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绘图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5157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绘图笔,包括笔杆、笔夹、带节流孔的笔芯、墨水容器、金属头,同心设置在在金属头中的通针和不锈钢管,其特征是:所述金属管构成有阶梯状内腔,所述通针在与墨水容器相接处设计成半凹圆状,通针头制成圆头状,通针与金属管的间隙大小为50-200μm;所述钢管头部制成球状且有一碳化钨、碳化硼或碳化钛镀层。(*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机械描图、模板绘图、计算机终端高速绘图的多功能绘图笔。目前国内外生产的绘图笔存在结构复杂,工艺复杂,零件多,墨水容量少,间隙配合不理想,笔尖结构性能差,书写不流利,记录速度低,使用寿命短,价格贵等缺点。因此需要有一种结构简巧的新型绘图笔。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绘图笔,它可适用于机械描图、模板绘图、计算机终端高速绘图,调换笔头后又可充当钢笔、签字笔、纤维笔等功能的绘图笔。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绘图笔,包括笔杆、笔夹、带节流孔的笔芯、墨水容器、金属头、同心设置于金属头中的通针和不锈钢管,其中,所述金属管构成有阶梯状空腔,所述通针在与墨水容器相邻处设计成半凹圆状;所述通针头制成圆头状,通针与金属管之间环状缝隙大小为50-200μm;所述钢管头部制成球状且有一碳化钨或碳化硼或碳化钛镀层。如此获得的绘图笔解决了墨水容量小之缺点,墨水的容量大,墨水容量1至1.5毫升;用金属头子解决塑料变形及提高耐用度;笔管与通针是理想的间隙配合,使墨水流畅性能好;笔管与通针为球状结构,提高记录时的流畅性及不易堵塞笔头;墨水的通路及导向性能好,不会断墨水现象;墨水的动-静压平衡技术,提高记录速度也不会断墨水;多功能多用途笔,应用广泛、价格便宜,可采用特制的墨水,露笔不干笔头。因此是目前较理想的多功能笔。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详细的描述。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为墨水容器剖视图;图2为笔头金属部分结构图;图3为笔头头部放大结构图;图4为间隙与流量关系曲线图;图5为钢管4的端部结构放大图;图6为通针及通针头放大图;图7为笔芯结构图;图8为真空压力与孔径关系图;图9为墨水经过缝隙的漏损量计算示意图;图10为理论计算示意图。一般笔的墨水容量多数小于1毫升,这时的墨水容量不适宜计算机高速绘图,因为画一张图需要1毫升以上的墨水用量,本技术实施例的墨水容量为0.252×3.14×6.5=1.28cm3,即为1.28毫升,加上前面结构部分,总的墨水容量大于1.3毫升。当书写笔用时,装一次墨水,用的时间很长,节约换墨水时间,特别在仪器记录时,节省换墨水时间更为重要。如图1所示,墨水容器1,为了增加换墨水次数而不泄漏墨水,进墨水口11具有一定的锥度,提高密封性能的作用。笔头金属部分结构图见图2,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通针2;金属头3;钢管4。金属头3有阶梯状空腔31、32供墨水容纳其中,且通针2和不锈钢管4同心设置其中。通针2在与墨水容器的相邻端设计成半凹圆状以利墨水的进一步流过,其另一端制成半球头状以与纸面光滑接触。通针2的作用为防止纸屑等物质进入钢管堵塞笔尖,墨水流不出来;对墨水作为导向作用;调节墨水流出量的多少。金属头外表美观、耐磨损、耐腐蚀性好,即与墨水不起化学变化作用;钢管4是笔尖记录部分,要求耐磨、不生锈、强度高、韧性好、内孔光洁度高。笔头金属部分结构,是笔的心脏部分,它决定墨水的流畅性、耐磨性、墨水流量多少、使用寿命的长短、记录速度的高低。它使用的墨水最好为真溶液的墨水,这样不堵塞,具有不要经常清洗笔头等优点。这样的结构系统变形几乎可忽略不计,即在一般温度记录时,线条尺寸是均匀一致的清淅线条。笔尖头部放大结构见图3,它由钢管4、墨水41、通针2三部分组成。通针头部球顶22与钢管端口41齐平,即在一条直线上,其作用为不会划破高速运动的表面、纸屑及其污物不易进入钢管内孔、墨水畅通无阻,高速绘图不会断墨水现象。笔尖强度和刚度与钢管直径大小和长短及记录压力有关。一般钢管直径越小,钢管长度越短来满足笔尖的强度和刚度,刚性不好会影响绘图线条精度。笔记录压力越大刚性较差,一般笔的压力小于25g为宜。墨水的流畅性还决定于图4所示的配合间隙与流量(墨水流量)的关系曲线。流量Q座标为mg(毫克),间隙配合座标为△,单位为μm(即微米),从配合间隙与流量关系曲线表明,配合间隙越大,墨水流出量越大;配合间隙越小,墨水的流出量也就越小。这里必须指出,配合间隙不能太小,否则墨水无法流出来;配合间隙也不能太大,否则墨水在自重等因素作用下,墨水会掉下来。一般常用间隙为50至200μm为宜,不过通针与钢管孔径大小有其密切关系,运动速度和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也有关系。所以,配合间隙h是决定墨水流畅性好坏的一个主要参数之一。钢管4端部,(即笔尖部分)结构如图5所示。对钢管要求主要为端部41成球状、韧性好、耐磨损、端口与孔径光滑度高在0.8以上、耐腐蚀性好等特性。提高耐磨损性,可在钢管表面层镀上一层3-10μm厚的镀层,材料一般为碳化钨、碳化硼、碳化钛等。钢管孔内高光洁度采用0.5μm的研磨膏获得。为此,高速绘图速度高与钢管材料、工艺、结构是很重要的,是笔尖记录时的关键部件。通针及通针头部放大图6所示。通针2要求耐腐蚀性能好,钢丝弹性好、韧性高,振动时不易断裂。头部放大后为半园状最为理想。它的主要功能是导墨水性和防止纸屑进入钢管内孔堵塞墨水流出,同时能控制墨水的流量大小。通针头部为球状时,高速记录时不易把纸屑刮下来堵塞笔头,使墨水流畅性差。墨水的导向性按图2结构,这样的结构系统是最理想的墨水导向系统。不过还要与图7所示的笔芯5结构相结合起来。即墨水流出时,墨水内腔形成真空-负压力,此时靠图7结构中的小孔(节流孔)51来补充其大气压力,同时,在笔芯外缘表面还设有纵向节流槽52,否则在高速记录时会出现断墨水现象。缝隙的漏损流量计算(经向缝隙间漏损流量)钢管4的固定的工作筒,通针2为一固定的柱塞,它们之间形成一同心的径向缝隙△,见图9所示。且△<α,工作介质为记录墨水,记录时由工作筒上面靠墨水重力、笔尖运动冲力(或叫惯性力)、墨水容器内的墨水静压力经径向缝隙流到大气中去(即把墨水划在图纸等物上)。现在设筒内压力的p1,墨水流出口压力为p2,见图9所示。并设墨水在平行板间的稳定层流运动,而且质量力只有重力。并令x轴平行于平板而且会其与流速u方向一致,令y及Z轴在有效断面上,原点取在二板的中间线上,如图10所示(△P≠0,二板均不动,p1>p2)。根据流动特点和条件来简化那维一斯托克斯方程式。首先考虑质量力,因为只有重力,故而X=0,Y=0,Z=-g。因为是稳定流,故得 =0因为是平行平板而且坐标轴又成上述情况,即X轴与速度方向相一致,故得Uy=Uz=0,Un=U。而且根据连续方程式 =0故知 =0,这就是说Ux值沿x轴是不变的,等于某一个定数,即un=u≠0。又因为平板在y方向无限宽,故知在y方向的边界面对墨水流动没有影响,故得 =0根据以上分析,知速度u仅仅是坐标Z的函数,即U=U(Z)。现在把以上所得的结果代入那维一斯托克斯方程式中去,得到简化方程式如下 现在把上述第一方程式改写为 。在平行平板间层流运动中,有效断面上平均墨水动压力沿x轴的变化率为一常数。且知 =- (P1-P2)/(L) =- (△p)/(L) ,式中p1,p2各为二有效断面上的平均墨水动压力。实际墨水运动时能量总是沿流动方向下降的。在现在的情况下即是压力能沿流动方向下降,亦即 永远为负,但是p1-p2却是永远为正。故而在上式中出现一个“-”号。又根据平行平板的特性亦不难想到沿x轴方向测压管墨水头线成直线下降,这也就是说 或 (△p)/(L) 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绘图笔,包括笔杆、笔夹、带节流孔的笔芯、墨水容器、金属头、同心设置在在金属头中的通针和不锈钢管,其特征是:所述金属管构成有阶梯状内腔,所述通针在与墨水容器相接处设计成半凹园状,通针头制成圆头状,通针与金属管的间隙大小为50-200um;所述钢管头部制成球状且有一碳化钨、碳化硼或碳化钛镀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庆锦
申请(专利权)人:邮电部第三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