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继衡专利>正文

纠姿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3226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纠姿笔。该笔是在离笔套前端20毫米左右的笔套上,在食指和拇指、中指正确握笔位置处开有三个握笔孔,笔套内装有能轴向自由移动的笔杆,笔芯固定在笔杆内。笔套按书写位置放置,笔尖能自重伸出笔套外。当食指和拇指握在握笔孔处,食指和拇指能穿过笔套握在笔杆上,这样,笔芯在书写时不会后退,能顺利书写。若食指、拇指没同时握在握笔孔处,笔尖受力退到笔套内,无法书写。此笔是用强制方法使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养成正确握笔写字姿势。(*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强制性纠正握笔姿势的笔。使用此笔书写时,握笔部位必须离笔尖一定距离,如果握笔不正确,食指和拇指离笔尖太近,书写时笔尖退到笔套内,无法进行书写。其目的是用强制方法纠正儿童握笔姿势。为使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目前市场上有一种书写握笔器,将握笔器套在所用笔上,希望学生用手握在握笔器上进行书写,由于握笔器在笔杆上可随意放置,如果使用者不自觉,不按要求放置,就起不到纠姿的作用。这种书写握笔器因需家长和教师督促,依赖于小孩的自觉使用,实用性受到很大限制。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笔,只有书写者正确执笔,该笔才能书写。使用该笔不需家长和教师督促,也不依赖小孩的自觉,而是强制性要求正确执笔,使学生在不断地自我调整的过程中自觉养成一种良好的握笔姿势,习惯成自然,无精神压力符合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减少书写姿势不正确引起儿童近视、斜视、脊椎侧弯、驼背等症。本技术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在离笔套前端20毫米左右的笔套上,在食指和拇指握笔的部位处设置有握笔孔。书写时,食指和拇指握在笔套的孔上,实际上,食指和拇指通过笔套上的孔握在了笔套内的笔杆上,此笔能正常书写。如果书写时,食指和拇指没握在笔套的孔上位置,因笔杆没被食指和拇指握住,则笔杆的笔尖受力将退到笔套内,无法书写。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具体结构的纵向局部剖面图。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见图1、图2,一个由笔套、握笔孔、笔杆、笔芯、套垫、笔塞组成的纠姿笔。离笔套前端20毫米左右的地方,在笔套周围均匀开有三个握笔孔。笔套内装有能在轴向自由移动的笔杆,笔芯由笔塞固定在笔杆内,当笔杆没受力握住之前,笔杆、笔芯、笔塞能一起在笔套内轴向自由移动。笔套上的套垫阻止笔杆从笔套中滑出。笔套按书写位置放置时,笔芯的笔尖能在笔杆和笔芯的自重情况下伸出笔套外。当食指和拇指握在握笔孔处时,食指和拇指能穿过笔套握在笔杆上,这样笔芯在书写时不会后退,能顺利书写。如果握笔写字时食指、拇指没有握在握笔孔处,或者食指、拇指只有一个握在握笔孔处,由于笔杆没被手指握住,书写时笔尖受力,将笔芯的笔尖推入笔套内,无法书写。权利要求1.一个由笔套、握笔孔、笔杆、笔芯、套垫、笔塞组成的纠姿笔,其特征是离笔套前端20毫米左右的位置,在笔套的圆周上均匀开有三个握笔孔。2.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纠姿笔,其特征是笔芯由笔塞固定在笔杆内,笔杆装在笔套内与笔套为动配合,笔套上的套垫阻止笔杆从笔套中滑出。3.按权利要求2的规定的纠姿笔,其特征是笔套按书写位置放置时,笔芯的笔尖能在笔杆和笔芯的自重情况下伸出笔套外。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纠姿笔。该笔是在离笔套前端20毫米左右的笔套上,在食指和拇指、中指正确握笔位置处开有三个握笔孔,笔套内装有能轴向自由移动的笔杆,笔芯固定在笔杆内。笔套按书写位置放置,笔尖能自重伸出笔套外。当食指和拇指握在握笔孔处,食指和拇指能穿过笔套握在笔杆上,这样,笔芯在书写时不会后退,能顺利书写。若食指、拇指没同时握在握笔孔处,笔尖受力退到笔套内,无法书写。此笔是用强制方法使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养成正确握笔写字姿势。文档编号B43K23/04GK2544958SQ0222403公开日2003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15日专利技术者张继衡 申请人:张继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个由笔套[2]、握笔孔[1]、笔杆[3]、笔芯[4]、套垫[5]、笔塞[6]组成的纠姿笔,其特征是离笔套[2]前端20毫米左右的位置,在笔套的圆周上均匀开有三个握笔孔[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衡
申请(专利权)人:张继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