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髋关节置换的导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447513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8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髋关节置换的导向系统,包括把手、导向连杆、髋臼杯连接器和套筒,所述把手的下端部与髋臼杯连接器相连;所述导向连杆的一端部与把手靠近上端的一侧相连,所述导向连杆的另一端部设置有套筒孔,所述套筒嵌套在套筒孔内;所述髋臼杯连接器包括可与髋臼杯旋转相连的安装轴,所述套筒的中心轴与所述安装轴的轴线大致重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髋关节置换的导向系统,具有容易装卸,使用方便、快捷、精准,大大减少微创伤手术的完成时间,手术过程不需要切断任何肌肉和关节囊,可以准确定位、插入、压配髋臼假体,不会发生脱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创伤髋关节置换手术工具,尤其涉及一种髋关节置换的导向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新的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外科疾病整体治疗观念的形成,推动了微创伤外科的发展,微创伤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一种新的手术方法,它是在传统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基础上通过对手术入路、操作方法和手术工具的改进,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切口(5~10cm)内完成对关节假体的置换,需要医生丰富的经验和手术器械的改进以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因此对工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可实现足够的手术视野,减少手术时间,精准的定位。与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相比,微创伤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关节功能保存好等优点。传统的THA(total hip arthroplasty,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切口通常为20~30cm,尽管拥有很好的手术视野,但也带来了大量的失血和术后较长时间的恢复。在这方面,微创伤手术则具有明显的优势,具体参见文献1:郑东,杨述华,微创伤全髋关节置换术研究进展,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5年1月第z6卷第1期。 全髋关节置换微创伤手术入路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双切口入路、前外侧入路或前入路、后入路或后外侧入路,具体参见文献2:Kelmanovich D,Parks ML,Sinha R,et al.J South Orthop Assoc,2003;12(2):90~94。微创伤双切口入路行全髋置换术,采用特殊器械和透视辅助,安全性更好,患者恢复更快,假体位置更加精确;但在打磨和髋臼或股骨假体放置过程中随时用C臂机进行辅助,会导致增加医生的照射时间,具体参见文献3:Berger R Paper presented at:70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2003。另外施行这类手术仍然是对手术技术的考验,手术者需要有良好的技术和设备条件。前侧入路需要借助拉钩和牵引床牵引完成操作,需使用特制手术床;不常见的前路暴露方式,医师学习曲线长;髋臼视野受限;通常使用特制股骨柄;需使用带偏心距假体打入工具;术中活动度测 试范围有限;常发生术中股骨及踝关节骨折。前外侧入路,提供了直观的髋臼显露,便于术中对髋臼位置进行反复调整,但部分外展肌切断,有可能引起跛行。而且切开全部前侧的关节囊,占整个关节囊的30%~40%,也可能引起术后不稳定。后侧入路是微创伤THA采用的最为常见的一个手术入路,这个手术入路类似于传统后入路THA,因而是手术医生学习此类手术过程中最容易掌握的一种微创伤手术方法,颇具代表性。这种独特的手术技术能使骨科医生通过改进后的手术工具完成。一般的后外侧微创伤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减少,该入路股骨侧显露和操作方便。但髋臼暴露不充分、后脱位概率较高、坐骨神经损伤是主要问题,而且因为术中仍要切开部分肌肉,因而不能算作真正的微创伤手术。但是如果改进工具设计,不切断软组织完成手术操作,将会实现真正的微创伤手术技术。 另外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仍是仅次于假体松动的主要并发症。手术中软组织破坏过多是其主要原因之一,这正日益被外科医生所认识。维持髋关节的稳定性主要是静力和动力稳定结构。关节囊结构和关节内外韧带增加静力稳定性,动力稳定结构是髋关节周围丰富的肌肉张力和抗张力强度。关节囊韧带能够引导关节面的正常运动和限制过度运动的作用,尤为重要的是阻止任何非生理的位移发生,是稳定髋关节的重要结构。因此在微创伤手术中,对韧带、肌肉、关节囊的保留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方面,可以维持关节的稳定性。 由于微创伤手术切口很小,切口越小则瘢痕越小。但这毕竟不是微创伤THA最终目的,如果微创伤手术方式在客观上给手术医生准确处理髋臼和股骨带来很大的困难,或者手术者能力所限而无法顺利地在狭小的空间进行手术,那么盲目的操作必将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假体放置不合理,骨折或神经损伤,术后关节脱臼或假体关节面过早磨损等。因而在实际操作中,微创伤THA手术对工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切口小,需要能使髋臼暴露充分、保留韧带、肌肉、关节囊完整以及后脱位概率为零等要求,才能获得好的手术效果。因此,微创伤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对专用的改进的手术工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使髋臼暴露充分、无后脱位发生、不切断肌肉、保留完整的关机囊、精准的定位等要求,目前相关专利涉及的微创伤工具,存在使用方法复杂,不易拆卸,或占空间大等缺点,现有的工具不能满足全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髋关节置换的导向系统,能够准确定位,快捷方便地实现髋臼假体的插入、压配,并有效避免发生脱位现象,大大减少微创伤手术的完成时间。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髋关节置换的导向系统,包括把手、导向连杆、髋臼杯连接器和套筒,所述把手的下端部与髋臼杯连接器相连;所述导向连杆的一端部与把手靠近上端的一侧相连,所述导向连杆的另一端部设置有套筒孔,所述套筒嵌套在套筒孔内;所述髋臼杯连接器包括安装轴,所述套筒的中心轴与所述安装轴的轴线大致重叠。 上述的髋关节置换的导向系统,其中,所述把手和导向连杆通过相互匹配的第一插杆和第一插座固定相连。 上述的髋关节置换的导向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插杆设置在把手靠近上端的一侧,所述第一插座设置在导向连杆端部。 上述的髋关节置换的导向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插杆为圆柱形插杆,所述第一插杆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插座内设有与第一插杆相匹配的第一插孔,与所述第一插孔相通的第一通孔内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相匹配的第一钢珠,所述第一钢珠通过第一压盖或推拉式套筒卡固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上述的髋关节置换的导向系统,其中,所述髋臼杯连接器包括安装座和敲击头,所述安装座与把手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敲击头套设在所述安装轴上并与所述安装座匹配连接,所述安装轴的头部可与髋臼杯相连并沿轴线转动。 上述的髋关节置换的导向系统,其中,所述髋臼杯连接器和把手的下端部通过相互匹配的第二插杆和第二插座固定相连。 上述的髋关节置换的导向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插杆设置在髋臼杯连接器的安装座上,所述第二插座设置在把手的下端部。 上述的髋关节置换的导向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插杆为圆柱形插杆,所述圆柱形第二插杆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插座内设有与第二插杆相匹配的第二插孔,与所述第二插孔相通的第二通孔内设置有与第二凹槽相匹配的第二钢珠,所述第二钢珠通过第二压盖或推拉式套筒卡在所述第二凹槽内。上述的髋关节置换的导向系统,其中,所述把手的上端部设置有可旋转的手柄,所述手柄上设有波浪式手纹。 本技术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髋关节置换的导向系统,主要是用于髋臼假体的校准、插入和压配。使用中会开两个切 口,第一个主切口用来安装股骨柄、髋臼、股骨头、股骨颈等假体,用来切除股骨头和安放髋臼假体;第二个切口主要用于髋臼的定位和压配,减少手术时间,并保证不会发生脱位。所述导向系统主要包括导向把手、导向连杆、髋臼杯连接器和套筒;具有容易装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髋关节置换的导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导向连杆、髋臼杯连接器和套筒,所述把手的下端部与髋臼杯连接器相连;所述导向连杆的一端部与把手靠近上端的一侧相连,所述导向连杆的另一端部设置有套筒孔,所述套筒嵌套在套筒孔内;所述髋臼杯连接器包括安装轴,所述套筒的中心轴与所述安装轴的轴线大致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髋关节置换的导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导向连杆、髋臼杯
连接器和套筒,所述把手的下端部与髋臼杯连接器相连;所述导向连杆的一端部与
把手靠近上端的一侧相连,所述导向连杆的另一端部设置有套筒孔,所述套筒嵌套
在套筒孔内;所述髋臼杯连接器包括安装轴,所述套筒的中心轴与所述安装轴的轴
线大致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关节置换的导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和导
向连杆通过相互匹配的第一插杆和第一插座固定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髋关节置换的导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杆
设置在把手靠近上端的一侧,所述第一插座设置在导向连杆端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髋关节置换的导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杆为
圆柱形插杆,所述第一插杆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插座内设有与第一插杆相匹
配的第一插孔,与所述第一插孔相通的第一通孔内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相匹配的第一
钢珠,所述第一钢珠通过第一压盖或推拉式套筒卡固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关节置换的导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芳张隽林忠王盛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骨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