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汉强专利>正文

可增压出墨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4657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增压出墨笔,包括外容器、与外容器一端相连的笔头及容置于外容器中与笔头墨道相通的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器为一可压缩的单开口管体,其封口端处的外容器内设有一活动件,该活动件上连有一可使其在轴向方向压缩内容器的推动件。(*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未端必须出墨(或液体)以提供书写或涂抹的笔,尤其是一种可增压出墨的笔。
技术介绍
常见的未端必须出墨(或液体)以提供作为书写或涂抹的笔,其具体使用在墨水笔、麦克笔、胶水笔或修正笔等文具用品上。其中作为墨水笔、麦克笔之笔型容器,因为必须让使用者稳定握持书写,故其结构大致包括一硬质笔管、一笔头及一笔盖,并于硬质笔管中预存有墨液,但是这种结构因为硬质笔管无法提供使用者挤压以顺畅出墨,故必须再设计通气孔结构,是以常见的墨水笔即常有出墨不通畅现象发生;而作为修正笔使用之笔,其结构通常系包括一软质笔管、一笔头及一笔盖,于软质笔管中预存有修正液,故可让使用者随时挤压软质笔管,但在使用者需作大范围的涂抹修改时,其一直挤压软质笔管会造成指力疲劳等现象;另外,常见的笔很难置换盛墨之内容器,故难以达到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增压出墨笔,可使出墨顺畅而挤压动作轻松方便,同时,当内容器中墨水用尽后可方便置换该内容器,从而达到环保要求。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下该增压出墨笔包括有外容器、与外容器一端相连的笔头及容置于外容器中与笔头墨道相通的内容器,该内容器为一可压缩单开口管体,其封口端处的外容器内有一可通过推动件动作从而实现轴向压缩内容器的活动件,另笔头配合有一外盖,该外盖为一保护盖体,其侧面有一夹片用以夹持笔身。具体来说,外容器为一中空双开口管体,其一端开口处固接有笔头,笔头为一中空渐缩状结构,未端中心设有一固定式(或钢珠活动式)笔芯;内容器开口端以螺合方式与笔头墨道相连,封口端处中央有一由内容器一体成型得到的多边形轴,活动件中央设有一对应的多边形孔,从而两者可插设固定;如前所述活动件内壁设有外螺纹,可与相应推动件具有的内螺纹达成螺合,该推动件可转动不可轴向移动结构,需要增压出墨(或液体)时,扭动推动件,活动件在轴向压缩内容器,从而使出墨顺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增压出墨笔不必再设计可能造成漏墨的通气孔,又或者是在用作修正笔时,其可轻易扭转以实现增压功能,可以避免作用者挤压瓶身而造成手指不舒服,另外该内容器与笔头之间为可任意拆卸的螺合结构,所以当墨水用尽时,可以置换新的内容器,从而达到环保的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六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出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3所示,该可增压出墨笔,包括有外容器1、与外容器1一端相连的笔头2及容置于外容器1中与笔头墨道相通的内容器3,该内容器3为一可压缩蛇蝮状单开口管体,其封口端4处的外容器1内有一可通过推动件41动作从而实现轴向压缩内容器3的活动件42,另笔头2配合有一外盖5,该外盖5为一保护盖体,其侧面有一夹片51用以夹持笔身。具体来说,外容器1为一中空双开口管体,其一端开口处固接有笔头2,笔头2为一中空渐缩状结构,未端中心设有一固定式(或钢珠活动式)笔芯21;内容器3开口端以螺合方式与笔头2墨道相连,封口端4处中央有一由内容器3一体成型得到的多边形轴31,活动件42中央设有一对应的多边形孔422,从而两者可插设固定;如前所述活动件42内壁设有外螺纹421,可与相应推动件41具有的内螺纹411达成螺合,该推动件41为一中空筒状体,可转动不可轴向移动,其后段设有一环状内缩的颈部412,可与外容器1后端设有的一凸环11达成套合。组装时,令活动件42以外螺纹421螺设入推动件41之筒内内螺纹411中,并将推动件41以其颈部412与凸环11相套合,从而形成推动件41可转动不可轴向移动结构,需要增压出墨(或液体)时,扭动推动件41,活动件42在轴向压缩内容器3(如图3所示),从而使出墨顺畅。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增压出墨笔不必再设计可能造成漏墨的通气孔,又或者是在用作修正笔时,其可轻易扭转以实现增压功能,可以避免作用者挤压瓶身而造成手指不舒服,另外该内容器与笔头之间为可任意拆卸的螺合结构,所以当墨水用尽时,可以置换新的内容器,从而达到环保的效益,当然也能在活动件与内容器底面之间设置一压缩弹簧(未图示),从而增加预压功能。图4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其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内容器3不是蛇蝮管状的中空管体,而是直筒壁结构。图5为本技术第三种实施方式,其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活动件42中央多边形孔422为贯穿孔状,从而活动件42及内容器3底部之多边形轴31可贯穿过多边形孔422,,同时于活动件42及内容器3封口端之间设置一压缩弹簧43,从而使该活动件42挤压弹簧43后,能逐渐释放压力,使内容器3维持有一段增压时间,有利于使用者继续使用。图6为本技术第四种实施方式,其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该推动件41呈螺杆状,于其螺杆状后端设有一转帽413,而活动件42中央设有一对应螺孔423,从而活动件42可螺合于螺杆之推动件41杆身,又活动件42周围设有凸块(或凹槽状)导引结构424,相应外容器1内壁设有相匹配的凹槽状(或凸块)导引结构12,从而该活动件42可嵌合于外容器1内,同时,该活动件42通过内容器3后端设有的一盲孔32固设于外容器1后端。同样,扭动该推动件41,可使该活动件42产生轴向位移,从而挤压内容器3实现增压出墨之功能。当然也能在活动件与内容器底面之间设置一压缩弹簧(未图示),从而增加预压功能。图7为本技术第五种实施方式,其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该活动件44为一种直接借助外力推动而呈轴向位移的直接推动结构,其周围设有凸块(或凹槽状)的导引结构441,相应外容器1的内壁设有与导引结构441配合的轴向导槽(或凸块)13,在活动件44一侧螺设有一快转螺丝442,该快转螺丝442凸伸于外容器1外侧,从而可直接推动快转螺丝442以使活动件44在轴向挤压内容器3,且于推动后可运用快转螺丝442固定住活动件44,从而达成增压出墨之效果,当然也可于内容器3底面与活动件44之间设有一压缩弹簧43,以增加预压功能。同样,使用该增压装置可以使出墨顺畅,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增压出墨笔不必再设计可能造成漏墨的通气孔,又或者是在用作修正笔时,其可轻易扭转以实现增压功能,可以避免作用者挤压瓶身而造成手指不舒服,另外该内容器与笔头为螺设,所以当墨水用尽时,可以置换新有内容器,从而达到环保的效益。图8为本技术第六种实施方式,其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该推动件41为单开口笔盖结构,于笔盖上端设有一多边形凸柱(或凸条)所构成的卡制部414;该活动件42为周围具有外螺纹421的结构,并于底面设有一多边形凹孔(或凹槽)所构成的被卡制部425,因为外容器1内壁直接设有内螺纹14,从而可使活动件42螺设于外容器1中,并任意使用笔盖状推动件41之卡制部414与活动件42任意结合扭转,从而使活动件42轴向压缩内容器3,达成增压出墨之功效。同理,也可于内容器3底面与活动件42之间设有一压缩弹簧43,从而使该装置有预压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增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汉强
申请(专利权)人:张汉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