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章建专利>正文

自动吸墨水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4200 阅读:3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吸墨水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省吸墨水用的时间。是由笔杆、笔芯(6)、笔帽(7)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笔杆是由笔杆壳体(5)以及设置在其上的导向轴(1)、弹簧(2)、吸水簧(3)、卡圈(4)组成。可适用于书写、绘图。(*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目前,所应用的墨水笔在吸墨水前后需要拧动笔杆,使用不方便;同时,因经常拧动笔杆,使得螺纹处磨损严重,有时出现笔杆和笔蕊咬死;吸完墨水后,笔蕊前端沾有墨水,拧紧笔杆时,需用手握住笔蕊前端,易弄脏手;尤其是在连续快速地写字时,中途需要吸墨水,很费时间。由于存在上述的不足,给使用者带来了许多不便。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在吸墨水时,通过按动露出笔杆外的导向轴端就能完成整个吸墨水过程,而不用拧动笔杆的自动吸墨水笔。本技术的任务是将现有的墨水笔进行改进,参见附图,这种自动吸墨水笔是由笔杆(由导向轴〔1〕、弹簧〔2〕、吸水簧〔3〕、卡圈〔4〕、笔杆壳体〔5〕组成)、笔蕊〔6〕、笔帽〔7〕组成。笔杆壳体〔5〕上设置有导向轴〔1〕、弹簧〔2〕、吸水簧〔3〕、卡圈〔4〕。导向轴〔1〕与吸水簧〔3〕相连接,能在笔杆壳体〔5〕内往复移动。吸水簧〔3〕的两片具有一定的锥度,卡圈〔4〕紧固在笔杆壳体〔5〕内壁上,卡圈〔4〕的作用是使吸水簧〔3〕的两片靠拢,挤压笔胆,排出其内的气体;本技术与所应有的墨水笔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完成吸墨水这一过程只需一支手按露出笔杆外的导向轴(1)端部,不用拧动笔杆,使用方便,笔杆和笔蕊(6)连结处螺纹磨损减少,并避免了笔杆和笔蕊(6)咬死和笔蕊(6)前端的墨水弄脏手的情况。实施本技术,为了防止因无意中使导向轴(1)移动,将墨水挤压出来起见,可采用在刚露出笔杆的导向轴(1)上设置凸台,在其对应的笔杆壳体(5)上开有使导向轴(1)上的凸台通过的槽。当吸完墨水后,转到导向轴(1)使凸台离开槽,即可以使导向轴(1)不能移动,从而避免了将墨水挤压出来。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吸墨水笔,是由笔杆(由导向轴、弹簧、吸水簧、卡圈、笔杆壳体组成)、笔蕊、笔帽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笔杆是由笔杆壳体以及设置在其上的导向轴、弹簧、吸水簧、卡圈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的自动吸墨水笔,其特征在于导向轴[1]上设有凸台,笔杆壳体[5]上开有能使导向轴上的凸台通过的槽。3.根据权利要求1的自动吸水墨水笔其特征在于导向轴[1]露出于笔杆壳体[5]之外。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吸墨水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省吸墨水用的时间。是由笔杆、笔芯(6)、笔帽(7)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笔杆是由笔杆壳体(5)以及设置在其上的导向轴(1)、弹簧(2)、吸水簧(3)、卡圈(4)组成。可适用于书写、绘图。文档编号B43K11/00GK2153462SQ9223230公开日1994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2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1992年8月29日专利技术者彭章建 申请人:彭章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吸墨水笔,是由笔杆(由导向轴[1]、弹簧[2]、吸水簧[3]、卡圈[4]、笔杆壳体[5]组成)、笔蕊[6]、笔帽[7]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笔杆是由笔杆壳体[5]以及设置在其上的导向轴[1]、弹簧[2]、吸水簧[3]、卡圈[4]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章建
申请(专利权)人:彭章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