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型全扣式弹力胸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79832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5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强型全扣式弹力胸带,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胸带主体以及胸前加强带,所述胸带主体包括与胸带主体内侧面以及胸带主体外侧面,所述胸带主体内侧面设置粘扣带公面,所述胸带主体外侧面设置有粘扣带母面,所述胸前加强带包括胸前加强带外侧面以及胸前加强带内侧面,所述胸前加强带内侧面设置有粘扣带公面。所述胸带与人体背部贴合的贴合部的形状为上宽下窄。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时,首先把胸带主体贴附到人体背部,然后把胸带主体两端绕至胸前且利用粘扣带相连接,最后再利用粘扣带将胸前加强带与胸带主体相连接,胸前加强带能有效提升胸带固定伤口并减小伤口向外的张力的作用,缓解病人伤口的疼痛并降低胸骨哆开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强型全扣式弹力胸带。 加强型全扣式弹力胸带
技术介绍
胸带固定是胸心外科术后与多发肋骨骨折病人常用的一种保护措施,临床常选用 医疗胸带固定的方法对伤口起到固定和保护。目前传统的医疗胸带多采用棉布多头胸带, 如图3所示,由于现有胸带起固定作用的多头布带1031的长度固定且几乎没有弹性,所以, 如果在病人呼气时包扎则限制了胸式呼吸,病人常有压迫感和呼吸紧窘迫感,从而造成病 人呼吸顺应性差问题;而在病人吸气时包扎,则胸带呼气时极易脱落,起不到加压固定伤口 并减轻伤口张力的作用,最终引起的病人伤口疼痛。此外,传统的医疗胸带与人体贴合的主 体布片1032的形状为长方形,所以,其与整体形状为上宽下窄的人体胸部的贴附性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强型全扣式弹力胸带,以解决现有医疗胸带, 呼吸顺应性差、无法持续有效固定伤口并减小伤口张力的问题。 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种加强型全扣式弹力胸带,包括胸带主体以及至少一个胸前加强带,所述胸带 主体包括胸带主体内侧面以及胸带主体外侧面,所述胸带主体内侧面设置有第一粘扣带公 面,所述胸带主体外侧面设置有粘扣带母面,所述胸带主体内侧面与所述胸带主体外侧面 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粘扣带公面与所述粘扣带母面相连接,所述胸前加强带包括胸前加强带 外侧面以及胸前加强带内侧面,所述胸前加强带内侧面设置有第二粘扣带公面,所述胸前 加强带内侧面与所述胸带主体外侧面之间通过所述第二粘扣带公面与所述粘扣带母面相 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胸带主体外侧面整面均设置有所述粘扣带母面。在胸带主体外侧 面整面均设置粘扣带母面后,利于病人在使用本胸带时,任意调整粘扣带公面与胸带主体 外侧面设置的粘扣带母面的粘贴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胸前加强带内侧面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粘扣带公面。在胸前 加强带内侧面的两端设置粘扣带公面,就能将胸前加强带固定在胸带主体上,而且能够有 效的提升胸带主体固定伤口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胸带主体还包括与人体背部贴合的贴合部,且所述贴合部为上宽 下窄形状的贴合部。根据人体胸部解剖学原理把胸带主体与人体背部贴合的贴合部的形状 设计为扇形或梯形,即上宽下窄,使胸带与人体具有更好的贴附性。 进一步地,所述胸前加强带为1个。一般情况下使用一个胸前加强带即可起到预 期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胸带主体形状为扇形或梯形。由于人体胸部呈上宽下窄形状,采用 扇形或梯形形状的胸带,使得胸带能更好的与人体胸部相贴合,进一步加强胸带的稳固作 用。 进一步地,所述胸前加强带形状为扇形或梯形。因胸带主体的形状为扇形,为了更 好的与胸带主体相贴附,所以,胸前加强带的形状也为扇形。 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效果: 本技术通过在胸带主体内侧面设置第一粘扣带公面,在胸带主体外侧面设置 粘扣带母面的方式,能够让第一粘扣带公面与粘扣带母面的连接位置根据病人的胸部轮廓 大小以及呼吸习惯而任意变动,从而让胸带有更好的体型适应性,让病人有更好的呼吸顺 应性。 又通过使用至少一个胸前加强带且把胸前加强带自胸口向后背的方向贴附于胸 带主体外侧面的方式,从而提升了胸带固定伤口并减小伤口向外的张力的效果,从而减小 了病人胸骨哆开的概率且减轻了病人的伤口疼痛感。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技术中胸带主体与胸前加强带外侧面结构; 图2示出了本技术中胸带主体与胸前加强带内侧面结构; 图3示出了现有医疗胸带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101-胸带主体 1011-第一粘扣带公面 1012-与人体背部贴合的贴合部 1013-粘扣带母面 1014-胸带主体外侧面 1015-胸带主体内侧面 102-胸前加强带 1021-第二粘扣带公面 1023-胸前加强带外侧面 1024-胸前加强带内侧面 请参阅图1、图2,本加强型全扣式弹力胸带包括胸带主体101,胸前加强带102。 胸带主体101包括胸带主体内侧面1015以及胸带主体外侧面1014,胸带主体内侧 面1015设置有第一粘扣带公面1011,胸带主体外侧面1014设置有粘扣带母面1013。胸带 主体101还包括与人体背部贴合的贴合部1012,且与人体背部贴合的贴合部1012整体为上 宽下窄的形状。 胸前加强带102包括胸前加强带内侧面1024以及胸前加强带外侧面1023,胸前加 强带内侧面1024设置有第二粘扣带公面1021 使用本技术提供的加强型全扣式弹力胸带时,首先把胸带主体101与病人背 部贴合,再把胸带主体101的两端分别自后背往胸口的方向绕至病人胸前,然后,通过将胸 带主体内侧面1015设置的第一粘扣带公面1011与胸带主体外侧面1014设置的粘扣带母 面1013连接的方式,把胸带主体101固定在病人胸部位置,最后,通过把胸前加强带内侧面 1024设置的第二粘扣带公面1021与粘扣带母面1013连接的方式,将胸前加强带102固定 于胸带主体101上,从而起到提升胸带持续加压固定病人伤口并减小病人伤口向外的张力 和降低病人胸骨哆开的概率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的胸围轮廓大小任 意调整第一粘扣带公面1011以及第二粘扣带公面1021与粘扣带母面1013的连接位置,以 调节胸带对伤口的加压固定程度和病人的呼吸顺应性。 需要说明的是,胸前加强带可以为一个或一个以上。一般情况下使用一个胸前加 强带即可起到预期效果,但当使用者为女性或是胸围较大者时,可以使用2个或更多的胸 前加强带,以保证有效的起到加压固定以及减小病人伤口向外的张力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胸前加强带内侧面1024的两端设置第二粘扣带公面1021, 如图1、图2所示,也可以在胸前加强带内侧面1024的其他区域或者全部区域设置第二粘扣 带公面。相似地,可以在胸带主体内侧面1015 -端设置第一粘扣带公面1011,如图1、图2 所示,也可以在胸带主体内侧面1015的其他区域或者全部区域设置第一粘扣带公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原本设置粘扣带公面的区域亦可设置为粘扣带母面,相应的,原 本设置粘扣带母面的区域需要设置为粘扣带公面。 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但实现的效果显著。为了更客观清楚的展现本技术 实现的效果,以如下实验及实验结果进行说明。 从2014年1月-2014年3月某三甲医院心外科手术患者中共选取150例作为研 究对象。以性别、年龄、手术方式及合并症等因素进行配组,选取50例患者应用加强型全扣 式弹力胸带作为实验组,选取50例患者应用多头布胸带作为对照组1,剩下50例患者应用 普通弹力胸带作为对照组2。 研究方法: 1.术后伤口疼痛效果评价工具及方法:使用面目表情疼痛测量图进行术后疼痛 程度评价(该工具采用面目表情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进行术后24h、48h、72h静息状态疼 痛评分及咳嗽后疼痛评分。 2.远期效果评价工具和方法:进行使用情况问卷,问卷包括三个维度13个条目, 包括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强型全扣式弹力胸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胸带主体以及至少一个胸前加强带,所述胸带主体包括胸带主体内侧面以及胸带主体外侧面,所述胸带主体内侧面设置有第一粘扣带公面,所述胸带主体外侧面设置有粘扣带母面,所述胸带主体内侧面与所述胸带主体外侧面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粘扣带公面与所述粘扣带母面相连接,所述胸前加强带包括胸前加强带外侧面以及胸前加强带内侧面,所述胸前加强带内侧面设置有第二粘扣带公面,所述胸前加强带内侧面与所述胸带主体外侧面之间,通过所述第二粘扣带公面与所述粘扣带母面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加强型全扣式弹力胸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胸带主体以及至少一个胸前加强带, 所述胸带主体包括胸带主体内侧面以及胸带主体外侧面,所述胸带主体内侧面设置有第一 粘扣带公面,所述胸带主体外侧面设置有粘扣带母面,所述胸带主体内侧面与所述胸带主 体外侧面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粘扣带公面与所述粘扣带母面相连接,所述胸前加强带包括胸 前加强带外侧面以及胸前加强带内侧面,所述胸前加强带内侧面设置有第二粘扣带公面, 所述胸前加强带内侧面与所述胸带主体外侧面之间,通过所述第二粘扣带公面与所述粘扣 带母面相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全扣式弹力胸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胸带主体外侧面 整面均设置有所述粘扣带母面。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星李桂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欧楚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