进/回缩机构包括主体、激活按钮、弹簧以及可旋转的凸轮。用户通过将激活按钮按入笔体内来激活推进/回缩机构。激活按钮包括多个与笔体内定向成与主体的中心轴平行的多个开槽相接合的肋部,由此限定激活按钮在笔体内轴向运动。激活按钮在一端进一步包括多个调整为与可旋转凸轮接合的尖齿。可旋转凸轮同样包括多个与该多个开槽接合的肋部,以及位于一端的调整为与激活按钮上的尖齿接合的多个尖齿。该多个开槽防止可旋转凸轮在接合过程中旋转并允许轴向运动,并且在从该多个开槽脱离时,可旋转凸轮自由地进行轴向并旋转运动。激活按钮上的尖齿与可旋转凸轮的接合在可旋转凸轮产生进行旋转的偏置。具体说来,当激活按钮以及可旋转凸轮的肋部与主体的开槽对准时,激活按钮上的尖齿和可旋转凸轮错开,使得激活按钮上的齿尖与可旋转凸轮的齿壁邻接。因而,随着将激活按钮并且从而将可旋转凸轮压入笔体,激活按钮和可旋转凸轮将沿该多个开槽轴向运动,在该过程中,可旋转凸轮具有将它的齿与激活按钮的齿对准的偏置。一旦可旋转凸轮上的肋部离开主体的开槽,并自由旋转,可旋转凸轮和激活按钮的齿对准,由此旋转可旋转凸轮。一旦可旋转凸轮旋转(即,可旋转凸轮和激活按钮的齿对准),用户将从激活按钮去除作用力,这使得弹簧产生的偏置将激活按钮送回到其按压以前的初始位置。随着激活按钮回缩,旋转的可旋转凸轮的肋部邻接并停止在多个制动组件上,由此使可旋转凸轮保持在推进位置。另一种装置的推进/回缩机构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部分的中空主体、具有一对导向柱的滑块以及一对位于第一部分的螺旋开槽。更具体地,滑块上的该对导向柱与第一部分的螺旋开槽滑动接合,因此在相对第一部分旋转时产生滑块的轴向动作。允许滑块相对第二部分轴向移动但是旋转固定。因而,在第一和第二部分彼此相对旋转过程中,滑块与第二部分一起旋转,并且柱与开槽的接合根据旋转的方向使滑块推进并回缩。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包括具有斜角表面的第一凸轮、具有斜角表面的第二凸轮以及套筒的推进/回缩机构装置。第一凸轮包括承座和具有转轴的螺旋表面中的一个,而第二凸轮包括第二承座和垂直于转轴的表面中的一个。套筒包括第一承座和螺旋表面中的另一个以及第二承座和垂直表面中的另一个,其中一个凸轮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套筒内,并且第一承座邻接螺旋表面而第二承座邻接垂直表面。第一和第二凸轮的斜角表面在第一状态时基本一致,并且在第二状态时至少部分相对。第一凸轮从第一状态到第二状态沿套筒纵轴行进第一距离而第二凸轮从第一状态到第二状态行进大于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此外,根据公开内容的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具有第一凸轮、第二凸轮以及套筒的机构。第一凸轮包括具有第一斜角表面的第一端以及可操作性从用户接收输入的第二端。第二凸轮包括具有与第一斜角表面接合的第二斜角表面的第一端以及操作性激活输出装置的第二端。套筒包括从第一到第二位置与第一和第二凸轮中的一个的一部分接合并相对另一个凸轮旋转该凸轮的螺旋表面。此外,根据公开内容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具有套筒、输入装置以及输出装置的书写用具。套筒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以及螺旋表面。输入装置位于套筒第二端附近,并且操作性连接到第一凸轮。输出装置定位在套筒第一端附近并且操作性连接到第二凸轮。第一凸轮从第一状态到第二状态沿套筒纵轴行进第一距离,而第二凸轮沿套筒纵轴行进大于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附图说明图1是推进/回缩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等视图;图2是图1的推进/回缩机构处于回缩状态并部分去除套筒的放大等视图;图3是图1的推进/回缩机构处于推进状态和回缩状态之间并部分去除套筒的放大等视图;图4是图1的推进/回缩机构处于推进状态并部分去除套筒的放大等视图;图5是沿图4中线4-4的图1的推进/回缩机构处于推进状态并去除套筒的截面视图;图6是与图5类似的推进/回缩机构的截面视图;图7处于推进状态的具有非成型斜角表面并去除套筒的推进/回缩机构另一实施例的截面视图;图8是图1的套筒的侧视图;图9是结合图1的推进/回缩机构的书写用具的分解等视图;以及图10是图9的推进/回缩机构处于推进状态以及锁定位置并部分去除套筒的放大等视图。尽管本申请描述的方法和装置受到各种修改和备选结构的影响,但是在附图中已经显示了其特定的示意性实施例并在下文中进行了详细描述。然而,应该理解并不倾向于将本专利技术限定到所公开的特定形式,而恰恰相反本专利技术覆盖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公开内容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修改、备选结构以及等同物。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参照附并具体参照图1,如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教导所构建的推进/回缩机构一般由附图标记20所描述。如本申请所示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的推进/回缩机构20包括第一凸轮22、第二凸轮24以及套筒26。在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最佳显示的推进/回缩机构20的第一凸轮22具有包括第一斜角表面30、输入端32、柱34,以及至少一个承座36的基本柱形的主体28。该基本柱形主体28的尺寸定制为在由套筒26的内表面38限定的空间内滑动并旋转。如图6所示,第一斜角表面30设置为与第一凸轮22的输入端32相对,并且限定相对第一凸轮22的纵轴的角度α。该至少一个承座36,以及在本实施例中的一对承座36从该基本柱形主体28径向向外悬垂(depend)。如图1和图2所最佳显示的,承座36包括斜角接触面40,其中接触面40以及第一斜角表面30在相对第一凸轮22的纵轴的同方向上相对。斜角接触面40滑动接合位于套筒26上的一个或多个螺旋形表面42(图1和图8)。柱34从凸轮22的输入端32轴向悬垂。如图5所最佳显示的,柱34可以包括与输入端32邻接并集成的第一端44、与第一端44相对的第二端46以及外表面48。可以定位柱34使得柱34的纵轴与上凸轮22的纵轴一致。如图1和图5所最佳显示的,推进/回缩机构20的第二凸轮24具有包括第二斜角表面52、输出端54、至少一个切口56以及至少一个滑块或承座58的基本柱形主体50。基本柱形主体50的尺寸定制为在由套筒26的内表面38限定的空间内滑动。第二斜角表面52设置成与第二凸轮24上的输出端54相对。第二凸轮24的第二斜角表面52以及第一凸轮22的第一斜角表面30相对凸轮22、24的纵轴具有基本相同的角度(图6)。此外,当推进/回缩机构20处于回缩位置时(图2),表面52基本沿其整个区域与表面30邻接。滑块58从基本柱形主体50径向向外悬垂并滑动接合在至少一个开槽60内,并且在示范性实施例中为一对位于套筒26内的开槽60(图1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滑块58基本为矩形,但是可以是调整为在开槽60内滑动的任何形状。该至少一个切口56,并且在示范性实施例的一对切口56,位于第二凸轮24的输出端54,并且定向为使得切口56向输出端54开放。该对切口56在凸轮24上彼此相对定位。如图1和图8所最佳显示的,推进/回缩机构20的套筒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推进/回缩机构,包括:包括斜角表面以及第一承座和具有转轴的螺旋表面中的一个的第一凸轮;包括斜角表面以及第二承座和垂直于所述转轴的表面中的一个的第二凸轮;以及包括所述第一承座和所述螺旋表面中的另外一个以及所述第二承 座和所述垂直表面中的另外一个的套筒,所述第一承座邻接所述螺旋表面并且所述第二承座邻接所述垂直表面,所述凸轮中的一个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套筒内,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凸轮的斜角表面在第一状态中基本一致,并且在第二状态中至少部分相对,并 且所述第一凸轮从所述第一状态到所述第二状态沿所述套筒的纵轴行进第一距离,并且所述第二凸轮从所述第一状态到所述第二状态行进大于所述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NE安德鲁斯A比莱基
申请(专利权)人:桑福德有限合伙人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