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国斌专利>正文

自动定位粉笔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6331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定位粉笔套,由笔斗、滑套、螺旋套、握套、笔帽、底盖和按钮总成组成的,笔斗两侧的支柱卡入滑套的滑套和螺旋套的螺旋槽中,笔斗落入滑套中,螺旋套套在滑套上,旋转螺旋套,支柱沿着螺旋槽和滑道轨迹上下运动,带动笔斗在滑套中上下运动,并自动定位固定,通过按钮总成的顶杆和弹簧,方便取出粉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携带方便,单手即可操作,避免了污染,消除了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教学用具,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板书的自动定位的粉笔套。目前,教学中所用的粉笔呈裸露状,在书写过程中,不仅易折断,而且落尘,污染环境,携带也不方便,经常用手直接接触粉笔,易危害健康,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自动粉笔套”(申请号92213874,专利技术名称“自动粉笔套”),但其结构复杂,使用操作不方便,特别不易于单手操作,达到边板书边自动调节定位的目的。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旨在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能自动定位的粉笔套。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是由笔斗、滑套、螺旋套、握套、笔帽、底盖和按钮总成组成的。笔斗是呈内空的圆柱体形,用于放置粉笔,在笔斗外部对称的两侧面上各有一圆柱体形的支柱,在笔斗内侧对应的两侧面有用于夹紧粉笔的筋条,笔斗底部中央开有一插孔,笔斗通过支柱卡入滑套上的滑道而套入滑套中,并能沿着滑道上下滑动;滑套呈内空的圆柱体形,在滑套侧面上有两条对称的滑道,滑道呈“Z”形,其中一条滑道的上端贯通滑套,以便于套入笔斗,滑套下端外侧有螺纹,分别用于握套套入滑套后的联接和底盖与滑套的联接,滑套下端内侧有夹板档,用于放置夹板,螺旋套套在滑套上,握套再套在螺旋套上。螺旋套呈圆柱体形,在螺旋套侧面上有两条对应的呈上升的螺旋槽,螺旋套与水平线呈25-40度的角度,笔斗的支柱在卡入滑道的同时,卡入螺旋槽中,螺旋套的顶部有向内的倾角,螺旋槽顶部的开口直径与笔斗的开口直径相同,握套是一圆筒,下端内侧有螺纹,底盖呈“U”形,侧面内侧有螺纹,底部中央有插孔与笔斗底部中央的插孔对应;按钮总成是由弹簧、夹板、顶杆和按钮组成,按钮位于底盖外部,顶杆穿过底盖的插孔,按钮套在顶杆上,在底盖内的顶杆上套上弹簧,弹簧上面是夹板,夹板顶在夹板挡上,夹板中央也有一插孔与笔斗底部的插孔对应。笔帽套在握套上。螺旋套在套上握套后外露的长度是螺旋套总长度的1/3-1/4。本技术的组装过程是把粉笔放入笔斗中,再把笔斗放入滑套中,使笔斗支柱卡入滑道中,然后,把按钮套在顶杆上,把顶杆穿过底盖的插孔后,在顶杆上套入弹簧和夹板,旋紧底盖,使底盖与滑套联接,在滑套上套上螺旋套,并使卡入滑道的支柱卡入螺旋槽中,再在螺旋套上套入握套,使握套与滑套螺纹联接,最后套上笔帽。使用时,打开笔帽,旋转螺旋套,使笔斗的支柱沿着螺旋槽和滑道上下运动,从而带动笔斗和粉笔在滑套中上下运动。这样单手即可操作,达到边写边随时调节粉笔外露长度的目的,同时,通过螺旋槽和滑道轨迹交叉,达到自动定位的目的。当需更换粉笔时,只须轻轻一按按钮,顶杆向上顶,穿过夹板上的插孔和笔斗底部的插孔,顶出粉笔,放开按钮,在弹簧作用下,顶杆回位,这时只须把粉笔压入笔斗中即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使用粉笔书画时,手不直接与粉笔接触,避免了污染和防止了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粉笔不易折断,节约了粉笔用量,且携带方便。2.本技术单手即可操作,能达到边写边调节操作粉笔外露长度的目的,使用简单方便,能自动定位,定位准确固定。3.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推广。下面给出本技术附图。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图。图2、本技术滑套的结构图。图3、本技术螺旋套的结构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新型是由笔斗(1),滑套(2),螺旋套(3),握套(4),笔帽(5),底盖(6)和按钮总成(7)组成的,笔斗(1)是呈内空的圆柱体形,在笔斗(1)外部对称的两侧面上各有一圆柱形的支柱(8),在笔斗(1)内侧对应的两侧面有筋条(9),笔斗(1)的底部中央开有插孔(10),笔斗(1)通过支柱(8)卡入滑套(2)上的滑道(11)而套入滑套(2)中,并能沿着滑道(11)上下滑动,滑套(2)呈内空的圆柱体形,在滑套测面上有两条对称的滑道(11),滑道(11)呈“z”形,其中一条滑道(11)的上端贯通滑套(2),以便于套入笔斗(1),滑套(2)下端外侧有螺纹,滑套(2)下端内侧有夹板挡(12),用于放置夹板(15),螺旋套(3)呈圆柱体形,在螺旋套(3)侧面上有两条对应的呈上升的螺旋槽(13),螺旋槽(13)与水平线呈25度的角度,笔斗(1)的支柱(8)在卡入滑道(11)的同时,卡入螺旋槽(13)中,螺旋套(3)的顶部有向内的倾角,螺旋套(3)的顶部的开口直径与笔斗(1)的开口直径相同,握套(4)是一圆筒,下端内侧有螺纹,底盖(6)呈“ㄩ”形,侧面内侧有螺纹,底部中央有插孔(10)与笔斗底部中央的插孔(10)对应,按钮总成(7)是由弹簧(14),夹板(15),顶杆(16)和按钮(17)组成,按钮(17)套在顶杆(16)上,顶杆穿过底盖(6)的插孔(10),在底盖(6)内的顶杆(16)上套上弹簧(14),弹簧(14)上面是夹板(15),夹板(15)顶在夹板档(12)上,夹板(15)中央也有一插孔(10)与笔斗(1)底部的插孔(10)对应,笔帽(5)套在握套(4)上。螺旋套(3)在套上握套(4)后外露的长度是螺旋套(3)总长的1/3。本技术的组装过程是把粉笔放入笔斗(1)中,再把笔斗(1)放入滑套(2)中,使笔斗(1)的支柱(8)卡入滑道(11)中,然后把按钮(17)套在顶杆(16)上,把顶杆(16)穿过底盖(6)的插孔(10)后,在顶杆(16)上套入弹簧(14)和夹板(15),旋紧底盖(6)使底盖(6)与滑套(2)联接,在滑道(2)上套上螺旋套(3)并使卡入滑道(11)的支柱(8)卡入螺旋槽(13)中,再在螺旋套(3)上套入握套(4),使握套(4)与滑套(3)螺纹联接,最后套上笔帽(5)。使用时,打开笔帽(5),旋转螺旋套(3),使笔斗(1)的支柱(8)沿着螺旋槽(13)和滑道(11)上下运动,从而带动笔斗(1)和粉笔在滑套(3)中上下运动。这样单手即可操作,达到边写边随时调节粉笔外露长度的目的,并能达到达自动定位的目的。当需要换粉笔时,只须轻轻一按按钮(17),顶杆(16)向上顶,穿过夹板(15)上的插孔(10)和笔斗(1)底部的插孔(10),顶出粉笔,放开按钮(17),在弹簧(14)作用下,顶杆(16)回位,这时只须把粉笔压入笔斗(1)中即可。同样道理,当螺旋槽(13)与水平线呈40度的角度,螺旋套(3)在套上握套(4)后外露的长度是螺旋套(3)总长度的1/4时,同样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推广的特点,粉笔不易折断,携带方便,可实现单手操作,自动定位,定位准确固定,达到边写边调节操作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定位粉笔套,由笔斗(1),滑套(2),螺旋套(3),握套(4),笔帽(5),底盖(6)和按钮总成(7)组成,其特征在于呈圆柱体形的笔斗(1)外部对称的两侧面上各有一圆柱体形的支柱(8),内侧对应的两侧面上有筋条(9),底部中央有插孔(10),呈圆柱体形的内空的滑套(2)两侧面上有两条对称的滑道(11),滑道(11)呈“U”形,其中一条滑道(11)上端贯通滑套(2),滑套(2)下端外侧有螺纹,滑套(2)下端内侧有夹板挡(12),呈圆柱体形的螺旋套(3)侧面上有两条对应的呈上升的螺旋槽(13),握套(4)是一圆筒,下端内侧有螺纹,底盖(6)呈“U”形,侧面内侧有螺纹,底部中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定位粉笔套,由笔斗(1),滑套(2),螺旋套(3),握套(4),笔帽(5),底盖(6)和按钮总成(7)组成,其特征在于:呈圆柱体形的笔斗(1)外部对称的两侧面上各有一圆柱体形的支柱(8),内侧对应的两侧面上有筋条(9),底部中央有插孔(10),呈圆柱体形的内空的滑套(2)两侧面上有两条对称的滑道(11),滑道(11)呈“U”形,其中一条滑道(11)上端贯通滑套(2),滑套(2)下端外侧有螺纹,滑套(2)下端内侧有夹板挡(12),呈圆柱体形的螺旋套(3)侧面上有两条对应的呈上升的螺旋槽(13),握套(4)是一圆筒,下端内侧有螺纹,底盖(6)呈“U”形,侧面内侧有螺纹,底部中央有插孔(10),按钮总成(7)包括弹簧(14),夹板(15),顶杆(16)和按钮(17),按钮(17)套在顶杆(16)上,位于底盖(6)外部,顶杆(16)上套有弹簧(14),夹板(15)放置在夹板挡(12)上,夹扳(15)中央有插孔(10),笔斗(1)落入滑套(2)中,螺旋套(3)套在滑套(2)上,握套(4)套在滑套(2)上,握套(4)套在滑套(2)上,滑套(2)与握套(4)螺纹联接,笔帽(5)套在握套(4)上,支柱(8)同时卡入滑道(11)和螺旋槽(13)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斌
申请(专利权)人:李国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