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果机的翻转翻炒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20985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2 11:51
炒果机的翻转翻炒机构,包括侧向开口的炒锅体,炒锅体外设有电加热管,炒锅体的内壁上设有凸筋,转盘面向炒锅体的一侧连接有拨杆,拨杆穿插在所述凸筋内带动所述的炒锅体翻转,转盘的另一侧连接转轴,转轴连接第一电机,电机通过支架固定在底板上;炒锅体的外部套有保温胆,保温胆固定在底板上,转轴通过轴承架设在保温胆上;炒锅体的侧向开口上设有炒锅门;底板连接一个用于改变所述的炒锅体中轴线的倾斜角的翻转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始炒制前,启动翻转机构,使得炒锅体抬头,炒锅体内干果不易逃出锅体;炒制结束后,启动翻转机构,使得炒锅体低头,打开炒锅门后,干果就会自动汇入干果槽内,实现了用智能控制代替手工劳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炒果机的翻转翻炒机构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炒果机的翻转翻炒机构。
技术介绍
炒果机主要用于炒制瓜子、花生、板栗、腰果等干果食品,现有的商铺用炒果机使用的是人力翻炒,不仅浪费人力,且非常不方便;食品炒好后,需要人力实现将炒锅翻转,才能倒出炒制食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炒果机不能实现自动翻转出料和翻炒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炒果机的翻转翻炒机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炒果机的翻转翻炒机构,包括侧向开口的炒锅体,所述的炒锅体外设有电加热管,所述炒锅体的内壁上设有凸筋,转盘面向炒锅体的一侧连接有拨杆,所述的拨杆穿插在所述凸筋内带动所述的炒锅体翻转,所述的转盘的另一侧连接转轴,所述的转轴连接第一电机,所述的电机通过支架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的炒锅体的外部套有保温胆,所述的保温胆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的转轴通过轴承架设在保温胆上;所述的炒锅体的侧向开口上设有炒锅门;所述的底板连接一个用于改变所述的炒锅体中轴线的倾斜角的翻转机构。所述的翻转机构包括与所述底板相连的基板,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的基板上的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由第二电机传动,驱动基板翻转,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机架固定在基座上。所述的炒锅体面向转盘的锅底上设有防止炒锅体移位的强磁钢。还包括与所述的底板可拆卸连接的护罩,所述的护罩将所述的炒锅体、保温胆、第一电机包围在护罩与底板之间。所述的保温胆上设有温度探头,所述的温度探头连接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电加热管的开关。当保温胆内温度炒锅预设限度时,控制器发出信号切断电加热管的电源,以包装安全。所述的炒锅体壁面上设有便于顾客观察炒锅体内炒制过程的透明窗,所述的护罩和保温胆在顶部相应位置处分别开有第一观察口和第二观察口。[0011 ] 所述的炒锅门设有第三观察口,便于炒制工作人员可视化炒制过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开始炒制前,启动翻转机构,使得炒锅体抬头,即炒锅体锅口向上倾斜,确保了炒制过程中干果不易逃出锅体;开始炒制时,炒锅体自动旋转;炒制结束后,启动翻转机构,使得炒锅体低头,即炒锅体锅口向下倾斜,此时打开炒锅门,炒锅反向旋转,干果就会自动出锅流入干果放置槽内,本技术用智能控制代替手工操作,减少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翻炒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翻炒机构的整体结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翻炒机构取下护罩后的内部结构整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翻炒机构A-A面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炒锅体及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转盘及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保温胆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翻转机构侧视图图10是本技术翻转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炒果机的翻转翻炒机构,包括侧向开口的炒锅体1,所述的炒锅体I外设有电加热管6,所述炒锅体I的内壁上设有凸筋,转盘3面向炒锅体I的一侧连接有拨杆31,所述的拨杆31穿插在所述凸筋内,带动所述的炒锅体I翻转,所述的转盘3的另一侧连接转轴9,所述的转轴9连接电机4,所述的电机4通过支架41固定在底板2上;所述的炒锅体I的外部套有保温胆5,所述的保温胆5固定在底板2上,所述的转轴9通过轴承10架设在保温胆5上;所述的炒锅体I的侧向开口上设有炒锅门8 ;所述的底板2连接一个用于改变所述的炒锅体I中轴线的倾斜角的翻转机构。所述的翻转机构包括与所述底板2相连的基板12,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的基板12上的第一齿轮13,第一齿轮13与设置在机架14上的第二齿轮15哨合,第二齿轮15由第二电机16传动,驱动基板12翻转,所述第二电机16通过机架14固定在基座17上。所述的炒锅体I面向转盘3的锅底上设有防止炒锅体I移位的强磁钢。还包括与所述的底板2可拆卸连接的护罩7,所述的护罩7将所述的炒锅体1、保温胆5、电机4包围在护罩7与底板2之间。所述的保温胆5上设有温度探头,所述的温度探头连接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电加热管6的开关。所述的炒锅体I壁面上设有便于顾客观察炒锅体I内炒制过程的透明窗11、所述的护罩7和保温胆5在顶部相应位置处分别开有第一观察口 71和第二观察口 51。所述的翻转机构包括与所述底板2相连的基板12,第一齿轮与基板12连接,第一齿轮13与第二齿轮15啮合,随着第二电机16的转动,第二齿轮15驱动基板12上升或下降,从而使得炒锅体I实现抬头或低头。开始炒制前,启动翻转机构,使得炒锅体I抬头,即炒锅体I锅口向上倾斜,确保了炒锅体I内干果不易逃出锅体;炒制结束后,启动翻转机构,使得炒锅体I低头,即炒锅体I锅口向下倾斜,此时打开炒锅门8后,干果就会瞬间出锅流入干果放置槽内。所述炒锅体I的内壁上设有凸筋,所述凸筋面向转盘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的拨杆31插入所述的凸筋内,在起到支撑起整个炒锅体I的同时,也带动所述的炒锅体I随着电机4的转动而旋转;炒货食品在随着炒锅体I转动时,在炒锅体I内壁设有的凸筋的阻挡作用下,炒货食品会出现翻转,从而实现全方位立体翻炒,不会出现粘锅现象。所述的炒锅体I主要靠拨杆31进行固定,为了防止在翻转过程中出现炒锅体I移位的情况,在炒锅体I面向转盘3的锅底上设有一定的强磁钢,通过磁力加强炒锅体I与转盘3的固定性。所述的保温胆5通过保温胆支架52固定在底板2上。所述的炒锅体I的侧向开口上设有炒锅门8,所述炒锅门8设有炒锅门开关81进行控制,所述的炒锅门8上还设有第三观察口,便于炒制工作人员可视化炒制过程。为了减少炒锅体I的散热,在炒锅体I的外部套有保温胆5,所述的保温胆5通过保温胆支架51固定在底板2上。本技术适用于商铺使用,为了便于顾客可视炒制过程,本技术在炒锅体I壁面上设有一个用透明、耐高温材料制作的透明窗11,同时,所述的护罩7和保温胆5在顶部相应位置处分别开有第一观察口 71和第二观察口 51,便于顾客从本技术的外侧依次透过第一观察口 71和第二观察口 51,通过透明窗11看到炒锅体I内的炒制过程。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技术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炒果机的翻转翻炒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向开口的炒锅体,所述的炒锅体外设有电加热管,所述炒锅体的内壁上设有凸筋,转盘面向炒锅体的一侧连接有拨杆,所述的拨杆穿插在所述凸筋内带动所述的炒锅体翻转,所述的转盘的另一侧连接转轴,所述的转轴连接第一电机,所述的电机通过支架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的炒锅体的外部套有保温胆,所述的保温胆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的转轴通过轴承架设在保温胆上;所述的炒锅体的侧向开口上设有炒锅门;所述的底板连接一个用于改变所述的炒锅体中轴线的倾斜角的翻转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炒果机的翻转翻炒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向开口的炒锅体,所述的炒锅体外设有电加热管,所述炒锅体的内壁上设有凸筋,转盘面向炒锅体的一侧连接有拨杆,所述的拨杆穿插在所述凸筋内带动所述的炒锅体翻转,所述的转盘的另一侧连接转轴,所述的转轴连接第一电机,所述的电机通过支架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的炒锅体的外部套有保温胆,所述的保温胆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的转轴通过轴承架设在保温胆上;所述的炒锅体的侧向开口上设有炒锅门;所述的底板连接一个用于改变所述的炒锅体中轴线的倾斜角的翻转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果机的翻转翻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转机构包括与所述底板相连的基板,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的基板上的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由第二电机传动,驱动基板翻转,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机架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志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美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