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庭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418661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2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家庭控制系统。该智能家庭控制系统包含第一感应单元、控制单元和控制中心。第一感应单元电性连接第一电器装置。第一感应单元用以监测在第一范围内的第一状态。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上述第一感应单元。控制单元用以根据第一状态产生感应信号。控制中心连接云端系统。控制中心接收感应信号并通过云端系统产生控制信号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电器装置开启或关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感应单元及电器装置可以通过延展或堆栈的方式彼此连接,从而,使用者可在不同的情况下规划每一个电器装置,使得电器装置的控制更加具有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家庭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家庭控制系统,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感应单元的智能家庭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家庭系统中,使用者可通过移动装置远程控制家电用品,以管理每个家电用品的使用情况。然而,由于使用者必须自行操作以及控制每一个家电用品,使得家庭系统的管理效果有限。另一方面,虽然使用者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家电用品,但是使用者并无法了解每一个家电用品实际的使用情况。换句话说,使用者仅能根据自己的判断远程控制家庭用品,却无法根据家电用品实际的使用情况作对应的控制,使得家庭系统的控制的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家庭控制系统,通过增加感应单元电性连接电器装置,用以监测各种环境的状态,并根据不同的状态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来控制相应的电器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家庭控制系统。该智能家庭控制系统包含第一感应单元、控制单元和控制中心。第一感应单元电性连接第一电器装置。第一感应单元用以监测在第一范围内的第一状态。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第一感应单元。控制单元用以根据第一状态产生感应信号。控制中心连接云端系统。控制中心接收感应信号并通过云端系统产生控制信号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第一电器装置开启或关闭。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家庭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感应单元监测环境状态,并通过云端系统运算后,传输控制信号以控制电器装置的开关。再者,本专利技术的感应单元及电器装置可以通过延展或堆栈的方式彼此连接,从而,使用者可在不同的情况下规划每一个电器装置,使得电器装置的控制更加具有弹性。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智能家庭控制系统的框图;图2A所示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家庭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图2B所述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家庭控制系统的示意图;以及图3所示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一感应单元、第二感应单元和控制单元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图1所示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智能家庭控制系统100的框图。智能家庭控制系统100包含感应单元110、电器装置120、控制单元130、控制中心140和云端系统150。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虽仅示意一个感应单元110和一个电器装置120,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换言之,感应单元110及电器装置120的数量可依使用者需求增加。在本实施例中,感应单元110电性连接电器装置120。感应单元110用以监测在一范围内的状态。控制单元130电性连接感应单元110。控制单元130根据感应单元110监测的状态产生感应信号并且将感应信号传送给控制中心140。控制中心140可接收来自智能家庭控制系统100中根据各个感应单元110监测的状态产生的感应信号,并且将接收的感应信号传送给云端系统150进行相关运算。云端系统150具有数据库,其中,数据库可包括公有数据或使用者长期的使用习惯记录,然后,云端系统150根据数据库的数据产生相应感应信号的控制信号并且回传所述控制信号至控制中心140。接着,控制中心140再将控制信号回传至控制单元130。控制单元130可根据接收的控制信号控制电器装置120开启或关闭。在一实施例中,感应单元110包含传感器。传感器可监测在一范围内的状态。在一实施例中,传感器可包含光、声音、温度、湿度、压力或距离传感器等等;换句话说,传感器可监测的状态包含环境的亮度、环境的音量、环境的温度、环境的湿度、待测物承受的压力或传感器和待测物的距离等等,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另外,电器装置120可包含风扇、空调、电灯、除湿机、计算机、洗衣机、咖啡机、电子门锁或安全系统等等,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在一实施例中,云端系统150可以进行巨量资料的统计和运算。具体来说,当智能家庭控制系统100包含多个感应单元110连接多个电器装置120时,云端系统150可统计不同感应单元110监测的感应信号,从而将使用者对于每一个电器装置120的使用习惯记录在数据库中。然后云端系统150可根据数据库中已记录的数据通过运算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电器装置120。进一步来说,本实施例的智能家庭控制系统100可以通过感应单元110作为眼(例如:视频镜头)、鼻(例如:瓦斯、烟雾监测组件)、耳(例如:麦克风)、嘴(例如:音响)、皮肤(例如:温度、湿度监测组件)以监测家庭环境中各种的信号,然后配合云端系统150作为大脑接收监测的信号并且对所述信号进行分析及判断,然后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不同的电器装置120。从而,智能家庭控制系统100可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增加家庭系统的控制和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在另一实施例中,控制中心140和云端系统150亦可整合为一体。换言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设计不同的控制中心,来实现所述控制中心和所述云端系统用以实现根据感应单元监测的信号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以控制电器装置120的效果。在一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30可包含处理模块131和第一通信模块132。处理模块131可根据感应单元110监测的状态产生相应的感应信号。在操作中,处理模块131可以将监测的状态与阈值比较,并根据比较的结果产生感应信号。举例来说,若感应单元110包含温度传感器,当感应单元110监测的环境温度为28度时,处理模块131可将环境温度与阈值温度(例如:25度)比较,并且根据比较结果产生感应信号。在另一操作中,处理模块131也可根据监测的状态直接产生相应的感应信号。举例来说,若感应单元110包含压力传感器,当感应单元110监测到椅子承受到压力时,处理模块131即产生感应信号。接着,控制单元130可通过第一通信模块132将产生的感应信号传送给控制中心140。控制中心140可根据接收的感应信号通过云端系统150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然后将控制信号回传给控制单元130。处理模块131则可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电器装置120开启或关闭。以上述例子来说,当环境温度大于阈值温度时,处理模块131可根据控制信号开启风扇和/或空调;或是当椅子承受到压力时,处理模块131可根据控制信号开启电灯和/或计算机。在一实施例中,控制中心140可包含第二通信模块141和第三通信模块142。在操作中,控制中心140可通过第二通信模块141和云端系统150建立第一通信联机,并通过第一通信联机与云端系统150互相传递信息。另外,控制中心140可通过第三通信模块142和第一通信模块132建立第二通信联机,并通过第二通信联机与控制单元130互相传递信息。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通信模块141可包含无线路由器(WirelessRouter)、无线接入点(WirelessAccessPoint)、xDSL路由器、3G/4G路由器、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Access,Wimax)路由器等等,第一通信模块132和第三通信模块142可包含蓝牙路由器、紫蜂(Zigbee)路由器等等,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在一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30还可电性连接另一路由器(未示在图中),从而增加控制单元130传送信号给控制中心140的距离,但其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在一实施例中,智能家庭控制系统100还包含影音装置160。本实施例虽仅示意一个影音装置160,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家庭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家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感应单元,该第一感应单元电性连接第一电器装置,其中该第一感应单元监测在第一范围内的第一状态;控制单元,其电性连接上述第一感应单元,其中该控制单元根据上述第一状态产生感应信号;以及控制中心,其连接云端系统,该控制中心接收上述感应信号并通过该云端系统产生控制信号给上述控制单元;其中上述控制单元根据上述控制信号控制上述第一电器装置开启或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3.06 US 61/773,1601.一种智能家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感应单元,所述第一感应单元电性连接第一电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感应单元监测在第一范围内的第一状态;第二感应单元,所述第二感应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感应单元,其中所述第二感应单元用以监测在第二范围内的第二状态;控制单元,其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感应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状态以及所述第二状态产生感应信号;以及控制中心,其连接云端系统,所述控制中心接收所述感应信号并通过所述云端系统产生控制信号给所述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器装置开启或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家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第二电器装置,所述第二感应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第二电器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感应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分别产生相应的所述感应信号,所述控制中心接收所述相应的所述感应信号并通过云端系统产生相应的所述控制信号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相应的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器装置或所述第二电器装置开启或关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家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感应单元和所述第二感应单元为立方体、圆柱体、锥状体、多边体或其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维宸赖丽如
申请(专利权)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