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鳍吻鮈苗种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456416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4 1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长鳍吻鮈苗种培育技术,包括一级培育、二级培育和三级培育,成功突破长鳍吻鮈苗种培育技术的关键,建立了一套的长鳍吻鮈苗种培育技术体系,成功解决了使用传统的苗种培育方法培育长鳍吻鮈幼苗时所造成长鳍吻鮈苗种生长发育缓慢、苗种抗病能力弱、成活率低等问题,显著提高了长鳍吻鮈苗种的生长发育速度、抗病能力和成活率,显著增加了长鳍吻鮈幼苗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鳄吻鲍苗种养殖方法
: 本专利技术属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领域,具体涉及长鳍吻鮑苗种的培育技术。
技术介绍
: 长鳍吻鮑俗称土耗,隶属鲤科、鮑亚科,主要分布于金沙江的 干支流水域。近年来,由于水质污染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长鳍吻鮑的资源量急剧下降,以宜 宾江段为例,1998年长鳍吻鮑年渔获量占年总渔获量的12. 42%,而到2002年长鳍吻鮑年渔 获量仅占年总渔获量比例的2. 26%。 目前,针对长鳍吻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学、种群生态学以及资源量调查等方面, 关于其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及成功繁殖的先例尚未见报道,主要原因是由于长鳍吻鮑具有特 定的生活习性和繁殖生物学特点,驯化繁殖过程中存在的应激强、驯食难、性腺退化的技术 难题,致使其人工繁殖一直未获突破。 2012年至2014年,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立专项开展长鳍吻鮑的 驯养和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在国内外首次成功突破长鳍吻鮑人工繁殖技术的关键,成功 解决了长鳍吻鮑驯化繁殖过程中应激强、驯食难、性腺退化的技术难题,并首次成功实现了 长鳍吻鮑的人工繁殖,2014年3月27日至2014年5月9日期间,五次成功催产长鳍吻鮑, 共获得受精卵9. 7万余粒,受精率最达98. 9%,获初孵仔鱼约3. 05万尾. 长鳍吻鮑是长江上游的底栖鱼类,具有怕光,怕惊扰,喜集群的生活特性,传统的苗种 培育方法不能满足长鳍吻鮑苗种生长发育的需要,易出现生长发育缓慢、苗种抗病能力弱、 成活率低等问题,鉴于此,亟需建立一种长鳍吻鮑苗种培育的新方法,以期提高长鳍吻鮑苗 种的存活率和抗病力,建立长鳍吻鮑的人工种群,实现长鳍吻鮑的资源增殖。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使用传统的苗种培育方法培育长鳍吻鮑幼苗时所造成长鳍吻鮑苗种生 长发育缓慢、苗种抗病能力弱、成活率低等问题,从长鳍吻鮑苗种发育阶段出发,成功建立 一套长鳍吻鮑苗种的三级培育方法,显著提高了长鳍吻鮑苗种的生长发育速度、抗病能力 和成活率,显著增加了长鳍吻鮑幼苗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 效益。 本专利技术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长鳍吻鮑苗种养殖方法包括一级培育、二级培育和三级培育,具体包括下列步 骤: (1) 一级培育 一级培育用于1日龄~20日龄长鳍吻鮑苗种的静水培育,主要包括适口生物饵料的培 育--静水微生态系统构建--筛滤生物饵料投喂; 1~3日龄的早期仔鱼处于垂游期,主要依靠卵黄囊作为营养源,卵黄囊呈长囊袋状,前 部钝圆,后端尖细,随着日龄增加不断消耗变小; 4飞日龄仔鱼鱼鳔出现并开始充气,可在水体中上层平游; 6~7日龄仔鱼肠道和肛门贯通,鱼苗沉入池底开始进入外源性营养阶段,开口饵料主要 为小球藻和轮虫; 8~20日龄阶段苗种的适口生物饵料依然主要为小球藻和轮虫; 适口生物饵料的培育,利用露天水泥池作为生物饵料的培育设施,向露天水泥池中加 入发酵鸡粪6(Tl00kg,加水至水泥池总载水量的1/5~1/4,搅拌,使发酵鸡粪充分溶解于水 中,为小球藻和轮虫提供营养物质; 静水微微生态系统构建,模拟露天培育生物饵料的水泥池中的生态系统环境,在直径 6~8m的一级培养池中水位至2(T30cm,再以每天按0. 3~0. 5L/m3的用量向一级培养池中泼 洒肥水肽,保证水体中有足够量的有机营养物质,每隔一天按照2~5g/m 3的用量一级培养 池中补充添加经红糖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降低池中氨氮浓度;每天从 培育生物饵料的水泥池中抽取30~50L的水,经过80目浮游生物筛过滤后,泼洒至一级培养 池内;每天24小时连续向水体中曝气增氧,7天之后,一级培养池内形成以小球藻、轮虫、枯 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及其它有益菌为主的微生态系统,此时,将2日龄的长鳍吻鮑仔 鱼转入水体中进行培育; 筛滤生物饵料投喂,在长鳍吻鮑仔鱼6~7日龄时,每天用200目筛网从露天生物饵料池 中滤取小球藻和生物饵料,用清水冲洗生物饵料至塑料桶内,再用80目筛网过滤,即可投 喂; (2) 二级培育 二级培育是用于21日龄~40日龄长鳍吻鮑苗种的培育,利用生物絮团技术构建生态系 统静水培育模式,主要包括生物絮团的培育--筛滤生物饵料投喂; 生物絮团的培育,在长鳍吻鮑苗种8~9日龄时,开始在直径为l(Tl2m的二级培养池中 培育生物絮团,培育方法为:向二级培养池中加水至4(T50cm,连续ll?12d按照1. 5?3g/m3 的量向二级培养池水体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利菌多,将21 日龄以上的长鳍吻鮑苗种转入池中后停止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 菌和利菌多,同时,向二级培养池水体中持续添加碳源和氮源,碳源为蔗糖,氮源为硫酸铵, 直至该长鳍吻鮑苗种生长到40日龄,并保持水体中的C/N为15~20、水温保持在20°C以上、 全天24h持续强充气,维持溶氧在5mg/L以上; 筛滤生物饵料投喂,每天用200目筛网从露天生物饵料池中滤取小球藻和生物饵料, 用清水冲洗生物饵料至塑料桶内,再用60目筛网过滤,即可投喂,每天投喂1次,每10天换 掉二级培养池中1/3?1/2的水,并将水加至4(T50cm的深度; (3) 三级培育 三级培育是陆基生态池塘培育,主要用于40日龄以上的长鳍吻鮑苗种的培育,包括陆 基生态池塘水质培育和调控--馆料投喂--池塘造流增氧; 在长鳍吻鮑苗种尾30日龄时,开始进行陆基生态池塘水质培育和调控,控制陆基生态 池塘水体透明度在30?40cm,NH3-N < 0. lmg/L,Ν02-Ν < 0. 05mg/L,具体方法为:向陆基生 态池塘中加水至5(T60cm,使用水泵从生物饵料池中抽l~2m3经发酵后的鸡粪水至体积为 2. 5m3的塑料白桶中,然后用15(Γ200目的筛网过滤后,将过滤后的鸡粪水加至陆基生态池 塘中;每15~20天,使用上述方法,泼洒过滤后的鸡粪水KKT200L,以保证微藻生长的所需 有机质的量;每隔一天按照2~5g/m 3的用量向陆基生态池塘水体中补充添加经红糖活化后 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降低池中氨氮浓度; 饵料投喂,对于40日龄以上的长鳍吻鮑苗种来说,枝角类和桡足类已不适口,此培育 阶段长鳍吻鮑饵料的投喂方法为:将河蛘肉或螺丝肉用豆浆机打磨成颗粒后,用2(Γ40目 筛网过滤,取过滤在滤网上的颗粒,用1%食盐消毒后,投喂于水泥池塘中;一天投喂2次,每 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5% ; 水泥池塘的造流增氧方法为:采用增氧机进行增氧,每天开机12h ;使用潜水泵进行造 流,将潜水泵用尼龙绳贴池壁悬吊于离池底l(T2〇Cm的位置,开启潜水泵,即可产生流速。 进一步讲,一级培育中适口生物饵料的培育中发酵鸡粪充分溶解于露天水泥池水 中,3~4天后,露天水泥池中小球藻等微藻成为优势种,6~7天后轮虫成为优势种,9~12天后 枝角类和挠足类成为优势种,些时,降低露天水泥池的水位,向露天水泥池中追加2(T50kg 的发酵鸡粪,3~4天后,轮虫重新成为优势种,如此往复,保证小球藻和轮虫的供应量,使用 2~3个露天水泥池进行生物饵料的培育,每个露天水泥池开始培育生物饵料的时间依次顺 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长鳍吻鮈苗种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一级培育、二级培育和三级培育,具体包括下列步骤:(1)一级培育一级培育用于1日龄~20日龄长鳍吻鮈苗种的静水培育,主要包括适口生物饵料的培育——静水微生态系统构建——筛滤生物饵料投喂;1~3日龄的早期仔鱼处于垂游期,主要依靠卵黄囊作为营养源,卵黄囊呈长囊袋状,前部钝圆,后端尖细,随着日龄增加不断消耗变小;4~5日龄仔鱼鱼鳔出现并开始充气,可在水体中上层平游;6~7日龄仔鱼肠道和肛门贯通,鱼苗沉入池底开始进入外源性营养阶段,开口饵料主要为小球藻和轮虫;8~20日龄阶段苗种的适口生物饵料依然主要为小球藻和轮虫;适口生物饵料的培育,利用露天水泥池作为生物饵料的培育设施,向露天水泥池中加入发酵鸡粪60~100kg,加水至水泥池总载水量的1/5~1/4,搅拌,使发酵鸡粪充分溶解于水中,为小球藻和轮虫提供营养物质;静水微微生态系统构建,模拟露天培育生物饵料的水泥池中的生态系统环境,在直径6~8m的一级培养池中水位至20~30cm,再以每天按0.3~0.5L/m3的用量向一级培养池中泼洒“肥水肽”,保证水体中有足够量的有机营养物质,每隔一天按照2~5g/m3的用量一级培养池中补充添加经红糖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降低池中氨氮浓度;每天从培育生物饵料的水泥池中抽取30~50L的水,经过80目浮游生物筛过滤后,泼洒至一级培养池内;每天24小时连续向水体中曝气增氧,7天之后,一级培养池内形成以小球藻、轮虫、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及其它有益菌为主的微生态系统,此时,将2日龄的长鳍吻鮈仔鱼转入水体中进行培育;筛滤生物饵料投喂,在长鳍吻鮈仔鱼6~7日龄时,每天用200目筛网从露天生物饵料池中滤取小球藻和生物饵料,用清水冲洗生物饵料至塑料桶内,再用80目筛网过滤,即可投喂; (2)二级培育二级培育是用于21日龄~40日龄长鳍吻鮈苗种的培育,利用生物絮团技术构建生态系统静水培育模式,主要包括生物絮团的培育——筛滤生物饵料投喂;生物絮团的培育,在长鳍吻鮈苗种8~9日龄时,开始在直径为10~12m的二级培养池中培育生物絮团,培育方法为:向二级培养池中加水至40~50cm,连续11~12d 按照1.5~3g/m3的量向二级培养池水体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利菌多,将21日龄以上的长鳍吻鮈苗种转入池中后停止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利菌多,同时,向二级培养池水体中持续添加碳源和氮源,碳源为蔗糖,氮源为硫酸铵,直至该长鳍吻鮈苗种生长到40日龄,并保持水体中的C/N为15~20、水温保持在 20℃以上、全天24h持续强充气,维持溶氧在5mg/L以上;筛滤生物饵料投喂,每天用200目筛网从露天生物饵料池中滤取小球藻和生物饵料,用清水冲洗生物饵料至塑料桶内,再用60目筛网过滤,即可投喂,每天投喂1次,每10天换掉二级培养池中1/3~1/2的水,并将水加至40~50cm的深度;(3)三级培育三级培育是陆基生态池塘培育,主要用于40日龄以上的长鳍吻鮈苗种的培育,包括陆基生态池塘水质培育和调控——饵料投喂——池塘造流增氧;在长鳍吻鮈苗种尾30日龄时,开始进行陆基生态池塘水质培育和调控,控制陆基生态池塘水体透明度在30~40cm,NH3‑N≤0.1mg/L,NO2‑N≤0.05mg/L,具体方法为:向陆基生态池塘中加水至50~60cm,使用水泵从生物饵料池中抽1~2m3经发酵后的鸡粪水至体积为2.5m3的塑料白桶中,然后用150~200目的筛网过滤后,将过滤后的鸡粪水加至陆基生态池塘中;每15~20天,使用上述方法,泼洒过滤后的鸡粪水100~200L,以保证微藻生长的所需有机质的量;每隔一天按照2~5g/m3的用量向陆基生态池塘水体中补充添加经红糖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降低池中氨氮浓度;饵料投喂,对于40日龄以上的长鳍吻鮈苗种来说,枝角类和桡足类已不适口,此培育阶段长鳍吻鮈饵料的投喂方法为:将河蚌肉或螺丝肉用豆浆机打磨成颗粒后,用20~40目筛网过滤,取过滤在滤网上的颗粒,用1%食盐消毒后,投喂于水泥池塘中;一天投喂2次,每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5%;水泥池塘的造流增氧方法为:采用增氧机进行增氧,每天开机12h;使用潜水泵进行造流,将潜水泵用尼龙绳贴池壁悬吊于离池底10~20cm的位置,开启潜水泵,即可产生流速。...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长鳍吻鮑苗种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一级培育、二级培育和三 级培育,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1) 一级培育 一级培育用于1日龄~20日龄长鳍吻鮑苗种的静水培育,主要包括适口生物饵料的培 育--静水微生态系统构建--筛滤生物饵料投喂; 广3日龄的早期仔鱼处于垂游期,主要依靠卵黄囊作为营养源,卵黄囊呈长囊袋状,前 部钝圆,后端尖细,随着日龄增加不断消耗变小; 4飞日龄仔鱼鱼鳔出现并开始充气,可在水体中上层平游; 6~7日龄仔鱼肠道和肛门贯通,鱼苗沉入池底开始进入外源性营养阶段,开口饵料主要 为小球藻和轮虫; 8~20日龄阶段苗种的适口生物饵料依然主要为小球藻和轮虫; 适口生物饵料的培育,利用露天水泥池作为生物饵料的培育设施,向露天水泥池中加 入发酵鸡粪6(Tl00kg,加水至水泥池总载水量的1/5~1/4,搅拌,使发酵鸡粪充分溶解于水 中,为小球藻和轮虫提供营养物质; 静水微微生态系统构建,模拟露天培育生物饵料的水泥池中的生态系统环境,在直径 6~8m的一级培养池中水位至2(T30cm,再以每天按0. 3~0. 5L/m3的用量向一级培养池中泼 洒肥水肽,保证水体中有足够量的有机营养物质,每隔一天按照2~5g/m 3的用量一级培养 池中补充添加经红糖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降低池中氨氮浓度;每天从 培育生物饵料的水泥池中抽取30~50L的水,经过80目浮游生物筛过滤后,泼洒至一级培养 池内;每天24小时连续向水体中曝气增氧,7天之后,一级培养池内形成以小球藻、轮虫、枯 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及其它有益菌为主的微生态系统,此时,将2日龄的长鳍吻鮑仔 鱼转入水体中进行培育; 筛滤生物饵料投喂,在长鳍吻鮑仔鱼6~7日龄时,每天用200目筛网从露天生物饵料池 中滤取小球藻和生物饵料,用清水冲洗生物饵料至塑料桶内,再用80目筛网过滤,即可投 喂; (2) 二级培育 二级培育是用于21日龄~40日龄长鳍吻鮑苗种的培育,利用生物絮团技术构建生态系 统静水培育模式,主要包括生物絮团的培育--筛滤生物饵料投喂; 生物絮团的培育,在长鳍吻鮑苗种8~9日龄时,开始在直径为l(Tl2m的二级培养池中 培育生物絮团,培育方法为:向二级培养池中加水至4(T50cm,连续ll?12d按照1. 5?3g/m3 的量向二级培养池水体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利菌多,将21 日龄以上的长鳍吻鮑苗种转入池中后停止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 菌和利菌多,同时,向二级培养池水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敏胡美宏肖衎刘勇鲁雪报郭文韬曲焕韬李莎倪勇杨元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