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柴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79164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5 17:05
一种发电柴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和炉体;所述架体的上部为燃烧室,架体的下部容置所述炉体;其中,架体为一上部敞口的筒状结构,具有多块壁板;所述壁板由两层板片平行间隔固定形成,而具有一中空结构;所述壁板内侧板片的上侧设有若干气化孔,壁板内侧板片的中部于所述炉体的上方设有若干进风孔;所述炉体中由上至下设置有吸热板、温差发电片、散热块以及风扇;吸热板作为炉体的上表面以承载可燃物;风扇设于散热块的下方,并与所述温差发电片电连接,该温差发电片具有一电源输出端,该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炉体上的一电源输出接口;所述架体的底部对应所述风扇处开设有若干通风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携带,燃烧效率高,且具有发电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电柴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户外用品,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在户外应急使用的可发电的柴炉。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热衷于休闲旅游和野外 探险等户外活动,以体验野外生存活动的乐趣和舒适。为满足野外生存、生活的基本条件, 野营炉和手机、电脑等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成为必不可少的用品之一。目前,随身携带的电 子设备大多是以充电电池供电,充电电池的工作寿命一般在数小时到数天范围,通常需要 通过市电的充电方式进行充电,在野外或无市电可充的情况下,如果电量耗尽,就无法正常 工作,给户外运动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现有的户外发电设备尽管能满足一般的需要,但由于设备在结构和灵巧性上有所 不足,往往限制了它们在户外作用的发挥,而户外太阳能小型发电系统受环境影响比较大。 另一方面,现有的野营炉在使用的时候,余热流失浪费了,不能很好的加以利用。因此,针对 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电柴炉,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电柴炉,包括架体和炉体;所 述架体的上部为燃烧室,架体的下部容置所述炉体;其中, 所述架体为一上部敞口的筒状结构,具有多块壁板;所述壁板由两层板片平行间 隔固定形成,而具有一中空结构;所述壁板内侧板片的上侧设有若干气化孔,壁板内侧板片 的中部于所述炉体的上方设有若干进风孔; 所述炉体中由上至下设置有吸热板、温差发电片、散热块以及风扇;所述吸热板、 温差发电片及散热块贴合设置;所述吸热板作为炉体的上表面以承载可燃物;所述风扇设 于散热块的下方,并与所述温差发电片电连接,该温差发电片具有一电源输出端,该电源输 出端连接所述炉体上的一电源输出接口;所述架体的底部对应所述风扇处开设有若干通风 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气化孔一方面以将可燃物燃烧时产生的热气吸入壁板内,从 而实现壁板内热气充盈;另一方面使壁板内未充分燃烧的可燃物、烟尘和一氧化碳混合充 分燃烧。所述进风孔以加大空气进入炉内的流量,同时与壁板内的热气形成气流循环,因此 不仅能使炉内获得更好的燃烧条件,同时还可获得更高的燃烧热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燃 烧效率。 2.上述方案中,所述通风孔的作用是通风,以提供风扇更多风能。 3.上述方案中,所述柴炉通过燃烧可燃物加热所述吸热板,使所述温差发电片的 上下两侧产生温差,进而产生电流。 4.上述方案中,所述温差发电片驱动所述风扇转动产生风能,一方面促使可燃物 的燃烧产生更大的热能,另一方面加强所述散热块的散热而使得所述温差发电片两侧的温 差变大而进一步产生更多的电能。 5.上述方案中,所述电源输出接口具体为usb接口,以供电子设备充电。 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 本专利技术一种发电柴炉,由架体和炉体两部分组成,其中所述架体的壁板由两层板 片平行间隔固定形成,而具有一中空结构;另外,所述炉体包括吸热板、温差发电片、散热块 以及风扇。借此结构设计,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当本专利技术进行烧烤烹饪时,还可起到 发电的作用,同时中空壁板内能够形成气流循环提高燃烧效率,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 单、便于携带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外部架体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燃烧室;2.壁板;3.气化孔;4.进风孔;5.吸热板;6.温差发电 片;7.散热块;8.风扇;9.电源输出接口;10.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发电柴炉,包括架体和炉体;所述架体的上部为燃 烧室1,架体的下部容置所述炉体;其中, 所述架体为一上部敞口的筒状结构,具有多块壁板2 ;所述壁板2由两层板片平行 间隔固定形成,而具有一中空结构;所述壁板2内侧板片的上侧设有若干气化孔3,壁板内 侧板片的中部于所述炉体的上方设有若干进风孔4 ; 所述炉体中由上至下设置有吸热板5、温差发电片6、散热块7以及风扇8 ;所述吸 热板5、温差发电片6及散热块7贴合设置;所述吸热板5作为炉体的上表面以承载可燃物; 所述风扇8设于散热块7的下方,并与所述温差发电片6电连接,该温差发电片6具有一电 源输出端,该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炉体上的一电源输出接口 9 ;所述架体的底部对应所述 风扇8处开设有若干通风孔10 (见图2)。 其中,所述气化孔3 -方面以将可燃物燃烧时产生的热气吸入壁板2内,从而实现 壁板2内热气充盈;另一方面使壁板2内未充分燃烧的可燃物、烟尘和一氧化碳混合充分燃 烧。所述进风孔4以加大空气进入炉内的流量,同时与壁板2内的热气形成气流循环,因此 不仅能使炉内获得更好的燃烧条件,同时还可获得更高的燃烧热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燃 烧效率。所述通风孔10的作用是通风,以提供风扇8更多风能。 其中,所述柴炉通过燃烧可燃物加热所述吸热板,使所述温差发电片6的上下两 侧产生温差,进而产生电流。所述温差发电片6驱动所述风扇8转动产生风能,一方面促使 可燃物的燃烧产生更大的热能,另一方面加强所述散热块的散热而使得所述温差发电片6 两侧的温差变大而进一步产生更多的电能。所述电源输出接口 9具体为usb接口,以供电 子设备充电。 本专利技术一种发电柴炉,由架体和炉体两部分组成,其中所述炉体包括吸热板、温差 发电片、散热块以及风扇。借此结构设计,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当本专利技术进行烧烤烹 饪时,还可起到发电的作用,同时中空壁板内能够形成气流循环提高燃烧效率,另外本专利技术 还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携带的优点。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 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 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电柴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和炉体;所述架体的上部为燃烧室,架体的下部容置所述炉体;其中,所述架体为一上部敞口的筒状结构,具有多块壁板;所述壁板由两层板片平行间隔固定形成,而具有一中空结构;所述壁板内侧板片的上侧设有若干气化孔,壁板内侧板片的中部于所述炉体的上方设有若干进风孔;所述炉体中由上至下设置有吸热板、温差发电片、散热块以及风扇;所述吸热板、温差发电片及散热块贴合设置;所述吸热板作为炉体的上表面以承载可燃物;所述风扇设于散热块的下方,并与所述温差发电片电连接,该温差发电片具有一电源输出端,该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炉体上的一电源输出接口;所述架体的底部对应所述风扇处开设有若干通风孔。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发电柴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和炉体;所述架体的上部为燃烧室,架体的下 部容置所述炉体;其中, 所述架体为一上部敞口的筒状结构,具有多块壁板;所述壁板由两层板片平行间隔固 定形成,而具有一中空结构;所述壁板内侧板片的上侧设有若干气化孔,壁板内侧板片的中 部于所述炉体的上方设有若干进风孔; 所述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塞贝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