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瑞芳专利>正文

中性笔加墨水器的吸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8180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性笔加墨水器的吸球,属于中性笔技术领域,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无中性笔加墨水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由吸球、吸球口内螺纹、吸球口、吸球口壁组成,其特征在于吸球下部的吸球口内有吸球口内螺纹,用于与中性笔加墨水器中的加墨水管连接,是采用螺纹连接,不会产生因对吸球加压而造成漏墨水,吸球采用橡胶制成,其有益效果是成本比较低廉,实用性较强。(*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性笔加墨水器的吸球,尤其是涉及一种吸球口内 有螺紋的中性笔加墨水器的吸球,属于中性笔
技术背景目前,公知技术的中性笔,当墨水使用完后,因无加墨水装置只好把 笔芯扔掉,由于该类笔芯制造材料优好,在此时扔掉,是比较可惜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无中性笔加墨水装置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 是为了提供一种中性笔加墨水器的吸球,该吸球可通过对中性笔加墨水器 中的加墨水管进行连接,而使可对中性笔笔芯进行加墨水,是中性笔加墨 水器中的两个部件中的一个。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吸球、吸球口内 螺紋、吸球口、吸球口壁组成,其特征在于吸球下部的吸球口内有吸球口 内螺紋,用于与中性笔加墨水器中的加墨水管连接,是采用螺紋连接,不 会产生因对吸球加压而造成漏墨水,吸球采用橡胶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成本比较低泉,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l是本技术配套的中性笔加墨水器示意图。 困2是本技术示意图。图1中l.吸球,2."及球口内螺紋,3.加墨水管口外螺紋,4.加墨水管, 5.墨水,6.加墨水管下管口。图2中1.吸球,2.吸球口内螺紋,7 及球口, 8.吸球口壁。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本技术按图2中吸球(l)、吸球口内螺紋(2)、吸球口 (7)、吸 球口壁(8)组成,其特征在于吸球(1)下部的吸球口 (7)内有吸球口内 螺紋(2),用于按附困1中与中性笔加墨水器中的加墨水管(4)连接,加 墨水管(4)的管口具有加墨水管口外螺紋(3),是采用螺紋连接,不会产 生因对吸球加压而造成漏墨水,吸球采用橡胶制成,使用时按图1连接,把图1中吸球(1)加压,在墨水瓶内使加墨水管(4)内吸入墨水(5), 把加墨水管下管口 (6)放入现有技术的中性笔笔芯的墨水储放管内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中性笔加墨水器的吸球,由吸球(1)、吸球口内螺纹(2)、吸球口(7)、吸球口壁(8)构成,其特征在于吸球(1)下部的吸球口(7)内有吸球口内螺纹(2)。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性笔加墨水器的吸球,属于中性笔
,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无中性笔加墨水装置的不足,本技术是由吸球、吸球口内螺纹、吸球口、吸球口壁组成,其特征在于吸球下部的吸球口内有吸球口内螺纹,用于与中性笔加墨水器中的加墨水管连接,是采用螺纹连接,不会产生因对吸球加压而造成漏墨水,吸球采用橡胶制成,其有益效果是成本比较低廉,实用性较强。文档编号B43K11/00GK201140600SQ200720114639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1日专利技术者吴瑞芳 申请人:吴瑞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性笔加墨水器的吸球,由吸球(1)、吸球口内螺纹(2)、吸球口(7)、吸球口壁(8)构成,其特征在于吸球(1)下部的吸球口(7)内有吸球口内螺纹(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瑞芳
申请(专利权)人:吴瑞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