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网络测量
,特别是一种能在大规模tracert路径中,对别名作快速解析的别名解析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因特网规模的飞速发展,网络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特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更好的使用、管理和控制网络,必须要对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充分的了解。 由于网络的异构性,要获得完整的网络拓扑结构比较困难。目前对于网络拓扑发现技术的研究比较多,其中以基于traceroute方式的研究最多,然而基于traceroute方式只能发现IP级的网络拓扑,也称为逻辑拓扑,即从一台路由器入口的IP地址到下一台路由器入口的IP地址的连续序列,这种拓扑并未反映出路由器之间的真实连接情况。 1996年,Jack Rickard首先提出了利用traceroute来反映网络拓扑结构的思想。此后,对IP级网络拓扑的研究越来越多,也日趋成熟。Skitter是CAIDA的基于traceroute的因特网拓扑发现项目,该项目从1998年开始研究,采用了分布式测量的方式,在全球共设置了近20个测量源,测量目标节点近100万个。 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别名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0)原始数据获取:从网络数据分析联合组织网站和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获取相关的原始数据文件;20)原始数据处理:解析原始数据文件中的数据,并将解析数据存入数据库的顶点表、节点边和边表;30)别名解析:对解析数据作别名测试,获取别名关系的节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别名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0)原始数据获取:从网络数据分析联合组织网站和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获取相关的原始数据文件; 20)原始数据处理:解析原始数据文件中的数据,并将解析数据存入数据库的顶点表、节点边和边表; 30)别名解析:对解析数据作别名测试,获取别名关系的节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别名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原始数据(10)步骤包括: 11)建立数据表:建立包括顶点表、节点表、边表和别名表的数据库表; 12)获取原始数据文件:从网络数据分析联合组织网站获取指定区域的tracert(路由测试)原始数据文件; 13)获取地址分配文件:从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和下属机构获取指定区域的IP地址分配文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别名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原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洪华,倪桂强,缪志敏,谢钧,仇小锋,沙俊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