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寿专利>正文

侧按式自动铅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8522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侧按式自动铅笔,系由:一于管壁设有开孔的笔杆;一设于笔杆内部的夹头机构;一设于笔杆内而用以驱使夹头机械开闭的滑动件;一装设于该侧孔内抵接于滑动件的按压键;及将滑动件保持于初期位置的弹性构件构成,滑动件的中间部形成一突缘部,上述按压键形成断面呈倒U字形键体,并借其前端上部为枢支点枢接于笔杆的侧孔前上部,前端下部抵接在滑动件的突缘下方后面,按压键的后部突出笔杆之外。以致使用很小的按压力就能获得大幅的按压行程及前推力。(*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在内部具有夹头机构的自动铅笔,尤其是关于在笔杆的侧壁上设有一按压键,握持笔杆的指尖按压操作按压键,送出笔芯的侧按式自动铅笔。图6是一习知侧按式自动铅笔的纵剖视图,图中,笔杆11的侧壁上对应于握笔时的指尖接触部位设有一支点部12,及由介以支点部12而相连通的大孔13a及小孔13b所构成的侧孔13。侧孔13部位设有一按压键14,此按压键杆14如图7所示,构成具有一可供指尖按压送芯操作的按压面15,一连接该按压面15抵接侧孔13后端的端壁16,防止按压键14后退的挡止阶面17,一连接此挡止阶面17而与笔杆11内壁面相接的卡止面18,一进入笔杆11内且以其前底端抵住接头20所设滑动件21的斜面22的作用片24,及一对设于作用片24两外侧而可与笔杆11内壁的卡止肩部(图未示)卡止的锷部26。上述按压键14是利用卡止面18先插入笔杆11的小孔13b内,且以挡止阶面17抵住笔杆11的小孔端壁16后,用手指将按压面15强制按入笔杆11内在形成弯曲变形的状态下,使二锷部26卡止于笔杆内壁的卡止肩部上而完成安装。以下就构成如上述习知实施例的侧按式自动铅笔的送芯动作说明。当手手指(一般用食指指尖)将按压键14的按压面15向笔杆11内部按压时,作用片24便以其前底端压迫接头20所设滑动件21的斜面22,迫使接头20一边抗着弹簧23力量,一边循笔杆11的内部前进,夹持笔芯的夹头19开放而送出笔芯。根据这种习知侧按式自动铅笔的构造,显然要有按压键装入笔杆的定位作业,须要相当熟练的技术且麻烦而费工。又因需将按压键的前端部压入笔杆内,此时前端部会将滑动件的后端斜面往前推而使滑动件前进,导致无法获得充分的按压行程,遂有使夹头机构开闭不确实之虑。另一方面,因按压键直接以按压力作动该滑动件,遂有使指尖需要施以较大的按压力量才能顺利进行按压操作。尤其是,对于具前端滑动管,即,设在前锥体内的滑动芯管的滑动式自动铅笔而言,因须要有足够推出芯管的行程,此点对于仅利用习知滑动件的有限斜面部来推动芯管的所谓斜面推动式自动铅笔而言,将极不适合,甚至窒疑难行。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上述习知例所具有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轻易将按压键装入笔杆内,且可使用甚小的按压力量就能获得大幅的按压行程及前推力量的侧按式自动铅笔。本技术侧按式自动铅笔,系由一于管壁侧面设有开孔即侧孔的笔杆;一设于笔杆前方内部的夹头机构;一可轴向滑动地设于笔杆内的夹头机构开闭的滑动件;一装设于该侧孔内的上下按压以前端下部抵接于滑动件的按压键;及一将滑动件保持在初期位置的弹性构件所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件的中间部形成一圆形突缘部,上述按压键形成断面呈倒U字形键体,其前端上部为枢支点枢接在笔杆的侧孔前上部,其前端下部抵接在滑动件的突缘下方后面,按压键的后部突出笔杆之外。又,按上述的侧按式自动铅笔,其中该按压键形成断面为U字形,其前端上部两侧设有外突的枢轴,枢动的枢轴安置在笔杆侧孔的前方两侧孔缘上面。又,按上述的侧按式自动铅笔,其中该按压键的前方两侧壁上设有防脱位卡止突起。又,按上述侧按式自动铅笔,其中该弹性构件通过滑动件连接后推保持在初始位置的按压键。又,按上述的侧按式自动铅笔,其中该按压键与滑动件抵接的前端下部形成球面突起。由于侧按式自动铅笔采用上述结构,使用很小的按压力就能获得大幅的按压行程及前推力。以下依照附图就本技术侧按式自动铅笔的一实施例详细说明,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侧按式自动铅笔一实施例的前端部纵剖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按式自动铅笔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按式自动铅笔采用透明笔杆的状态正视图。图4是乃示图1侧按式自动铅笔的按压键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沿图4的A-A线的横剖视图。图6是习知侧按式自动铅笔的纵剖视图。图7是习知侧按式自动铅笔的按压键的透视图。如图1、2、3所示,本技术的侧按式自动铅笔具有管状笔杆1,连结于笔杆1前端的前锥部6,设于笔管1内部前方滑动件3,连设于滑动件3前端的夹头机构5,设于笔管1的管壁前方的侧孔2及嵌设于此侧孔2的按压键8。侧孔2开在笔杆1上握笔时指尖可接触的部位。笔杆1前端部内收容的滑动件3可沿轴向移动,此滑动件3的后端形成有一与笔杆1内壁所设环状肩部1a抵接的第一突缘3a,再于滑动件3的中间部位设有一个第二突缘3b。再者,滑动件3与前锥体6之间设有一接头4,此接头4螺合于笔杆1前端孔内,接头4内部设有前述夹头机构5。前端形成尖锥状的前锥部6螺合于接头4前端外部。图中,做为弹性构件的弹簧7呈压缩状收容于套筒10与接头4之间,此弹簧7借其弹性伸张力将滑动件3向笔杆1后方弹性推压。按压键8乃如图4、5所示呈U字形,此按压键8嵌设于笔杆1的侧孔2内,且借其上方前端角部外凸的枢轴9可枢动地枢支在笔杆1的侧孔2前方。又,按压键8于其U字形的两脚部下方前端部形成有与滑动件3的第二突缘3b的后部下面抵接的球面突起8a,另于U字形的两外侧壁形成有与笔杆1内壁面相卡接的卡合突起8b,此卡合突起8b限制按压键8的初期(即平常)位置,也是限制按压键8自笔杆1外突的突出高度及防止按压键脱落。以下就上述实施例的侧按式自动铅笔的装配及动作情形说明。首先将滑动件3、夹头机构5、套筒10、弹簧7及前锥部6安装定位于笔杆1内以构成自动铅笔组件后,将按压键8以U字形的两脚跨于该滑动件3的后部上的状态下压入侧孔2内,至其卡合突起8b进入笔杆1内部,并使其两脚下方前端部的球面突起8a抵住滑动件3的第二突缘3b,迫使滑动件3稍微前进而保持弹簧7稍呈压缩的状态,按压键8借上方前端角部所设枢轴9可上下枢动地枢支在笔杆1上,如图所示状态,即可完成装配。此时,按压键8的后端部呈后翘状突出于笔杆1的侧孔2后方外部。使用本技术侧按式自动铅笔时,只要用手指将该按压键8向笔筒1内方按下,则其抵接在第二突缘3b的球面突起8a即以枢轴9为支点迫使滑动件3连带接头4抗着弹簧7力量沿笔杆1内面前进,遂使夹头机构5开放而送出笔芯。上述说明的实施例,由于按压键8上方前端角部可枢动地安装于笔杆1上,因而能借此上方前端支点转动而获得较大的转矩及按压行程,结果,介以滑动件3可使接头4在笔杆1内部做足够的轴向移动,而确实达到夹头机构5的开闭动作。再者,由于按压键8以远离枢轴9的后端部供按压操作,因此,可充分利用摩擦阻力甚小的支点及杠杆原理而以甚小的力量行圆滑的按压操作,使用上更为轻松方便。另一方面,按压键8借弹簧的弹性恢复力及介以滑动件3而保持于初期位置,遂能以少量构件及使各部构件间不发生松动的状态下保持于初期位置。此外,按压键8借两脚下方前端部的球面突起8a抵住于滑动件3的第二突缘3b,而可经常稳定且圆滑地保持相接状态,遂能行圆滑的送芯操作。本技术的侧按式自动铅笔,由于按压键仅借上方前端角部的支点安装在笔杆上成可枢动的构造,因此不需要熟练的安装技术即可轻易完成安装。又因按压键的枢动角度大而可获得较长的按压行程,遂能确实进行夹头机构的开闭动作。此外,按压键以远离枢轴的后翘端部供按压操作,乃可充分利用杠杆原理而以较轻的力量进行按压的操作,使用上当更为轻松方便。再者,按压键因借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使滑动件保持于初期位置,遂能以较少构件及在各构件间不致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实用新型的侧按式自动铅笔,系由:一于管壁侧面设有开孔即侧孔的笔杆;一设于笔杆前方内部的夹头机构;一可轴向滑动地设于笔杆内的夹头机构开闭的滑动件;一装设于该侧孔内的上下按压以前端下部抵接于滑动件的按压键;及一将滑动件保持在初期位置的弹性构件所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件的中间部形成一圆形突缘部,上述按压键形成断面呈倒U字形键体,其前端上部为枢支点枢接在笔杆的侧孔前上部,其前端下部抵接在滑动件的突缘下方后面,按压键的后部突出笔杆之外。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孝彦山本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