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4938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笔包括外盖(1)、小笔(2)和(3),小笔(2)和(3)的书写端扣合于外盖(1)内;小笔(2)的非书写端设有凹槽(4),小笔(3)的非书写端设有与凹槽(4)相对应的凸起(5)。(*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书写用笔类,具体涉及一种多用笔
技术介绍
为了方便携带和使用,把两种不同种类的笔组合在一起或者把同一种类不同颜色的两支笔组合在一起,形成多用笔。公知的多用笔有两种,一种采用两支笔芯设置在同一笔杆中的设计,这种多用笔的笔杆中还设有弹性装置,使用时启动弹性装置,可以根据需要交替弹出其中的一支笔芯。另一种多用笔将两支笔芯分别固定设置在同一笔杆的两端,与之相应,两端各设有一个笔帽。上述公知的多用笔存在的缺陷在于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公知的多用笔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更便于携带的多用笔。本技术提供的多用笔由外盖、两支小笔构成,两支小笔的书写端扣合于外盖内;其中一支小笔的非书写端设有凹槽,另一支小笔的非书写端设有与凹槽相对应的凸起;凹槽和凸起为过盈配合。两支小笔可以由笔头、棉管、兼作笔杆的外壳构成,也可以由笔杆、笔芯构成。两支小笔可以是圆珠笔、墨水笔、中性笔、荧光笔或记号笔中的任意两种的组合,也可以是任意一种两支不同颜色的笔的组合。本技术提供的多用笔,两支小笔的笔身长度较短,大约只有普通笔笔身长度的二分之一,书写时根据需要,将其中的一支小笔从外盖中抽出,与另一支小笔反扣互插,达到同普通笔相当的笔身长度。本技术提供的多用笔,其有益效果是,两支小笔的非书写端设有凹槽和凸起,可以反扣互插,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笔身长度大约只有普通笔笔身长度的二分之一,携带更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注1.外盖;2.小笔;3.小笔;4.凹槽;5.凸起;6.笔头;7.棉管;8.兼作笔杆的外壳;9.笔杆;10.笔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1,本技术的多用笔由外盖1、小笔2和3构成,小笔2和3的书写端扣合于外盖1内;小笔2的非书写端设有凹槽4,小笔3的非书写端设有与凹槽4相对应的凸起5;小笔2和3反扣互插时,凹槽4和凸起5为过盈配合。小笔2和3是不同颜色的两支荧光笔,分别由笔头6、棉管7、兼作笔杆的外壳8构成。实施例二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多用笔与实施例一结构基本相同,由外盖1、小笔2和3构成,小笔2和3的书写端扣合于外盖1内;小笔2的非书写端设有凹槽4,小笔3的非书写端设有与凹槽4相对应的凸起5;小笔2和3反扣互插时,凹槽4和凸起5为过盈配合。其不同之处是,小笔2是中性笔,由笔杆9和笔芯10构成;小笔3是荧光笔,由笔头6、棉管7、兼作笔杆的外壳8构成。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笔包括外盖(1)、小笔(2)和(3),小笔(2)和(3)的书写端扣合于外盖(1)内;小笔(2)的非书写端设有凹槽(4),小笔(3)的非书写端设有与凹槽(4)相对应的凸起(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和凸起(5)为过盈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笔,其特征在于小笔(2)或小笔(3)包括笔头(6)、棉管(7)、兼作笔杆的外壳(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笔,其特征在于小笔(2)或小笔(3)包括笔杆(9)、笔芯(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笔,其特征在于小笔(2)和小笔(3)是圆珠笔、墨水笔、中性笔、荧光笔或记号笔中的任意两种的组合或者两支不同颜色的同一种笔的组合。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笔,它由外盖1、小笔2和3构成,小笔2和3的书写端扣合于外盖1内;小笔2的非书写端设有凹槽4,小笔3的非书写端设有与凹槽4相对应的凸起5。两支小笔可以反扣互插,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笔身长度大约只有普通笔笔身长度的二分之一,携带更方便。文档编号B43K27/00GK2612543SQ0324503公开日2004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0日专利技术者解思鹏 申请人:青岛昌隆文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思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昌隆文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