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38774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7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包括无线集成模块、过压保护电路,与无线集成模块相连接的SIM卡电路、GSM信号接收电路、串口电路、电源转化电路,无线集成模块包括GSM信号发射电路,GSM信号发射电路无线连接GSM信号接收电路,无线集成模块、GSM信号接收电路、串口电路、过压保护电路均连接电源转化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体积小巧、成本低、安全性高的无线数据传输终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数据传输终端
[0001 ] 本技术涉及无线数据传输终端。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无线数据传输终端采用的嵌入式处理器作为主控MCU,外部连接GSM信号发射电路,通过串口与下位机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外接电源没有过压保护,当电源在使用的是外接的电源适配器,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很容易被烧坏,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损失,所以安全性能很低,通过外部连接的GSM信号发射电路,主控MCU就需要预留端口与GSM信号发射电路,因此PCB体积偏大,成本也偏高,随着市场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这些缺点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产品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巧、成本低、安全性高的的无线数据传输终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技术的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包括无线集成模块、过压保护电路,与无线集成模块相连接的SIM卡电路、GSM信号接收电路、串口电路、电源转化电路,无线集成模块包括GSM信号发射电路,GSM信号发射电路无线连接GSM信号接收电路,无线集成模块、GSM信号接收电路、串口电路、过压保护电路均连接电源转化电路。无线集成模块集成了 GSM信号发射电路,不需要通过串口来连接外部的GSM信号发射电路,因此体积大大缩小了,而且成本也降低了很多。 本技术的GSM信号接收电路包括天线P1、电容C22、电容C23、电容C24、电阻R19,天线Pl的一端连接地信号,天线Pl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22连接地信号,天线Pl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9的一端,R19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23连接地信号,R19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24连接无线集成模块。 本技术的过压保护电路包括二极管D3、稳压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4、PNP三极管Ql、NPN三极管Q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P沟道MOS管V1、电容Cl,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l的阴极,稳压二极管Dl的阳极通过电阻Rl连接地信号,电容Cl与电阻Rl相并联,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PNP三极管Ql的发射极,PNP三极管Ql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连接电阻R2,PNP三极管Ql的基极通过电阻R3连接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NPN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二极管Dl的阳极,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地信号,PNP三极管Ql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5连接地信号,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正向连接稳压二极管D4,P沟道MOS管Vl的栅极连接PNP三极管Ql的集电极,P沟道MOS管Vl的源极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P沟道MOS管Vl的漏极为输出端。本技术采用的过压保护电路使得无线数据传输终端供电正常,保护了电路,提高了安全性。 本技术的串口电路为232串口电路。 本技术的串口电路也可以为485串口电路。 本技术的485串口电路包括485芯片U6,与485芯片U6连接的双向TVS 二极管D5、光电耦合器U7、光电耦合器U4、NPN三极管Q4。 本技术还包括LED指示电路,LED指示电路连接无线集成模块。 本技术的LED指示电路包括电阻R6、电阻R7、电阻R13、NPN三极管Q3、指示灯LED1,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地信号,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连接电阻R7,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无线集成模块,电阻R13和指示灯LEDl串联后连接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LED指示电路用于指示GSM信号通信是否正常,非常的方便。 本技术的232串口电路包括RS232收发器。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了无线集成模块,无线集成模块集成了GSM信号发射电路,不需要通过外部连接GSM信号发射电路,因此体积缩小了,节省了大量的硬件配置,硬件成本减少了原来的60%,本技术还设有过压保护电路,提高了安全性能,本技术通过LED指示电路用于指示GSM信号通信是否正常,非常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无线数据传输终端框架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无线数据传输终端框架图; 图3为本技术的GSM信号接收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4为本技术的过压保护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5为本技术的485串口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6为本技术的LED指示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7为本技术的电源转化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中,1-无线集成模块,2-GSM信号接收电路,3-串口电路,4_电源转化电路,5_过压保护电路,6-SIM卡电路,7-LED指示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说明:电路原理图的中标的网络标识,如果网络标识名称相同,则他们是连接在一起的。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包括无线集成模块1、过压保护电路5,与无线集成模块相连接的SIM卡电路6、GSM信号接收电路2、串口电路3、电源转化电路4,无线集成模块包括GSM信号发射电路,GSM信号发射电路无线连接GSM信号接收电路2,无线集成模块1、GSM信号接收电路2、串口电路3、过压保护电路5均连接电源转化电路4。本技术的无线集成模块集成了 GSM信号发射电路,不需要通过外部连接GSM信号发射电路,减少了体积和成本,GSM信号接收电路2接收GSM信号发射电路发射的GSM信号,实现了远距离的数据传输,电源转化电路4用于将外部输入的8到36V电源转换为4V和3.3V,过压保护电路保护了电源,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SIM卡电路将个人身份信息传送给无线集成模块,根据SIM卡个人身份信息进行拨号、注册,得到运营商服务器的应答,就是说身份被运营商识别了,就认为是注册上运营商了,获得运营商的识别后,就可以使用GPRS网络,在实际应用中,串口电路3连接外部设备,串口电路3就将外部设备需要发送的数据传送给无线集成模块,再通过GPRS网络传输到远方的服务器。 实施例2:如图2所示,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包括无线集成模块1、过压保护电路5,与无线集成模块相连接的SIM卡电路6、GSM信号接收电路2、串口电路3、电源转化电路4、LED指示电路,无线集成模块包括GSM信号发射电路,GSM信号发射电路无线连接GSM信号接收电路2,无线集成模块1、GSM信号接收电路2、串口电路3、过压保护电路5均连接电源转化电路4。 如图3所示,GSM信号接收电路2包括天线P1、电容C22、电容C23、电容C24、电阻R19,天线Pl的一端连接地信号,天线Pl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22连接地信号,天线Pl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9的一端,R19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23连接地信号,R19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24连接无线集成模块。 如图4所示,过压保护电路5包括二极管D3、稳压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4、PNP三极管Ql、NPN三极管Q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P沟道MOS管V1、电容Cl,稳压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4稳压值为36V,二极管D3的阳极从外部输入8V到36V电源,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稳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集成模块(1)、过压保护电路(5),与无线集成模块相连接的SIM卡电路(6)、GSM信号接收电路(2)、串口电路(3)、电源转化电路(4),所述无线集成模块包括GSM信号发射电路,所述GSM信号发射电路无线连接GSM信号接收电路(2),所述无线集成模块(1)、GSM信号接收电路(2)、串口电路(3)、过压保护电路(5)均连接电源转化电路(4)。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GSM信号接收电路(2)包括天线P1、电容C22、电容C23、电容C24、电阻R19,所述天线P1的一端连接地信号,所述天线P1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22连接地信号,所述天线P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9的一端,所述R19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23连接地信号,所述R19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24连接无线集成模块。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电路(5)包括二极管D3、稳压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4、PNP三极管Q1、NPN三极管Q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P沟道MOS管V1、电容C1,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电阻R4的一端,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电阻R1连接地信号,所述电容C1与电阻R1相并联,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PNP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PNP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连接电阻R2,所述PNP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3连接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NPN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地信号,所述PNP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5连接地信号,所述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正向连接稳压二极管D4,所述P沟道MOS管V1的栅极连接PNP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P沟道MOS管V1的源极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所述P沟道MOS管V1的漏极为输出端。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串口电路(3)为232串口电路。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串口电路(3)为485串口电路。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485串口电路包括485芯片U6,与485芯片U6连接的双向TVS二极管D5、光电耦合器U7、光电耦合器U4、NPN三极管Q4。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LED指示电路(7),所述LED指示电路(7)连接无线集成模块。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指示电路(7)包括电阻R6、电阻R7、电阻R13、NPN三极管Q3、指示灯LED1,所述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地信号,所述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连接电阻R7,所述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一端,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无线集成模块,所述电阻R13和指示灯LED1串联后连接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9.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232串口电路包括RS232收发器。...

【技术特征摘要】
1.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集成模块(I)、过压保护电路(5),与无线集成模块相连接的SM卡电路(6 )、GSM信号接收电路(2 )、串口电路(3 )、电源转化电路(4),所述无线集成模块包括GSM信号发射电路,所述GSM信号发射电路无线连接GSM信号接收电路(2 ),所述无线集成模块(I)、GSM信号接收电路(2 )、串口电路(3 )、过压保护电路(5)均连接电源转化电路(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GSM信号接收电路(2)包括天线P1、电容C22、电容C23、电容C24、电阻R19,所述天线Pl的一端连接地信号,所述天线Pl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22连接地信号,所述天线Pl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9的一端,所述R19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23连接地信号,所述R19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24连接无线集成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电路(5)包括二极管D3、稳压二极管Dl、稳压二极管D4、PNP三极管Q1、NPN三极管Q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P沟道MOS管V1、电容Cl,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电阻R4的一端,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l的阴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l的阳极通过电阻Rl连接地信号,所述电容Cl与电阻Rl相并联,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PNP三极管Ql的发射极,所述PNP三极管Ql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连接电阻R2,所述PNP三极管Ql的基极通过电阻R3连接NPN三极管Q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赵松尧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沃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