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土壤的生物有机包膜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436960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7 1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土壤的生物有机包膜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制成:酒糟56-60、啤酒糟45-55、酱油渣57-62、亚硒酸钠1-2、使君子粉5-8、偏硅酸钠7-9、硼砂1-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2、液态聚丙烯酸钠10-13、焦磷酸钠1-2、腐熟牛羊粪便95-110、稻壳炭35-45、泥炭20-24、土壤改良剂8-10、水适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配方大部分使用有机肥料,经过发酵后进行包膜,制成的肥料施入土壤后,能够改善土壤,防止土壤板结,恢复地力,分解土壤中重金属,保水保肥,而且具有缓释的作用,肥力持久释放,增强植物抗逆,促早熟;本发明专利技术肥料成本低,绿色环保,属于生态肥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土壤的生物有机包膜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制成:酒糟56-60、啤酒糟45-55、酱油渣57-62、亚硒酸钠1-2、使君子粉5-8、偏硅酸钠7-9、硼砂1-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2、液态聚丙烯酸钠10-13、焦磷酸钠1-2、腐熟牛羊粪便95-110、稻壳炭35-45、泥炭20-24、土壤改良剂8-10、水适量;本专利技术配方大部分使用有机肥料,经过发酵后进行包膜,制成的肥料施入土壤后,能够改善土壤,防止土壤板结,恢复地力,分解土壤中重金属,保水保肥,而且具有缓释的作用,肥力持久释放,增强植物抗逆,促早熟;本专利技术肥料成本低,绿色环保,属于生态肥料。【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领域,特别是。
技术介绍
包膜肥料又称包衣肥料、薄膜肥料。用半透性或不透性薄膜物质包裹速效性化肥 颗粒而成的肥料。成膜物质有塑料、树脂、石蜡、聚乙烯和元素硫等。包膜的目的是使包膜 肥料在施入土壤后里面的速效养分缓慢地释放出来,以延长肥效。释放速率决定于包膜种 类、厚度、粒径、肥料溶解性、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以及土壤微生物活性等。适用于经济价 值高、生育期长、需肥量大但又不便分次施肥的作物,以及养分易于淋失的温高、多雨地区 或灌溉地区,尤其是在质地轻的砂性土壤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 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方案实施: 一种改善土壤的生物有机包膜肥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制成:酒糟56-60、啤酒 糟45-55、酱油渣57-62、亚硒酸钠 1_2、使君子粉5_8、偏硅酸钠 7_9、硼砂1-2、十二烷基苯 磺酸钠 1-2、液态聚丙烯酸钠 10-13、焦磷酸钠 1-2、腐熟牛羊粪便95-110、稻壳炭35-45、泥 炭20-24、土壤改良剂8-10、水适量; 所述土壤改良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竹炭10-20、纳米碳粉1-2、偏硅酸钠 4-5、 甲基丙烯酸甲酯17-19、酵母硒3-4、硫酸铜2-3、葡萄糖酸锌2_3、氯化镁1_2、钥酸铵2_3、 硼酸1-2、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4-6、食醋30-40、壳聚糖2-3、桉树油1_2、柠檬酸2_3、纳 米二氧化钛1-2、过硫酸铵2-3、甲基三乙氧基硅烷1-2 ;制备方法是首先将甲基丙烯酸甲 酯、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与竹炭、纳米碳粉、桉树油、纳米二氧化钛、过硫酸铵、甲基三乙 氧基硅烷混合搅拌均匀形成混合物;再将其余剩余成分进行混合,充分搅拌形成食醋溶液; 将混合物与食醋溶液混合,高速分散成浆料即得。 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改善土壤的生物有机包膜肥料,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 (1)将酒糟、啤酒糟、亚硒酸钠、硼砂、稻壳炭、泥炭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温水,混合均匀 加入土壤改良剂以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焦磷酸钠,继续搅拌均匀,得浆料后,浓缩干燥,制 成颗粒; (2)将除偏硅酸钠、液态聚丙烯酸钠之外的其余剩余成分混合均匀,烘干,粉碎,制成颗 粒; (3)将步骤(1)与步骤(2)的混合颗粒加入到流化床包膜机中,控制流化床包膜机进风 温度为70?100°C,控制进口风压保持颗粒呈悬浮态,将偏硅酸钠溶于2倍水中形成溶液与 液态聚丙烯酸钠混合搅拌均匀,加热至50?55°C,然后喷入到混合颗粒上进行包膜,冷却 筛分即得。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配方大部分使用有机肥料,经过发酵后进行包膜,制【权利要求】1. 一种改善土壤的生物有机包膜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制成: 酒糟56-60、啤酒糟45-55、酱油渣57-62、亚硒酸钠 1_2、使君子粉5_8、偏硅酸钠 7_9、硼砂 1-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1-2、液态聚丙烯酸钠 10-13、焦磷酸钠 1-2、腐熟牛羊粪便95-110、 稻壳炭35-45、泥炭20-24、土壤改良剂8_10、水适量; 所述土壤改良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竹炭10-20、纳米碳粉1-2、偏硅酸钠 4-5、 甲基丙烯酸甲酯17-19、酵母硒3-4、硫酸铜2-3、葡萄糖酸锌2_3、氯化镁1_2、钥酸铵2_3、 硼酸1-2、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4-6、食醋30-40、壳聚糖2-3、桉树油1_2、柠檬酸2_3、纳 米二氧化钛1-2、过硫酸铵2-3、甲基三乙氧基硅烷1-2 ;制备方法是首先将甲基丙烯酸甲 酯、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与竹炭、纳米碳粉、桉树油、纳米二氧化钛、过硫酸铵、甲基三乙 氧基硅烷混合搅拌均匀形成混合物;再将其余剩余成分进行混合,充分搅拌形成食醋溶液; 将混合物与食醋溶液混合,高速分散成浆料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改善土壤的生物有机包膜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具体 步骤制成: (1)将酒糟、啤酒糟、亚硒酸钠、硼砂、稻壳炭、泥炭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温水,混合均匀 加入土壤改良剂以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焦磷酸钠,继续搅拌均匀,得浆料后,浓缩干燥,制 成颗粒; (2)将除偏硅酸钠、液态聚丙烯酸钠之外的其余剩余成分混合均匀,烘干,粉碎,制成颗 粒; (3)将步骤(1)与步骤(2)的混合颗粒加入到流化床包膜机中,控制流化床包膜机进风 温度为70?100°C,控制进口风压保持颗粒呈悬浮态,将偏硅酸钠溶于2倍水中形成溶液与 液态聚丙烯酸钠混合搅拌均匀,加热至50?55°C,然后喷入到混合颗粒上进行包膜,冷却 筛分即得。【文档编号】C05G3/04GK104045483SQ201410229343【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8日 【专利技术者】孙仁贵 申请人:马鞍山市心洲葡萄专业合作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善土壤的生物有机包膜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制成:酒糟56‑60、啤酒糟45‑55、酱油渣57‑62、亚硒酸钠1‑2、使君子粉5‑8、偏硅酸钠7‑9、硼砂1‑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2、液态聚丙烯酸钠10‑13、焦磷酸钠1‑2、腐熟牛羊粪便95‑110、稻壳炭35‑45、泥炭20‑24、土壤改良剂8‑10、水适量;所述土壤改良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竹炭10‑20、纳米碳粉1‑2、偏硅酸钠4‑5、甲基丙烯酸甲酯17‑19、酵母硒3‑4、硫酸铜2‑3、葡萄糖酸锌2‑3、氯化镁1‑2、钼酸铵2‑3、硼酸1‑2、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4‑6、食醋30‑40、壳聚糖2‑3、桉树油1‑2、柠檬酸2‑3、纳米二氧化钛1‑2、过硫酸铵2‑3、甲基三乙氧基硅烷1‑2;制备方法是首先将甲基丙烯酸甲酯、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与竹炭、纳米碳粉、桉树油、纳米二氧化钛、过硫酸铵、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搅拌均匀形成混合物;再将其余剩余成分进行混合,充分搅拌形成食醋溶液;将混合物与食醋溶液混合,高速分散成浆料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仁贵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心洲葡萄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