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用包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13420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0 2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食品用包装袋,该食品用包装袋包括底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1)和由弯折片彼此呈合掌状对接并热封形成的两张合成树脂薄膜构成的顶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10),在对底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和顶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的三边进行带状地热封而形成袋体的包装袋中,顶面侧的一边的合成树脂薄膜(11)的密封胶层的密封强度,设定为比顶面侧的另一边的合成树脂薄膜(12)以及底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1)的密封胶层的密封强度弱,对在顶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的呈合掌状的对接部分进行带状地热封,对接部分上方的带状热封位置的带宽在中央部分为宽度狭窄部分(22),从而通过简易的结构实现为了防止加热膨胀而破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食品用包装袋
本技术涉及由合成树脂薄膜构成的包装袋,更具体地涉及将可用微波炉加热的食品以容纳于包装袋内的状态流通地供应时所使用的食品用包装袋。
技术介绍
将食品容纳于由适应微波炉的合成树脂薄膜构成的包装袋内后进行密封,以密封状态流通地供应的预包装食品是公众所知的。这种情况下,购买食品的消费者不打开包装袋,保持密封状态放入微波炉对内部的食品进行加热。因此,因加热而从食品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和包装袋内空气的热膨胀使得包装袋的内部压力急剧膨胀,最后产生破裂,存在食品等散乱于微波炉内的事故的危险。为了防止这种事故,提出安装用于释放预包装袋中所述加热所产生的压力的阀体的方案(专利文献1),以及因减弱包装体的热封(t 一卜 一力)所形成的接合部的一部分的热封强度,由于因加热而产生的内部压力上升,接合部容易剥离,而从此处释放压力的方案(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I特许第3006528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0-02584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前者的公知方案由于安装阀体的时间、工艺、材料费用而存在使得包装袋的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而且,在后者的公知方案中,热封强度的设定是很难的,因微波炉的磁控管木卜口 >)的输出功率变大以及食品的含水量多等理由,而使内部压力急剧上升的情况下,在较弱热封部分实现释压功能之前,其他部分也同时剥离而破坏包装体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本技术以提供一种解决所述问题的食品用包装袋为目的而创作。即,本技术的食品用包装袋包括底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和由相对的弯折片彼此呈合掌状对接并热封的两张合成树脂薄膜构成的顶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所述底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和所述顶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的三边通过带状地热封而形成袋体,顶面侧的一边的所述合成树脂薄膜的密封胶层的密封强度设定为比顶面侧的另一边的所述合成树脂薄膜以及所述底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的密封胶层的密封强度弱,在所述顶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的呈合掌状的对接部分,对所述对接部分的左右以及上方这三边进行带状地热封,并使所述对接部分的上方的带状热封位置的带宽在中央部分形成得狭窄。优选地,所述对接部分的上方的带状热封位置的中央设置有与所述对接部分的上端连续的未热封部分,从而使该位置的带状热封的带宽形成得狭窄。优选地,在与所述对接部分的上端连续的所述未热封部分上设置有穿透构成所述对接部分的所述弯折片的线状的裂缝。优选地,所述对接部分的上方的带状热封位置的中央设置有与所述对接部分的上端连续的切口,使该位置的带状热封的带宽形成得狭窄。优选地,所述对接部分的上方的带状热封位置的中央设置有与所述对接部分的上端连续的刻口,使该位置的带状热封的带宽形成得狭窄。由以上结构而形成的本技术的食品用包装袋的内部容纳食品后,开口部因热封而保持密封状态。然后,保持密封状态将底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朝下再使用微波炉加热,因加热而从食品蒸发出来的水蒸气和包装袋内空气的热膨胀使得包装袋的内部压力急剧膨胀。这种情况下,水蒸气和热膨胀的空气流向对接部分的带状热封位置所包围的位置,推压扩展所述带状热封位置,在剥离作为易剥离状态的宽度狭窄部分的同时并推压扩展宽度狭窄部分,水蒸气和热膨胀的空气从此处向外部释放,而抑制内部压力的上升,从而可以防止包装袋的破裂。而且,在本技术中,作为易剥离状态的热封位置不在包装袋的本体上,由于设置从此处突出的对接部分,包装袋本身的强度与平常物体相比不发生改变,而在博伊尔灭菌时和运输时没有不小心开封的情况。因以上的效果不需要特殊的阀体便可以实现,采用与平常的制袋工艺相比没有改变的工艺而能够低成本地制造适应微波炉的食品用包装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食品用包装袋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食品用包装袋的制袋前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食品用包装袋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的食品用包装袋容纳食品保持密封状态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的食品用包装袋容纳食品保持密封状态进行加热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的食品用包装袋容纳食品保持密封状态进行加热时水蒸气和膨胀的空气向外部释放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为表示沿图1中A-A方向观察的立体图;图8为图3的B-B剖视图;图9为图4中的C-C剖视图;图10为图5中的D-D剖视图;图11为图6中的E-E剖视图;图12为本技术的食品用包装袋的不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3为本技术的食品用包装袋的不同实施例的断面图;图14为本技术的食品用包装袋的不同实施例的关键部分的立体图;图15为本技术的食品用包装袋的不同实施例的断面图;图16为本技术的食品用包装袋的不同实施例的关键部分的立体图;图17为本技术的食品用包装袋的不同实施例的关键部分的立体图;图18为本技术的食品用包装袋的不同实施例的关键部分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10:顶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11:顶面侧的一边的合成树脂薄膜;12:顶面侧的另一边的合成树脂薄膜;20:对接部分;21:未热封;22:宽度狭窄部分;40:切口;50:刻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本技术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基于附图进行说明。本技术所述的食品用包装袋包括底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I和顶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10 (参照图1以及图2),顶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10由两张合成树脂薄膜11、12以彼此的弯折片11A、12A呈合掌状对接并热封而连接构成。底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I和顶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10以底边以及两侧边的三边作为带状 热封位置H1、H2、H3对包装袋进行制袋(参见图3以及图8)。另外,在在图1、图7上,为便于观察而在图示制袋时的热封预定位置的同时用虚线引出线来附上符号。另外,在这里由于构成顶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10的合成树脂薄膜11、12中密封胶层的密封强度较弱一侧的合成树脂薄膜11的全长设置成比合成树脂薄膜12短,而使对接部分20偏向于包装袋的一边。因所述弯折片11A、12A彼此对接并进行热封而构成对接部分20 (突务合b姑部分),该热封通过将左右两边以及上边的三边作为带状的热封位置H4、H5、H6来处理。SP,在对接部分20上不进行全面的热封,因只在左右以及上方这三边进行带状热封,这些带状热封位置所包围的位置形成未热封部分,该未热封部分形成为与包装袋内部连通(参照图9~图11)。所述各薄膜包括基材层和由密封胶层构成的积层,顶面侧的一边的合成树脂薄膜11的密封胶层的密封强度,设定为比顶面侧的另一边的合成树脂薄膜12以及底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I的密封胶层的密封强度弱。在该实施例中位于包装袋表面的全部的合成树脂薄膜的基材层通用为ONY (延伸f 4 π即延伸性尼龙薄膜),关于彼此相对地位于里面的密封胶层,顶面侧的一边的合成树脂薄膜11的密封胶层为EP(即Easy Peel Film,易剥膜),顶面侧的另一边的合成树脂薄膜12以及底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I的密封胶层为CPP (無延伸U π O > 7〗> A,即无延伸性聚丙烯薄膜)。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所述基材层从屏障性(〃 ')r )的观点出发使用ONY (延伸f 4 口 > 7 〃 > λ,即延伸性尼龙薄膜),但同样也能够使用例如PET (t: V ^ r A 7 4 A A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品用包装袋,所述食品用包装袋包括底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和由相对的弯折片彼此呈合掌状对接并热封的两张合成树脂薄膜构成的顶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所述底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和所述顶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的三边通过带状地热封而形成袋体,其特征在于,顶面侧的一边的所述合成树脂薄膜的密封胶层的密封强度设定为比顶面侧的另一边的所述合成树脂薄膜以及所述底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的密封胶层的密封强度弱,在所述顶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的呈合掌状的对接部分,对所述对接部分的左右以及上方这三边进行带状地热封,并使所述对接部分的上方的带状热封位置的带宽在中央部分形成得狭窄。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1.22 JP 2014-0099141.一种食品用包装袋,所述食品用包装袋包括底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和由相对的弯折片彼此呈合掌状对接并热封的两张合成树脂薄膜构成的顶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所述底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和所述顶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的三边通过带状地热封而形成袋体,其特征在于,顶面侧的一边的所述合成树脂薄膜的密封胶层的密封强度设定为比顶面侧的另一边的所述合成树脂薄膜以及所述底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的密封胶层的密封强度弱,在所述顶面侧的合成树脂薄膜的呈合掌状的对接部分,对所述对接部分的左右以及上方这三边进行带状地热封,并使所述对接部分的上方的带状热封位置的带宽在中央部分形成得狭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阳一宫崎孝行
申请(专利权)人:金冈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