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改良的笔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5003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笔具,尤指可控制笔具的墨水供应或中断的结构,该笔具的笔身内部具有可容纳液体的容置空间,并于容置空间一侧设有流量控制部,流量控制部供笔头的嵌合部嵌入亦可做活动式伸缩位移,且嵌合部内设有液体通道,可供容置空间内的液体流入,而液体通道一侧设有笔刷,笔头外部罩覆有笔帽,笔帽内部设有结合部,结合部内设有顶推部,利用笔帽罩覆于笔头外部,同时推动笔头的嵌合部于流量控制部内做位移并形成卡制状态,于笔帽退出笔头外部后,笔头的嵌合部则于流量控制部内位移形成导通状态,则可由笔刷吸收液体后做书写,以达到可控制笔具的液体流量均匀,供笔具书写至最终仍具完整的笔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笔具,尤指可控制笔具的墨水供应或中断的结构,以达到供笔具书写至最终仍具完整的笔迹,并可充分使用笔具的墨水、增长笔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介绍
在人类文明的进化史中,自文字创设后,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所使用的语言,而由蔡伦造纸、蒙恬制笔以来,让文字更成为资料记载、重要记事、文书往来等各种文件资料的产生,必须利用笔来进行书写,笔的使用率也相当高,且至目前的高科技时代,计算机、打字机与各式文书处理器的专利技术,可以取代许多的文书作业,然而,有些重要的文件确是计算机等无法可替换的,例如重要的签名、文书资料的批阅、各式的考试、书法、绘画、学生的作业或老师批改作业等都需要使用笔来做处理,且在人的生活中会经常使用到笔,所以在诸多文具中笔具仍占有一定的地位,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具用品;而笔的种类繁多,依使用的形式不同,其所使用的笔具形式也不一样,若以绘图类所经常使用者,如彩色笔、荧光笔、麦克笔等,请参阅图7所示,该笔具A的笔管A1内部容置有吸水棉管B,而笔管A1于笔头A2处则设有笔芯A3,于笔头A2处并罩覆有笔帽A4,且利用笔芯A3一端抵触吸水棉管B,即可通过笔芯A3吸引吸水棉管B中的墨液,以达到书写的目的,然此种具有吸水棉管B的笔具A,于实际使用时,仍存在诸多缺陷与不便,例如(一)笔具A的吸水棉管B需另外制造,造成制造成本的增加,而吸水棉管B内吸入墨液后,会使墨液附着于棉体内,造成墨液的使用不完全、使用率降低至80%以下,而形成浪费、亦不符经济效益。(二)笔具A于使用至墨液将尽时,由笔头A2处书写的笔迹则会形成不均匀的断色状态。(三)笔具A不使用时,其笔头A2处虽然罩覆有笔帽A4,但笔芯A3因持续接触吸水棉管B,易造成吸水棉管B内的墨液挥发,更缩短笔具A的使用寿命。上述现有笔具的构造设计并未完善,仍存在诸多缺陷有待改善,亦为本设计人与从事此行业者所亟欲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结构改良的笔具,该笔具的笔身内部具有可容纳液体(墨水)的容置空间,其一侧设有流量控制部,可供笔头的嵌合部嵌入亦可做活动式伸缩位移,且嵌合部内设有液体通道,可供容置空间内的液体流入,而液体通道一侧则设笔刷,于笔头外部罩覆有笔帽,利用笔帽罩覆于笔头外部,同时推动笔头的嵌合部于流量控制部内做位移并形成卡制状态,则于笔帽退出笔头外部后,笔头的嵌合部则于流量控制部内位移形成导通状态,则可由笔刷吸收液体后做书写的用途,以达到可控制笔具的液体流量均匀,而供笔具书写至最终仍具完整的笔迹。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笔具,尤指可控制笔具的墨水供应或中断的结构,其包括笔身、笔头与笔帽,其中,该笔身内部具有可容纳液体的容置空间,并于容置空间一侧设有可控制液体流出的流量控制部;该笔头活动嵌设于笔身的流量控制部内,其一侧设有可嵌入流量控制部内并做伸缩位移的嵌合部,且于嵌合部内设有可供容置空间内液体流入的液体通道,而液体通道一侧则设有可吸附液体及供书写的笔刷;该笔帽罩覆于笔身一侧的笔头外部,于内部设有可结合于流量控制部的结合部,于结合部内设有可推动笔头嵌合部于流量控制部内位移的顶推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剖面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笔帽与流量控制部的局部侧视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笔帽与流量控制部组合时的局部侧视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笔帽与流量控制部组合后的局部侧视剖面图;图7为现有笔具的侧视剖面图。图中符号说明1笔身11 容置空间123 外螺纹12 流量控制部 13 控制环体121 容置槽 131 锥形对接体122 止挡凸环132 通孔2笔头21 嵌合部 23 入口211 弹性体 24 出口22 液体通道25 抵挡环体221 嵌扣体 26 卡制环体3笔刷31 嵌槽4笔帽41 结合部 42 顶推部A笔具A1 笔管A3 笔芯A2 笔头A4 笔帽B吸水棉管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结合附图就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请参阅图1、2、3所示,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侧视剖面分解图,由图中可以清楚看出,本技术的笔具包括笔身1、笔头2、笔刷3及笔帽4等构件,其中该笔身1内部具有容置空间11,而于容置空间11一侧设有流量控制部12,且流量控制部12内部设有容置槽121,容置槽121的外侧设有止挡凸环122,并于流量控制部12外缘设有外螺纹123,而流量控制部12与容置空间11之间则设有控制环体13,该控制环体13于朝向容置槽121的一侧,设有锥形对接体131,再于锥形对接体131外缘设有与容置空间11、容置槽121相互贯通的通孔132。该笔头2外部一侧设有嵌合部21,且嵌合部21套设有弹性体211,且笔头2的内部具有液体通道22,而液体通道22内具有嵌扣体221,其由一侧的入口23往另一侧出口24呈渐缩状收缩,而笔头2外缘依序设有抵挡环体25及卡制环体26。该笔刷3于一侧设有环形嵌槽31。该笔帽4内部一侧设有结合部41,且于结合部41内缘则设有顶推部42。上述本技术的笔具于组装时,以笔身1的容置空间11填装液体(墨水),而流量控制部12则以容置槽121供笔头2的嵌合部21、弹性体211嵌入,再以笔头2外缘的抵挡环体25抵靠于容置槽121外侧,则笔头2的卡制环体26则可于容置槽121内缘活动位移,并受弹性体211的顶推,再于笔头2的液体通道22的出口24处供笔刷3嵌入,而以笔刷3一侧的嵌槽31供液体通道22内的嵌扣体221嵌卡扣合,且利用出口24处形成渐缩状而紧紧夹持住笔刷3,即将笔刷3稳固于笔头2的出口24处,则可于笔头2外侧罩覆笔帽4,可通过笔帽4的结合部41与流量控制部12卡固结合,并以顶推部42顶靠于笔头2外缘的抵挡环体25,以使笔头2的入口23卡套于容置槽121内的控制环体13的锥形对接体131,构成紧密的结合,即达到笔头2与容置空间11形成中断的状态,则组构成本技术的笔具。又,笔帽4的结合部41可为内螺纹,并可据以与笔身1流量控制部12的外螺纹123锁接结合;或者笔帽4的结合部41以嵌扣方式扣持于流量控制部12外。上述笔身1可为软质管体(如塑料软管),可将笔身1做挤压、卷绕,而使容置空间11内的液体完全流向流量控制部12,以提高容置空间11内液体的使用率,该笔身1于容置空间内填注的液体可为书写用的黑色墨水、或为绘图用的红色、橙色、黄色、篮色、紫色、绿色等各种颜色的液体;再者,笔帽4内部一侧的结合部41,相对于笔身1流量控制部12而使结合部41可制作成内螺纹。再请参阅图3、4、5、6为本技术的侧视剖面分解图、笔帽与流量控制部的局部侧视剖面图、笔帽与流量控制部组合时的局部侧视剖面图、笔帽与流量控制部组合后的局部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以清楚看出,本技术的笔具于使用时,将笔身1与一侧的笔帽4分离,则使笔头2不受笔帽4的顶推,而由弹性体211将笔头2推移,以使笔头2借助卡制环体26抵靠于止挡凸环122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构改良的笔具,尤指可控制笔具的墨水供应或中断的结构,其包括笔身、笔头与笔帽,其特征在于:该笔身内部具有可容纳液体的容置空间,并于容置空间一侧设有可控制液体流出的流量控制部;该笔头活动嵌设于笔身的流量控制部内,其一侧设有 可嵌入流量控制部内并做伸缩位移的嵌合部,且于嵌合部内设有可供容置空间内液体流入的液体通道,而液体通道一侧则设有可吸附液体及供书写的笔刷;该笔帽罩覆于笔身一侧的笔头外部,于内部设有可结合于流量控制部的结合部,于结合部内设有可推动笔头嵌 合部于流量控制部内位移的顶推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士原
申请(专利权)人:璇隆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