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状工件传输状态的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24028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2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棒状工件传输状态的调节装置。它包括滑盘,所述滑盘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偏转触碰片和滑道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偏转触碰片的设置能使工件在滑落时发生旋转,从而调整传输状态,将原本横向的棒状工件调整为纵向进入输送带,这样更便于棒状工件的输送,也便于棒状工件的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棒状工件传输状态的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棒状工件传输状态的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化工业生产中,为提高效率,常常使用物流设备转运工件。而当工件为棒状时,尤其需要先把工件定向后再输送。现有技术中有一种漏斗状的调节装置,棒状工件从调节装置的喇叭口进入,而后进入周向限定空间的管槽,从而使棒状工件从横向转为竖向,便于工件在输送带上的输送。但是工件通过调节装置时速率极慢,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申请号为201210415267.8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小直径棒状工件加工设备的进料装置,它包括有一个前端与切削装置部件相衔接的水平的导料槽,导料槽后段设置有一个由动力装置驱动并在导料槽内轴向移动的推料顶杆,导料槽上方设置有料盒,料盒底部设置有正对导料槽并能够使棒状工件逐根通过的出料口,料盒内设置有能够使棒状工件在重力作用下滚动至出料口的导斜面;所述料盒安置在一个振动装置上并可随振动装置上、下振动。该专利技术通过振动加快了料盒出料的速率,通过推动加快了棒状工件通过进料装置的速率,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然该装置结构复杂,装备成本高,并且效率也不是很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备成本低,且效率高的棒状工件传输状态的调节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棒状工件传输状态的调节装置,包括滑盘,所述滑盘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偏转触碰片和滑道片。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偏转触碰片的设置能使工件在滑落时发生旋转,从而调整传输状态,将原本横向的棒状工件调整为纵向进入输送带,这样更便于棒状工件的输送,也便于棒状工件的定位。如果在输送带的一边设有能够被棒状工件套住,或者套住棒状工件的杆,在本技术实施后,在调节输送状态后可直接发生套置,省去了人工套置的麻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滑道片的设置高度,部分或全部低于所述偏转触碰片。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偏转触碰片倾斜设置,形成调转夹角α,从而使得工件滑落过程中发生如下变化:工件先与所述偏转触碰片发生弹性触碰,工件受力反弹后发生边滑落边旋转的运动,运动至所述滑道片时,与滑道片发生缓冲触碰,使工件顺着滑道片单边限定的滑道平顺滑落。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触碰是指发生触碰后,棒状工件迅速离开所述偏转触碰片,并迅速执行相应的触碰效果。所述缓冲触碰是指发生触碰后,棒状工件与所述滑道片继续靠近,接触面继续加大,继而摩擦力加大,致使棒状工件向下滑落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当然上述弹性触碰和缓冲触碰都是发生在极短时间内的事件。当然缓冲触碰的发生必然伴随弹性触碰的效果,只是弹性触碰的效果执行极其微弱,相对于缓冲触碰的效果弹性触碰的效果可忽略不计。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滑道片倾斜设置,从而使得工件滑落过程中发生如下变化:工件顺着滑道片单边限定的滑道平顺滑落后,使工件能竖向进入输送带,因所述滑道片倾斜设置使得工件在进入输送带时具有预校准夹角β。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15° <调转夹角α <60°,5° <预校准夹角β< 25°。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预校准夹角β显然跟后续的输送带的输送速度有关,如果输送速度快,那么预校准夹角β适当地大一些;但它也有一个适宜的角度。诚如要投中篮球,投篮的角度的调节跟篮球离手时的初速度有关,但投篮角度自身也有一个合适的值一样,经过本专利技术人的长期实践,发现5° <预校准夹角β <25°是一个合适的范围,具有更好的定位精准性。本技术不仅要转换棒状工件输送时的横竖状态,还要将棒状工件直接套设到位于输送带一侧的杆上,这更加适合用投篮来进行比喻,本技术不止要把篮球投出去,还要投中,即直接套设到位于输送带一侧的杆上。因此,本技术的预校准夹角β的存在是及其关键的。当然若要实现本技术的初级的目的,即转换棒状工件的横竖状态,那么预校准夹角β是非必要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滑盘为等腰梯形结构,腰与下底的夹角=预校准夹角β。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偏转触碰片包括连接段与触碰段,所述触碰段相对于所述滑盘悬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滑道片通过连接片与所述滑盘的侧壁连接,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滑盘的侧壁形成固定夹角Y。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滑道片圆滑过渡。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5° <固定夹角Y <45°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原理清晰明了,使用起来却效果显著,它不仅比现有的任何相应的装置都效率高,而且定位精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0021 ] 图2是本技术偏转触碰片的连接关系图;图中,1-滑盘,2-偏转触碰片,3-滑道片,4-连接片,5-输送带,6_杆,21-连接段,22-触碰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本【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技术的说明书之后所作出的任何改变只要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都将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如图1-2所示,棒状工件传输状态的调节装置,包括滑盘1,所述滑盘I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偏转触碰片2和滑道片3。所述滑道片3的设置高度低于所述偏转触碰片2。所述偏转触碰片2倾斜设置,形成调转夹角α,从而使得工件滑落过程中发生如下变化:工件先与所述偏转触碰片2发生弹性触碰,工件受力反弹后发生边滑落边旋转的运动,运动至所述滑道片3时,与滑道片发生缓冲触碰,使工件顺着滑道片3单边限定的滑道平顺滑落。所述滑道片3倾斜设置,从而使得工件滑落过程中发生如下变化:工件顺着滑道片3单边限定的滑道平顺滑落后,使工件能竖向进入输送带5,因所述滑道片倾斜设置使得工件在进入输送带5时具有预校准夹角β。所述滑盘I为等腰梯形结构,腰与下底的夹角=预校准夹角β。所述偏转触碰片2包括连接段21与触碰段22,所述触碰段22相对于所述滑盘I悬置。所述滑道片3通过连接片4与所述滑盘I的侧壁连接,所述连接片4与所述滑盘I的侧壁形成固定夹角Y。所述连接片4与所述滑道片3圆滑过渡。本实施例中,调转夹角α=25°,预校准夹角β=20°,固定夹角Y =30°。本技术在使用时,在棒状工件进入本技术后,先经过偏转触碰片2的作用,工件受力反弹后发生边滑落边旋转的运动,运动至所述滑道片3时,与滑道片发生缓冲触碰,进而使工件顺着滑道片3单边限定的滑道平顺滑落;滑落至输送带5时,在输送带的作用下,再一次地发生微小程度的偏转,因此,本技术具有一个预校准夹角β,随后,棒状工件在滑落的惯性作用下,在预定滑落轨道的控制下,顺利地套设到位于输送带5 —侧的杆6上,完成精确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棒状工件传输状态的调节装置,包括滑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盘(1)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偏转触碰片(2)和滑道片(3)。

【技术特征摘要】
1.棒状工件传输状态的调节装置,包括滑盘(I),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盘(I)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偏转触碰片(2 )和滑道片(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状工件传输状态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片(3)的设置高度,部分或全部低于所述偏转触碰片(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棒状工件传输状态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触碰片(2)倾斜设置,形成调转夹角α,从而使得工件滑落过程中发生如下变化:工件先与所述偏转触碰片(2)发生弹性触碰,工件受力反弹后发生边滑落边旋转的运动,运动至所述滑道片(3)时,与滑道片发生缓冲触碰,使工件顺着滑道片(3)单边限定的滑道平顺滑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棒状工件传输状态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片(3)倾斜设置,从而使得工件滑落过程中发生如下变化:工件顺着滑道片(3)单边限定的滑道平顺滑落后,使工件能竖向进入输送带(5),因所述滑道片倾斜设置使得工件在进入输送带(5)时具有预校准夹角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浙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沈吉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