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会华专利>正文

两组双轨美工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7398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两组双轨美工笔,适用书写规格较大的等线体文字底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支架、和分布支架两面的桥杆、移动杆、四支短笔等组成,一面的两短笔为一组,笔距可调节被固定,两笔向外折,斜握支架操作,便可绘得两条等距的轨迹线;支架转面操作,又可得另一种距离的两轨迹线。(*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改进的美工硬笔,用于书写文字和图案。特别适用书写规格较大笔划粗细均等的文字。现有的硬笔,主要是铅笔、钢笔、圆珠笔,属单轨迹笔类。书写较大规格等线体文字时,需先打底稿,以便临模剪刻正式字样,采用单轨迹笔,存在工序反复、多费材料、不易修改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美工硬笔,用它能方便地书写规格大的等线体文字和一些图案。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一支架的前后两面各有两支短铅笔或圆珠笔,一面的两短笔一同向外折斜,两笔间距离可调节被固定,手握支架操作,一面的两支短笔同时划出两条等距的轨迹线。书写美术文字,横竖笔划往往安排粗细不同,本技术前后两面两组短笔,可在一支笔上划出二种距离的轨迹。满足此要求。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及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的左视图。下面结合图1、图2详细说明本技术具体装置的细节。参照图1,该装置包括一个支架1,在支架1前面安设一个金属桥杆2,桥杆2上连接两个移动杆3,移动杆3一头有圆孔串入桥杆3中,另一头有折角、台肩、锥形,移动杆3由定距片4固定,在移动杆3调距好后,从定距片4两头的螺钉旋紧,笔座套5两头有两锥孔,一头嵌入移动杆3,另一头安架短笔6。参照图2,支架1的后一面与上述的前一面结构相同对称,这样支架1上前面两面共有四支向外折斜的短笔。操作时一面的两笔绘出二条轨迹,两面的笔便可绘出两组不同距离的双轨迹线。权利要求1.一个由支架1、桥杆2、移动杆3、定距片4、笔座套5、短笔6组成的两组双轨迹美工笔,其特征是桥杆2与移动杆3相连接,移运杆3的另一端与笔座套5相连接,笔座套5另一端与短笔6相连。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工笔装置,其特征是移动杆3和笔座套5、短笔6,可在桥杆2中往返移动,移动杆3下头有折角。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工笔装置,其特征是支架1前后两面结构相同对称。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美工笔装置,其特征是笔座套5两头内孔为锥形,里小外大。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两组双轨美工笔,适用书写规格较大的等线体文字底稿。本技术由支架、和分布支架两面的桥杆、移动杆、四支短笔等组成,一面的两短笔为一组,笔距可调节被固定,两笔向外折,斜握支架操作,便可绘得两条等距的轨迹线;支架转面操作,又可得另一种距离的两轨迹线。文档编号B43K27/00GK2163069SQ9320811公开日1994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25日专利技术者刘会华 申请人:刘会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个由支架1、桥杆2、移动杆3、定距片4、笔座套5、短笔6组成的两组双轨迹美工笔,其特征是桥杆2与移动杆3相连接,移运杆3的另一端与笔座套5相连接,笔座套5另一端与短笔6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会华
申请(专利权)人:刘会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