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桂红专利>正文

一种螺蛳诱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43777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7 1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蛳诱捕器,其特征是,诱捕器由若干木条制作成“米”字形,木条的下方悬挂采用芦苇扎制的芦苇束,芦苇束的中心放置沉石,保持芦苇束悬吊在水体上层,“米”字形木条由锚绳牵引,固定于锚石上;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螺蛳诱捕器,把诱捕器设置于螺蛳丰富的池塘或湖泊中,螺蛳在每天早上水体底部溶氧低时,栖息到芦苇束上,这时采用抄网从芦苇束底部抄起,晃动芦苇束,螺蛳即可落入抄网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简单、使用方便,可以重复利用,捕捉螺蛳效果好,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渔业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螺蛳诱捕器
技术介绍
螺蛳一般生活于水体底部,多数情况下采用拉网捕捉,由于拉网时对水体底部的水草及其他底栖生物都会一网捕尽,对水体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使螺蛳的捕捉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螺蛳诱捕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蛳诱捕器,其特征是,诱捕器由若干木条制作成“米”字形,木条的下方悬挂采用芦苇扎制的芦苇束,芦苇束的中心放置沉石,保持芦苇束悬吊在水体上层,“米”字形木条由锚绳牵引,固定于锚石上。有益效果:使用本技术螺蛳诱捕器,把诱捕器设置于螺蛳丰富的池塘或湖泊中,螺蛳在每天早上水体底部溶氧低时,栖息到芦苇束上,这时采用抄网从芦苇束底部抄起,晃动芦苇束,螺蛳即可落入抄网内;本技术设计简单、使用方便,可以重复利用,捕捉螺蛳效果好,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图中:1木条,2芦苇束,3沉石,4锚绳,5锚石。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一种螺蛳诱捕器,其特征是,诱捕器由若干木条1制作成“米”字形,木条1的下方悬挂采用芦苇扎制的芦苇束2,芦苇束2的中心放置沉石3,保持芦苇束2悬吊在水体上层,“米”字形木条1由锚绳4牵引,固定于锚石5上;使用本技术螺蛳诱捕器,把诱捕器设置于螺蛳丰富的池塘或湖泊中,螺蛳在每天早上水体底部溶氧低时,栖息到芦苇束2上,这时采用抄网从芦苇束2底部抄起,晃动芦苇束2,螺蛳即可落入抄网内;本技术设计简单、使用方便,可以重复利用,捕捉螺蛳效果好,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蛳诱捕器,其特征是,诱捕器由若干木条制作成“米”字形,木条的下方悬挂采用芦苇扎制的芦苇束,芦苇束的中心放置沉石,保持芦苇束悬吊在水体上层,“米”字形木条由锚绳牵引,固定于锚石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蛳诱捕器,其特征是,诱捕器由若干木条制作成“米”字形,木条的下方悬挂采用芦苇扎制的芦苇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桂红杨成胜
申请(专利权)人:王桂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