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雪溪专利>正文

多用组合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6866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途组合笔。它包括笔芯、笔杆、笔帽,所述笔芯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笔芯依次纵列于笔杆内且与笔杆的内壁作滑移配合,笔杆的后端口上可拆卸连接有一尾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笔杆内可设置有多个笔芯,各笔芯具有较大的用于灌装不同颜色油墨或涂改液等的容液空间,这既能使组合笔具有更多的功用,而且使笔芯的使用时间得以延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笔,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笔。
技术介绍
笔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书写工具。为了用同一支笔书写出不同颜色的文字,使一只笔具有多种书写功能,人们专利技术了三色圆珠笔,该笔的笔管内并列设置有三只其内灌注有不同颜色油墨的笔芯,通过按压旋转机构使三只笔芯依次旋转,使其中一只笔芯前端的笔尖对准并伸出笔管前端的通孔,供人们书写。另有一种得到普遍采用的双色笔,即在笔杆一端配置传统的钢笔,而在另一端内则配置一较短的圆珠笔,该圆珠笔的伸缩通过笔杆上的旋转推送机构控制。该两类多用途笔存在的缺陷有,最多仅能容纳三只不同颜色的笔芯,功能仍显单一,如不能将涂改液结合在笔中等;笔芯细,书写时间较短;笔芯选择控制、推送机构较为复杂,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仅具有更多功用,而且结构简单多用组合笔。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多用途组合笔,包括笔芯、笔杆、笔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芯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笔芯依次纵列于笔杆内且与笔杆的内壁作滑移配合,笔杆的后端口上可拆卸连接有一尾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笔杆内可设置有多个笔芯,各笔芯具有较大的用于灌装不同颜色油墨或涂改液等的容液空间,这既能使组合笔具有更多的功用,而且使笔芯的使用时间得以延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如下四幅附图图1是本技术多用组合笔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多用组合笔中笔芯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多用组合笔中笔芯的横向剖面图;图4本技术多用组合笔中笔杆的横向剖面图。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笔芯10、外壳11、容物空腔13、齿槽14、笔尖15、导向凸棱16、笔杆20、导向凹槽21、尾盖22、笔帽30、顶帽3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多用途组合笔,包括笔芯10、笔杆20、笔帽30。笔芯1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笔芯10依次纵列于笔杆20内且与笔杆20的内壁作滑移配合,笔杆20的后端口上可拆卸连接有一尾盖22。如图2所示,笔芯10由外壳11围成的容液空腔12体积较大,该容液空腔12内可以封装不同颜色的油墨或涂改液等。当需要使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芯时,拆卸下尾盖22,向前推动位列最后一节的笔芯,从笔杆20前端取下第一节笔芯,再将其推入笔杆20后部,使第二节笔芯的笔尖伸出笔杆20的前端口,即可使用。如此往复,即能按顺序或选择使用不同颜色的笔芯或涂改液等。如图2所示,为避免推送过程中笔尖15因受力变形而损坏,各笔芯10的后部具有一容物空腔13,在笔杆20内后一节笔芯10的前端伸入前一节笔芯10的容物空腔13内,其笔尖15前端与该容物空腔13的底壁保持有间隙。如图3所示,在笔芯10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沿笔芯10轴线延伸的导向凸棱16,笔杆20的内壁上则开设有至少一条与导向凸棱16相对应和适配的导向凹槽21。为便于推动笔芯和取出首节笔芯,可以采用下述技术措施。笔杆20内位列末节的笔芯10的后部伸出笔杆20后端口伸入尾盖22内,尾盖22与笔杆20螺纹连接;或者,笔帽30的上端具有一轴向延伸的顶帽31,该顶帽31的外壁与笔杆20的内壁相适配。同时,还可在笔芯10前端在凸棱16上开设有齿槽14,以便于拨出首节笔芯时着力并避免打滑。需要指出的是,上面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技术的一些原理,由于对相同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很容易在此基础上进行若干修改和改动的,因此本说明书并非是要将本技术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技术所申请的专利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途组合笔,包括笔芯(10)、笔杆(20)、笔帽(30),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芯(1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笔芯(10)依次纵列于笔杆(20)内且与笔杆(20)的内壁作滑移配合,笔杆(20)的后端口上可拆卸连接有一尾盖(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组合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芯(10)的后部具有一容物空腔(13);在笔杆(20)内后一节笔芯(10)的前端伸入前一节笔芯(10)的容物空腔(13)内,其笔尖(15)前端与该容物空腔(13)的底壁保持有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用途组合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芯(10)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沿笔芯(10)轴线延伸的导向凸棱(16);所述笔杆(20)的内壁上则开设有至少一条与导向凸棱(16)相对应和适配的导向凹槽(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途组合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杆(20)内位列末节的笔芯(10)的后部伸出笔杆(20)后端口伸入尾盖(22)内,尾盖(22)与笔杆(20)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途组合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帽(30)的上端具有一轴向延伸的顶帽(31),该顶帽(31)的外壁与笔杆(20)的内壁相适配。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途组合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芯(10)前端在凸棱(16)上开设有齿槽(14)。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途组合笔。它包括笔芯、笔杆、笔帽,所述笔芯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笔芯依次纵列于笔杆内且与笔杆的内壁作滑移配合,笔杆的后端口上可拆卸连接有一尾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笔杆内可设置有多个笔芯,各笔芯具有较大的用于灌装不同颜色油墨或涂改液等的容液空间,这既能使组合笔具有更多的功用,而且使笔芯的使用时间得以延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文档编号B43K27/00GK2797062SQ200520034490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4日专利技术者李雪溪 申请人:李雪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途组合笔,包括笔芯(10)、笔杆(20)、笔帽(30),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芯(1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笔芯(10)依次纵列于笔杆(20)内且与笔杆(20)的内壁作滑移配合,笔杆(20)的后端口上可拆卸连接有一尾盖(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溪
申请(专利权)人:李雪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