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鹤新专利>正文

装弹头式铅头粗铅自动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6131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粗铅自动笔,尤其指在不用削铅笔时可连续更换铅头的笔,在装铅管前端设一锥型笔头座,并设有透孔槽,在推铅套管上设有一手扭,前端连接对应两个弹性爪,在笔外套筒管尖部设有紧固铅头筒,尾部有一压缩弹簧,手扭上下推动可连续更换铅头,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粗铅自动笔,尤其指不用削铅可连续更换笔内数个铅头的自动笔。目前,常见的粗铅自动笔是内装一根长铅,用笔帽上的刀片削铅头,这种笔削铅时碳沫多不卫生,特别是折铅,因此不能代替传统的木制及纸制铅笔。技术背景鉴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入直径2mm,长度7.5mm,锥型短铅头笔,能在使用铅头短粗时推动一次手扭,可换掉旧铅头推出新铅头直接使用,切换方便铅头稳固,锥型铅头不易折铅用时卫生、经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装铅筒连接的锥型笔头座,推铅活动套管连接的对应胀力爪和手扭,笔外套筒与后座,座内有一压缩弹簧。当笔尖朝下,手扭上行程时胀爪退到装铅管外侧。管内短铅下坠落至笔尖紧固筒尾部,手扭下行程时,连接的对应胀力爪,顺锥型笔头座透孔对应槽下滑时,爪向内收紧,卡住铅头尾内边缘,推入紧固筒笔尖,后压缩弹簧的作用套管上的胀爪不易退回,铅头不易退回,再上下推动扭时,由第二个铅头尖顶第一个铅头尾直至管内数个铅头换完,用装铅盒从笔尾中心孔倒入数个锥型短铅。由于采用以上方案,可连续更换铅头,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典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锥型笔头座;2、装铅套管;3、推铅活动套管;4、胀力爪;5、行程手扭;6、笔外套筒;7、笔后座;8、压缩弹簧;9、紧固筒;10、笔后帽;11、铅头;12、透孔槽。本实施例的操作过程,当自动笔尖部朝下时,手扭5向上推动连接的对应胀力爪4顺12,透孔槽、拉到装铅筒2、外侧、铅头11坠落到1锥型笔头座内。紧固筒9尾部,向下按动时对应胀力爪4、向透孔槽12内滑动收紧,推至铅头11尾部,并推入紧圆筒9笔尖部,手扭再作行程时,推第二个铅头尾部,将第一个铅头推出,直至管内数个铅头推入笔尖使用,用完再装入新铅头。权利要求1.一种装锥短型铅头自动铅笔,笔头座上的透孔槽和推铅头时的两个对应弹性爪,卡住第二个铅头尾内两边缘将第一个铅头顶出笔尖,第二个铅头并进入笔尖的自动铅笔。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粗铅自动笔,尤其指在不用削铅笔时可连续更换铅头的笔,在装铅管前端设一锥型笔头座,并设有透孔槽,在推铅套管上设有一手扭,前端连接对应两个弹性爪,在笔外套筒管尖部设有紧固铅头筒,尾部有一压缩弹簧,手扭上下推动可连续更换铅头,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文档编号B43K21/00GK2518693SQ02201889公开日2002年10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8日专利技术者高鹤新 申请人:高鹤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锥短型铅头自动铅笔,笔头座上的透孔槽和推铅头时的两个对应弹性爪,卡住第二个铅头尾内两边缘将第一个铅头顶出笔尖,第二个铅头并进入笔尖的自动铅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鹤新
申请(专利权)人:高鹤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