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毛应仕专利>正文

全针管中性笔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3752 阅读:316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全针管中性笔头的结构改良。包括笔尖体,与其相连的出水管,在笔尖体的球座内设有滚珠,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笔尖体上设有若干挤压槽,所述的挤压槽内凹,并在与球座贯通的内壁形成若干与挤压槽交错设置的墨水沟。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简化了加工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使笔头的结构得以设计的更加简单;2.结构合理,磨损少,使书写长度比传统滚珠笔头长,延长使用寿命;3.同心度高,圆滑流畅,手感更加舒适,不断线,不落珠。(*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文化用品,尤其是涉及一种对全针管中性笔头的结构改良。
技术介绍
由于中性笔兼具自来水笔和圆珠笔的优点,书写手感舒适,因此颇受人们的喜爱。中性笔内装墨水为一有机溶剂,其黏稠度比油性笔低、比水性笔稠,当书写时,墨水经过笔尖,便会由半固态转成液态墨水,中性笔最大的优点是每一滴墨水均是使用在笔尖上,不易挥发、漏水。中性笔的笔头按形状可分为子弹头型、葫芦头型、半针管型和全针管型。其中全全针管中性笔头加工技术最难。为了提高笔头的性能,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多种多样对笔头进行改善的方案。例如,有人申请了一种滚珠笔笔头(申请号88211898.6)由球珠、针管型管材、异型供水芯和纤维引水芯等构件组成。其特点是用管材上冲若干点形成的点状球面球座代替了传统的由球座,供水孔、和五个供水槽所构成的球座,避免了以往制造时所需的车削、冲眼、冲槽等多道工序,简化了制造工艺。并改善了出水状况和书写时的笔尖遮视现象。上述方案的结构都较为复杂,制作成本较高,而且笔头易于磨损,不耐腐蚀,其书写线性较短。加工制作的难度较大,不便于推广应用;滚珠的转动不甚灵活,滚珠固着不够牢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设计不甚合理,结构复杂,加工制作难度大,工序复杂等的技术问题;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作,工序少,易于推广的全针管中性笔头。本技术还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使用寿命较短,书写手感不甚理想,滚珠的转动不甚灵活,滚珠固着不够牢靠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使用寿命长,制作成本低,圆滑流畅,手感更加舒适,不断线,不落珠书写线性长的全针管中性笔头。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全针管中性笔头,包括笔尖体,与其相连的出水管,在笔尖体的球座内设有滚珠,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笔尖体上设有若干挤压槽,所述的挤压槽内凹,并在与球座贯通的内壁形成若干与挤压槽交错设置的墨水沟。本技术创造性地采用挤压成型法形成墨水沟,有效地简化了制作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这里的挤压槽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作为优选,所述的笔尖体上设有均匀分布的三个挤压槽;与球座贯通的内壁形成三个均匀分布,且与挤压槽交错设置的墨水沟。作为优选,所述球座的边口将滚珠固定在球座内,所述的滚珠与球座内缘间隙配合。为了提高滚珠转动的灵活性,作为优选,所述的墨水沟的边缘光滑过渡;所述的挤压槽边缘光滑过渡。作为优选,所述的出水管的外径为0.6mm~1.0mm,壁厚为0.12mm~0.18mm。作为优选,所述的滚珠的直径为0.4mm~0.6mm。此外,作为优选,所述的笔尖体、与其相连的出水管、笔尖体上的球座,以及设于球座内的滚珠均由不锈钢制成。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简化了加工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使笔头的结构得以设计的更加简单;2、结构合理,磨损少,使书写长度比传统滚珠笔头长,延长使用寿命;3、同心度高,圆滑流畅,手感更加舒适,不断线,不落珠。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放大的笔尖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图1的放大A-A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全针管中性笔头,包括笔尖体1,与其相连的出水管2,在笔尖体1的球座3内设有滚珠4。笔尖体1上设有均匀分布的三个挤压槽5;与球座3贯通的内壁形成三个均匀分布,且与挤压槽5交错设置的墨水沟6。球座3的边口将滚珠4固定在球座3内,所述的滚珠4与球座3内缘间隙配合。墨水沟6的边缘光滑过渡;所述的挤压槽5边缘光滑过渡。出水管2的外径为0.8mm,壁厚为0.15mm。所述的滚珠4的直径为0.5mm。本技术的笔尖体1、与其相连的出水管2、笔尖体1上的球座3,以及设于球座3内的滚珠4均由不锈钢制成。选用外径为0.8mm、壁厚为0.15mm的不锈钢钢管作为原材料,利用三点挤压法形成墨水沟,而后粗精车笔头斜面、粗精车球座、自动落珠,再经旋压工艺收口,从而完成笔头的生产过程。其加工制作的工序简单,生产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好,成本低。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笔尖体、出水管、挤压槽、墨水沟、滚珠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权利要求1.一种全针管中性笔头,包括笔尖体(1),与其相连的出水管(2),在笔尖体(1)的球座(3)内设有滚珠(4),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笔尖体(1)上设有若干挤压槽(5),所述的挤压槽(5)内凹,并在与球座(3)贯通的内壁形成若干与挤压槽(5)交错设置的墨水沟(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针管中性笔头,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笔尖体(1)上设有均匀分布的三个挤压槽(5);与球座(3)贯通的内壁形成三个均匀分布,且与挤压槽(5)交错设置的墨水沟(6)。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针管中性笔头,其特征是在所述球座(3)的边口将滚珠(4)固定在球座(3)内,所述的滚珠(4)与球座(3)内缘间隙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针管中性笔头,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墨水沟(6)的边缘光滑过渡;所述的挤压槽(5)边缘光滑过渡。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针管中性笔头,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墨水沟(6)的边缘光滑过渡;所述的挤压槽(5)边缘光滑过渡。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针管中性笔头,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出水管(2)的外径为0.6mm~1.0mm,壁厚为0.12mm~0.18mm。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针管中性笔头,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出水管(2)的外径为0.6mm~1.0mm,壁厚为0.12mm~0.18mm。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针管中性笔头,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滚珠(4)的直径为0.4mm~0.6mm。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针管中性笔头,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滚珠(4)的直径为0.4mm~0.6mm。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针管中性笔头,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笔尖体(1)、与其相连的出水管(2)、笔尖体(1)上的球座(3),以及设于球座(3)内的滚珠(4)均由不锈钢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对全针管中性笔头的结构改良。包括笔尖体,与其相连的出水管,在笔尖体的球座内设有滚珠,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笔尖体上设有若干挤压槽,所述的挤压槽内凹,并在与球座贯通的内壁形成若干与挤压槽交错设置的墨水沟。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简化了加工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使笔头的结构得以设计的更加简单;2.结构合理,磨损少,使书写长度比传统滚珠笔头长,延长使用寿命;3.同心度高,圆滑流畅,手感更加舒适,不断线,不落珠。文档编号B43K1/00GK2799263SQ20052001290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30日专利技术者毛应仕 申请人:毛应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针管中性笔头,包括笔尖体(1),与其相连的出水管(2),在笔尖体(1)的球座(3)内设有滚珠(4),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笔尖体(1)上设有若干挤压槽(5),所述的挤压槽(5)内凹,并在与球座(3)贯通的内壁形成若干与挤压槽(5)交错设置的墨水沟(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应仕
申请(专利权)人:毛应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湖北省武汉市电信] 2015年01月12日 15:24
    笔之首顾名思义表示某一个群体的代表或负责人常见于日本战国时期在日本漫画中也可以看到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