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面料燃烧测试的试验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46696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8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面料燃烧测试的试验架结构,包括一框架体,在所述框架体上布置多个顶杆及顶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拆卸快速方便,通过顶尖的锥尖端有效实现了对面料的固定,同时利用顶尖下部的顶杆有效实现了对面料的定位,保证面料的上下端处于同一直线位置,从而得出更为准确的测试数据,避免了以往需要人工测试,从而出现难以保证安全性及测试数据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测试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面料燃烧测试的试验架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降低儿童由于依然布料制成的玩具而导致灼伤的情况,需要简历测试标准以评估布料的可燃性,传统测试方法是通过操作者手持需要测试易燃性的布料的一端,然后燃烧另一端以记录燃烧时间等数据,但是这种测试方式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并且其测试数据不精确,所以迫切需要设计一种用于面料燃烧测试的试验架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一种用于面料燃烧测试的试验架结构,不仅保证了测试人员的安全,同时还提高了测试数据的精准性。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面料燃烧测试的试验架结构,包括一框架体,在所述框架体上布置多个顶杆及顶尖。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框架体为由四根纵杆体及三根横杆体连接组成,各纵杆体及横杆体间隔布置,并互为连接形成多个矩形间隔;所述顶杆及顶尖均为圆柱形,位于所述顶尖的端部还延伸形成锥尖端;所述顶杆及顶尖均通过锁紧螺钉固定在所述纵杆体上;所述顶杆位于顶尖的下部,各顶杆及顶尖间隔排列并围合形成“日”字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拆卸快速方便,通过顶尖的锥尖端有效实现了对面料的固定,同时利用顶尖下部的顶杆有效实现了对面料的定位,保证面料的上下端处于同一直线位置,从而得出更为准确的测试数据,避免了以往需要人工测试,从而出现难以保证安全性及测试数据不准确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框架体;101、纵杆体;102、横杆体;103、锁紧螺钉;104、矩形间隔;2、顶杆;3、顶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用于面料燃烧测试的试验架结构,包括一框架体1,在框架体1上布置多个顶杆2及顶尖3。框架体1为由四根纵杆体101及三根横杆体102连接组成,各纵杆体101及横杆体102间隔布置,并互为连接形成多个矩形间隔。所述顶杆2及顶尖3均为圆柱形,位于所述顶尖3的端部还延伸形成锥尖端。顶杆2及顶尖3均通过锁紧螺钉103固定在所述纵杆体101上。顶杆2位于顶尖3的下部,各顶杆2及顶尖3间隔排列并围合形成“日”字形。本技术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如图1所示,首先将具有伸缩性的面料拉开,然后其两端通过顶尖3的锥尖端插入固定,通过顶杆2实现对面料的定位,从而保证被测试的面料处于同一直线,保证了测试数据的稳定。以上描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不是对技术的限定,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面料燃烧测试的试验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框架体(1),在所述框架体上布置多个顶杆(2)及顶尖(3);所述框架体(1)为由四根纵杆体(101)及三根横杆体(102)连接组成,各纵杆体(101)及横杆体(102)间隔布置,并互为连接形成多个矩形间隔;所述顶杆(2)及顶尖(3)均为圆柱形,位于所述顶尖(3)的端部还延伸形成锥尖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面料燃烧测试的试验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框架体(1),在所述框架体上布置多个顶杆(2)及顶尖(3);所述框架体(1)为由四根纵杆体(101)及三根横杆体(102)连接组成,各纵杆体(101)及横杆体(102)间隔布置,并互为连接形成多个矩形间隔;所述顶杆(2)及顶尖(3)均为圆柱形,位于所述顶尖(3)的端部还延伸形成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青彪邱志宏陆英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