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质门框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的钢质副框结构,包括与钢质主框配合使用的钢质副框,钢质副框包括正面板,正面板两端分别设置有侧面板和背面板,正面板、侧面板和背面板首尾垂直连接,所述背面板与墙体接触的侧面设置有弹性调节块,所述正面板开设有灌浆口和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多功能的钢质副框结构,能调节洞口尺寸偏差且方便预先填充水泥,其与钢质主框配合使用时,能有效避免钢质主框装好后再填充水泥而损坏污染钢质主框,便于门框拆换,结构简单。(*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的钢质副框结构
本技术涉及钢质门框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的钢质副框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钢质门框的装配步骤是,先将门框与墙面固定,然后在门框的中空部灌注水泥,用于固定门框。传统的门框安装方式是先以水平尺等水平测量辅具量测水平安装位置,量测完成后再以拉条、钢钉或爆炸螺丝等定位构件将门框定位于门框安装墙面,然后再灌水泥固定,定位后门框便固定于门框安装墙面上。而为了使门框正确安装在门框安装墙面上,施工者在安装前须经过一再确认后才进行安装,由于水泥凝固之后就难以拆卸,因此在门框定位安装时,其精度要求很高,一旦发生较大的误差,就必须将水泥凿开,将门框重新拆下来,维修困难,工程量大,不利于节约时间和成本。另外,传统钢质门框在安装完成后再灌水泥,此时非常容易造成水泥从门框两侧漏出来,污染门框的表面影响美观,最后还需要单独的清洁工序,费工费时,也可能损坏钢质门框;且传统的钢质门框安装时要求门洞口尺寸不能有太大偏差,否则会使门框在完成安装后产生垂直方向、水平方向偏移或灌水泥时产生侧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的钢质副框结构,能调节洞口尺寸偏差且方便预先填充水泥,其与钢质主框配合使用时,能有效避免钢质主框装好后再填充水泥而损坏污染钢质主框,便于门框拆换和调整维修,结构简单。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功能的钢质副框结构,包括与钢质主框配合使用的钢质副框,钢质副框包括正面板,正面板两端分别设置有侧面板和背面板,正面板、侧面板和背面板首尾垂直连接,所述背面板与墙体接触的侧面设置有弹性调节块,所述正面板开设有灌浆口和安装孔。其中,所述正面板、所述侧面板和所述背面板一体弯折成型。其中,所述钢质副框的两端均呈勾状。其中,所述钢质副框通过膨胀螺丝与墙面固定,所述膨胀螺丝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膨胀螺丝的头部位于所述正面板的外侧面。其中,所述灌浆口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灌浆口设置有水泥挡片。其中,所述钢质副框的内侧面设置有“U”型加强钢板,“U”型加强钢板的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背面板的末端连接。其中,所述钢质副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推面连接部和拉面连接部,所述推面连接部包括推面连接片和将推面连接片固定于钢质副框的勾状推面端的紧固件,所述拉面连接部包括拉面木质固定条和将拉面木质固定条与钢质主框连接的连接螺丝,所述拉面木质固定条设置于所述钢质副框的勾状拉面端内。其中,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栓的螺帽位于所述“U”型加强钢板的内侧面,螺栓的螺杆穿过所述推面连接片。其中,所述钢质副框的数量为3个,3个钢质副框首尾垂直连接,两个钢质副框之间通过木质连接块连接。其中,所述木质连接块包括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的连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4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多功能的钢质副框结构,能调节洞口尺寸偏差且方便预先填充水泥,其与钢质主框配合使用时,能有效避免钢质主框装好后再填充水泥而损坏污染钢质主框,便于门框拆换,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钢质副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木质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I——钢质副框11——正面板12——侧面板13——背面板14——安装孔15——水泥挡片 16——灌浆口2——弹性调节块3—膨胀螺丝4— “U”型加强钢板51——推面连接片 52——紧固件61-拉面木质固定条 62-连接螺丝7-木质连接块 8-墙体10——钢质主框。【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的钢质副框结构,包括与钢质主框10配合使用的钢质副框I,钢质副框I包括正面板11,正面板11两端分别设置有侧面板12和背面板13,正面板11、侧面板12和背面板13首尾垂直连接,所述背面板13与墙体8接触的侧面设置有弹性调节块2,所述正面板11开设有灌浆口 16和安装孔14。安装时,先将钢质副框I所需的洞口内空尺寸调整至钢质主框10安装需要的准确尺寸,然后使调制好的水泥通过灌浆口 16倒入,使钢质副框I内预先填充水泥,为施工收口提供参照物,从而避免了传统钢质主框10装好后再填充水泥损坏污染钢质主框10,不需过早安装钢质主框从而避免施工期间对钢质门框的损坏,便于钢质主框10的门框拆换,结构简单。在钢质副框I与墙体8接触的侧面设置弹性调节块2,弹性调节块2能根据洞口大小偏差及膨胀螺丝3的松紧来调节其自身的弹缩比例,使墙体8与钢质副框I之间的缝隙被弹性调节块2牢牢堵紧,以使钢质副框I内填充的水泥不会从两侧溢出,从而使钢质副框I内水泥与墙体8牢牢凝固,实用性好。本实施例的弹性调节块可以为弹性海绵条或弹性密封胶条等。本实施例的正面板11、所述侧面板12和所述背面板13 —体弯折成型,结构简单,结构强度高,使用可靠性强。本实施例的钢质副框I的两端均呈勾状。确保灌浆口 16中倒入的水泥被侧面板12、背面板13阻挡而在钢质副框I内侧并与墙体8牢牢凝固,避免水泥从钢质副框I的两侧&出。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灌楽;口 16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优选地,所述灌衆口 16的数量为3个,所述灌浆口 16设置有水泥挡片15。具体地,水泥挡片设置于灌浆口的顶部和/或灌浆口的一侧,三个灌浆口 16的设置,便于调试好钢质副框I后更方便的向钢质副框I内填充水泥,并在钢质副框I内设置相应分隔的水泥挡片15,使三个灌浆口 16能一次性填充完水泥,且灌上一段水泥时水泥不会往下一段泄漏,设置于灌浆口顶部的水泥挡片起上下分隔的作用,施工效率高,设置于灌浆口一侧的水泥挡片在灌完水泥后复原,可达到封闭灌浆口的作用,便于现场灌浆施工及钢质副框I成品的保护。本实施例的钢质副框I通过膨胀螺丝3与墙面固定,所述膨胀螺丝3穿过所述安装孔14,所述膨胀螺丝3的头部位于所述正面板11的外侧面。利用膨胀螺丝3穿过安装孔14使钢质副框I定位在墙体8上,膨胀螺丝3能牢固固定钢质副框1,并通过膨胀螺丝3的松紧调节来保证安装钢质主框10时所需要的准确内空尺寸,在调试好钢质副框I后再向钢质副框I内填充水泥,使钢质副框I与墙体8紧密连接、牢牢固定。本实施例的钢质副框I的内侧面设置有“U”型加强钢板4,“U”型加强钢板的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背面板13的末端连接。优选地,“U”型加强钢板的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背面板13的末端焊接固定。“U”型加强钢板4设置有孔位,该孔位与钢质副框I的安装孔14相对应,便于膨胀螺丝3固定在墙体8内时将“U”型加强钢板4及整个钢质副框I紧密连接,使整个钢质副框I的强度大大加强。本实施例的钢质副框I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推面连接部和拉面连接部,所述推面连接部包括推面连接片51和将推面连接片51固定于钢质副框I的勾状推面端的紧固件52,所述拉面连接部包括拉面木质固定条61和将拉面木质固定条61与钢质主框10连接的连接螺丝62,所述拉面木质固定条61设置于所述钢质副框I的勾状拉面端内。推面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的钢质副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钢质主框配合使用的钢质副框,钢质副框包括正面板,正面板两端分别设置有侧面板和背面板,正面板、侧面板和背面板首尾垂直连接,所述背面板与墙体接触的侧面设置有弹性调节块,所述正面板开设有灌浆口和安装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的钢质副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钢质主框配合使用的钢质副框,钢质副框包括正面板,正面板两端分别设置有侧面板和背面板,正面板、侧面板和背面板首尾垂直连接,所述背面板与墙体接触的侧面设置有弹性调节块,所述正面板开设有灌浆口和安装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钢质副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板、所述侧面板和所述背面板一体弯折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钢质副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质副框的两端均呈勾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钢质副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质副框通过膨胀螺丝与墙面固定,所述膨胀螺丝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膨胀螺丝的头部位于所述正面板的外侧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钢质副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口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灌浆口设置有水泥挡片。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钢质副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质副框的内侧面设置有“U”型加强钢板,“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少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德曼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