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荣启华专利>正文

一种供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454377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8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供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热用户散热器,所述的热用户散热器是翅片管散热器,包括上集管、下集管和连接上集管和下集管的圆弧形封闭式翅片管,所述散热器的翅片高度从用户散热器的下部到上部逐渐变小;所述的散热器的翅片高度从用户散热器的下部到上部逐渐变小的幅度越来越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用户散热器的外部翅片包围的空间沿着外部空气的流通方向逐渐缩小,以增加翅片所形成的烟筒效应,使其达到换热效率最大化,以节约能源,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供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热量控制的热力系统。 一种供暖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供暖系统中,逐渐的采用了按照热量计费的方式,但是目前根据热量计费的 费用收取以及如何进行热量的控制却一直在探索的阶段,本技术就是提供一种具有热 量控制的热力系统。 此外,散热器中,目前广泛的适用翅片管散热器,通过翅片可以扩大散热面积,增 强换热效果,但是翅片管的散热器类型、以及翅片管参数的设定都影响者散热效果的好坏, 而且目前在能源危机的情况下,急需要节约能源,满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开发一 种新的翅片管,同时需要将翅片管的结构进行优化,使其达到换热效率最大化,以节约能 源,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具有优化结构翅片管散热器 的热力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供暖系统,包括热源厂供水管、热源厂回水管、调节阀、进水温度传感器、出水 温度传感器、热交换器、热用户送水管、热用户回水管、用户散热器、循环泵、流量计,热源供 水管与热交换器连接,在热源厂供水管上设置调节阀,在调节阀和热交换器之间的管道上 设置进水温度传感器; 热交换器与热用户给水管和热用户回水管连接,热用户给水管和热用户回水管之 间连接热用户散热器,热用户回水管的水通过与热交换器中的热源厂提供的热水进行间接 换热,然后再通过热用户给水管到达用户散热器中进行供暖;所述循环泵设置在热用户给 水管和热交换器之间; 热交换器与热源厂回水管连接,在热源厂回水管上设置流量计;在流量计和热交 换器之间的热源厂回水管上设置出水温度传感器; 所述的热用户散热器是翅片管散热器,包括上集管、下集管和连接上集管和下集 管的翅片管,所述翅片管包括圆形基管和第一翅片、第二翅片,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设置在 基管的外部并且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的延长线相交于基管的圆心所在的基管的中心轴线, 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沿着通过基管中心轴线的第一平面镜像对称;所述翅片管包括第三翅 片和第四翅片,所述第三翅片、第四翅片沿着第二平面分别与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镜像对 称,所述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垂直而且经过基管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之 间设置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三翅片和第四翅片之间设置第二连接片,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 接片为圆弧型金属板;第一翅片、第二翅片与相邻翅片管的第三翅片和第四翅片形成空间; 所述圆弧形金属板的圆心所在的中心轴线与基管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基管为直管,所述 相邻的基管的中心轴线互相平行; 所述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之间的夹角为A,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的长度为L,基管 的外半径为R,沿着基管轴向上的翅片高度H,上述四者的关系满足如下公式: Sin (A/2) =aX (L/R) 2+b X (L/R) +C H/(RX10)= eX Sin (A/2) 2-f X Sin (A/2)+h ; 其中,A单位为角度,60° <A〈110°, L 的尺寸为 mm, 12mm〈L〈80mm, R 的单位为 mm,10mm〈R〈80mm, H 的单位为 mm,800mm〈H〈1200mm, a、b、c、e、f、h 为系数,a 的范围为 0. 04-0. 042, b 的范围为 0. 266-0. 28, c 的范围 为 0· 36-0. 37, e 的范围为 21-23, f 的范围是 44-45, h 是 23-25; 所述的散热器的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的翅片高度从用户散热器的下部到上部逐 渐变小; 所述的散热器的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的翅片高度从用户散热器的下部到上部逐 渐变小的幅度越来越低。 优选的,其中 a 为 0· 0412,b 为 0· 02715, c 为 0· 03628,e 为 22, f 为 44. 37, h 为 23. 86。 所述的散热器的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的翅片高度从用户散热器的下部到上部为 抛物线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以进行热量控制的供暖系统,由用户自己购买热 量,一旦热量用完,则自动停止供暖。 2)停止供暖后,水泵,维持原有状态继续运行,由可编程控制器检测热用户的给 水温度,在给水温度降低到一定限度而无法使用时,可编程控制器触发停机命令,逐减 调慢循环泵并最终停机.这一操作主要是在热用户网络较大时,充分利用系统管道内的 余热。 3)在用户购买热量即将用完的时候,系统通过逐步降低供暖量来提醒用户,使用 户及时购买。 4)本技术通过多次试验,设计了不同管径、不同高度、夹角的翅片进行试验, 从而得到一个最优的翅片优化结果,并且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从而证明了结果的准确性。 5)通过用户散热器的外部翅片包围的空间沿着外部空气的流通方向逐渐缩小,以 增加翅片所形成的烟筒效应。 6)对外部翅片的所包围的空间进行多次试验进行设计,得出了外部翅片的曲线抛 物线形的趋势,已达到最优的烟筒效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热力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用户散热器的示意图; 图3是翅片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图3从左侧看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图3从左侧看的一个优化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6是图3从左侧看的另一个优化的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热源厂供水管,2热源厂回水管,3调节阀,4流量计,5进水温度传感器,6出水温 度传感器,7热交换器,8热用户给水,9热用户回水,10循环泵,11热量表,12可编程控制 器,13现实操作界面,14上集管,15基管中没有翅片的部分,16翅片管,17下集管,18基 管,19第一翅片,20空隙部分,21第一连接片,22第二翅片,23第四翅片,24第三翅片,25第 二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控制热量供应的热力系统,包括热源厂供水管1、热源厂回 水管2、调节阀3、进水温度传感器5、出水温度传感器6、热交换器7、热用户送水管8、热用 户回水管9、用户散热器、循环泵10、流量计4、热量表11、可编程控制器12,所述的热源供水 管1与热交换器7连接,在热源厂供水管1上设置调节阀3,用于调节进入热交换器7的热 水的流量,在调节阀3和热交换器7之间的管道上设置进水温度传感器5,用于测量热交换 器7的进水温度; 热交换器7与热用户给水管8和热用户回水管9连接,热用户给水管8和热用户 回水管9之间连接热用户散热器(参见图2),热用户回水管9的水通过与热交换器7中的热 源厂提供的热水进行换热,然后再通过热用户给水管8到达用户散热器中进行供暖;所述 循环泵10设置在热用户给水管9和热交换器7之间; 热交换器7与热源厂回水管2连接,在热源厂回水管2上设置流量计4,用于检测 热源厂回水管2中的水的流量;在流量计4和热交换器7之间的热源厂回水管2上设置出 水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热交换器7的出水温度; 所述热量表11与进水温度传感器5、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暖系统,包括热源厂供水管、热源厂回水管、调节阀、进水温度传感器、出水温度传感器、热交换器、热用户送水管、热用户回水管、用户散热器、循环泵、流量计,热源供水管与热交换器连接,在热源厂供水管上设置调节阀,在调节阀和热交换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进水温度传感器;热交换器与热用户给水管和热用户回水管连接,热用户给水管和热用户回水管之间连接热用户散热器,热用户回水管的水通过与热交换器中的热源厂提供的热水进行间接换热,然后再通过热用户给水管到达用户散热器中进行供暖;所述循环泵设置在热用户给水管和热交换器之间;热交换器与热源厂回水管连接,在热源厂回水管上设置流量计;在流量计和热交换器之间的热源厂回水管上设置出水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用户散热器是翅片管散热器,包括上集管、下集管和连接上集管和下集管的翅片管,所述翅片管包括圆形基管和第一翅片、第二翅片,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设置在基管的外部并且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的延长线相交于基管的圆心所在的基管的中心轴线,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沿着通过基管中心轴线的第一平面镜像对称;所述翅片管包括第三翅片和第四翅片,所述第三翅片、第四翅片沿着第二平面分别与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镜像对称,所述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垂直而且经过基管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之间设置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三翅片和第四翅片之间设置第二连接片,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为圆弧型金属板;第一翅片、第二翅片与相邻翅片管的第三翅片和第四翅片形成空间;所述圆弧形金属板的圆心所在的中心轴线与基管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基管为直管,所述相邻的基管的中心轴线互相平行;所述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之间的夹角为A,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的长度为L,基管的外半径为R,沿着基管轴向上的翅片高度H,上述四者的关系满足如下公式:Sin(A/2)=a×(L/R)2+b×(L/R)+cH/(R×10)= e×Sin(A/2) 2‑f×Sin(A/2)+h;其中,A单位为角度,60°<A<110°,L的尺寸为mm,12mm<L<80mm,R的单位为mm,10mm<R<80mm,H的单位为mm,800mm<H<1200mm,a、b、c、e、f、h为系数,a的范围为0.04‑0.042,b的范围为0.266‑0.28,c的范围为0.36‑0.37,e的范围为21‑23,f的范围是44‑45,h是23‑25;所述的散热器的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的翅片高度从用户散热器的下部到上部逐渐变小;所述的散热器的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的翅片高度从用户散热器的下部到上部逐渐变小的幅度越来越低。...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供暖系统,包括热源厂供水管、热源厂回水管、调节阀、进水温度传感器、出水温 度传感器、热交换器、热用户送水管、热用户回水管、用户散热器、循环泵、流量计,热源供水 管与热交换器连接,在热源厂供水管上设置调节阀,在调节阀和热交换器之间的管道上设 置进水温度传感器; 热交换器与热用户给水管和热用户回水管连接,热用户给水管和热用户回水管之间 连接热用户散热器,热用户回水管的水通过与热交换器中的热源厂提供的热水进行间接换 热,然后再通过热用户给水管到达用户散热器中进行供暖;所述循环泵设置在热用户给水 管和热交换器之间; 热交换器与热源厂回水管连接,在热源厂回水管上设置流量计;在流量计和热交换器 之间的热源厂回水管上设置出水温度传感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用户散热器是翅片管散热器,包括上集管、下集管和连接上集管 和下集管的翅片管,所述翅片管包括圆形基管和第一翅片、第二翅片,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 设置在基管的外部并且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的延长线相交于基管的圆心所在的基管的中 心轴线,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沿着通过基管中心轴线的第一平面镜像对称;所述翅片管包 括第三翅片和第四翅片,所述第三翅片、第四翅片沿着第二平面分别与第一翅片和第二翅 片镜像对称,所述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垂直而且经过基管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一翅片和第 二翅片之间设置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三翅片和第四翅片之间设置第二连接片,第一连接片 和第二连接片为圆弧型金属板;第一翅片、第二翅片与相邻翅片管的第三翅片和第四翅片 形成空间;所述圆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启华朱丹卉朱军张冠敏
申请(专利权)人:荣启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