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四清专利>正文

超薄式LED灯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08395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0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式LED灯支架,包括铝料、灯罩壳、两个塑料端盖、给LED灯珠供电的驱动电源,以及两塑料盖板,两塑料端盖设有向正面敞开口的内腔,驱动电源固定于其中一个塑料端盖的内腔内;两塑料盖板的大小与相应内腔的开口相匹配,两塑料盖板的背部分别插接于相应的内腔的开口,各塑料盖板的正面设有与灯罩壳的端部相应的嵌槽,灯罩壳的两端部分别插进相应的嵌槽内固定,塑料端盖其基体、突部一体成型;驱动电源的输出端与各LED灯珠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把驱动电源整合到支架的塑料端盖中,使用方便,安装方便,同时解决了散热问题,使LED灯工作更稳定。同时更美观。塑料端盖与灯罩壳、铝料的连接固定紧密,连接牢固度好,而且连接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薄式LED灯支架
本技术涉及的是超薄式LED灯支架,是一种采用LED灯作为光源的LED灯支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LED灯支架由钢架及端盖组成,端盖固定于钢架的两端,使用时,LED灯管安装于钢架上,LED灯管的两端与端盖连接接触,该种LED灯管里安装有LED灯珠,LED灯珠安装于铝基板上,但铝基板设于灯管内,驱动电源也安装于灯管内,驱动电源及LED灯珠在工作过程中都要发热,由于灯管内空间小,该种LED灯管散热不佳,工作不稳定。另外由于灯管内空间小,LED灯珠离灯管的内壁距离近,用大功率的LED灯珠,很容易在灯管上引起光斑,灯管对外产生的光不均匀,不美观,用小功率的灯珠的时候,在达到同样大的光亮度的时候,又要用更多的灯珠,成本比较高。而且,传统的灯管的发光亮度范围只有180度,照亮范围小。另外,现有的一体化支架安装于墙上不牢固。虽然有的LED灯把电源独立放置于外界,虽然解决了散热的问题,但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薄式LED灯支架,该种支架散热效果好,发出的光均匀,发光范围大。本技术可以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薄式LED灯支架,其特征是:包括铝料、灯罩壳、两个塑料端盖、给LED灯珠供电的驱动电源,以及两塑料盖板;两塑料端盖设有向正面敞开口的内腔,驱动电源固定于其中一个塑料端盖的内腔内;铝料的顶面设有向上突出的顶台,顶台的宽度比铝料的宽度小,顶台与铝料一体成型,该顶台的顶面上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设有铝基板,LED灯珠设于铝基板上;顶台的两侧设有插槽,灯罩壳套着顶台的上部,灯罩壳的两边缘分别对应地插于相应的所述插槽内;各塑料端盖其基体的正面的下部设有突部,铝料的两端部设有接插口,所述接插口大小与相应突部大小匹配,各突部插进相应的接插口内实现固定;各内腔的开口分别设于相应塑料端盖的正面的上部;两塑料盖板的大小与相应内腔的开口相匹配,两塑料盖板的背部分别插接于相应的内腔的开口,各塑料盖板的正面设有与灯罩壳的端部相应的嵌槽,灯罩壳的两端部分别插进相应的嵌槽内固定,塑料端盖其基体、突部一体成型;驱动电源的输出端与各LED灯珠电连接。本技术解决问题还可以进一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所述各塑料端盖上设有用于连接到墙壁的安装孔。还包括支架安装到墙壁时穿过安装孔连接到墙壁的螺钉。所述LED灯珠与灯罩壳其内壁的距离D大于25丽。铝基板水平固定于固定槽内,LED灯珠设于铝基板的上面。所述铝料厚度为12mm。上述技术方案具有这样的技术效果:1、本技术两塑料盖板,两塑料端盖设有向正面敞开口的内腔,驱动电源固定于其中一个塑料端盖的内腔内;铝料的顶面设有向上突出的顶台,顶台的宽度比铝料的宽度小,顶台与铝料一体成型,该顶台的顶面上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设有铝基板,LED灯珠设于铝基板上;顶台的两侧设有插槽,灯罩壳套着顶台的上部,灯罩壳的两边缘分别对应地插于相应的所述插槽内;各塑料端盖其基体的正面的下部设有突部,铝料的两端部设有接插口,所述接插口大小与相应突部大小匹配,各突部插进相应的接插口内实现固定;各内腔的开口分别设于相应塑料端盖的正面的上部;两塑料盖板的大小与相应内腔的开口相匹配,两塑料盖板的背部分别插接于相应的内腔的开口。驱动电源、LED灯珠分离,分别设置不同的位置,LED灯珠通过铝料散热,驱动电源置于内腔内,由塑料盖板分隔开LED灯珠与驱动电源;这样的结构散热效果好,驱动电源与LED灯珠不再串热,散热不会相互影响。驱动电源不再占用灯罩壳内的空间,这样在同样大小的灯罩壳的情况下,LED灯珠与灯罩壳的距离可以更远,与现有技术相比,散热效果好,工作稳定,可以避免光斑问题,可以节约成本。另夕卜,顶台比铝料的顶面高,还可以增大亮度范围,可以达到320度。本技术把驱动电源整合到支架的塑料端盖中,使用方便,安装方便,同时解决了散热问题,使LED灯工作更稳定。同时更美观。2、本技术各塑料端盖其基体的正面的下部设有突部,铝料的两端部设有接插口,所述接插口大小与相应突部大小匹配,各突部插进相应的接插口内实现固定;各内腔的开口分别设于相应塑料端盖的正面的上部;两塑料盖板的大小与相应内腔的开口相匹配,两塑料盖板的背部分别插接于相应的内腔的开口,各塑料盖板的正面设有与灯罩壳的端部相应的嵌槽,灯罩壳的两端部分别插进相应的嵌槽内固定,塑料端盖其基体、突部一体成型;该种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塑料端盖与灯罩壳、铝料的连接固定紧密,连接牢固度好,而且连接方便。3、本技术各塑料端盖上设有用于连接到墙壁的安装孔,螺钉支架安装到墙壁时穿过安装孔连接到墙壁,支架安装固定方便,连接牢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铝料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铝料的示意图。图5是带塑料盖板的塑料端盖的侧面示意图。图6是带塑料盖板的塑料端盖的俯视图。图7是塑料盖板的俯视图。图8是塑料盖板的侧面视图。图9是塑料端盖的正面不意图。图10是带塑料盖板的塑料端盖的正面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装配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的安装于墙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实施例1:如图1至图12所示,一种超薄式LED灯支架,包括铝料1、灯罩壳2、两个塑料端盖3、给LED灯珠4供电的驱动电源5,以及两塑料盖板6,两塑料端盖3设有向正面敞开口的内腔7,敞开口用于放置驱动电源,驱动电源5固定于其中一个塑料端盖的内腔7内。铝料I的顶面设有向上突出的顶台8,顶台8的宽度比铝料I的宽度小,顶台8与铝料I 一体成型,该顶台的顶面上设有固定槽9,固定槽9内设有铝基板10,LED灯珠4设于铝基板10上;顶台的两侧设有插槽11,灯罩壳2套着顶台的上部,灯罩壳2的两边缘分别对应地插于相应的所述插槽11内;各塑料端盖3其基体的正面的下部设有突部12,铝料I的两端部设有接插口,所述接插口大小与相应突部12大小匹配,各突部12插进相应的接插口内实现固定,这样塑料端盖3与铝料就固定于一起了。各内腔7的开口分别设于相应塑料端盖3的正面的上部;两塑料盖板3的大小与相应内腔的开口相匹配,两塑料盖板6的背部分别插接于相应的内腔的开口,即设置于开口处,各塑料盖板6的正面设有与灯罩壳2的端部相应的嵌槽13,灯罩壳2的两端部分别插进相应的嵌槽13内固定,塑料端盖6其基体、突部一体成型;驱动电源5的输出端与各LED灯珠4电连接。铝基板10水平固定于固定槽9内,LED灯珠4设于铝基板10的上面。所述铝料I为实体的。所述铝料厚度为12mm。所述LED灯珠与灯罩壳其内壁的距离D大于25丽。在本例中,驱动电源、LED灯珠分离,分别设置不同的位置,LED灯珠通过铝料散热,驱动电源置于内腔内,由塑料盖板分隔开LED灯珠与驱动电源;这样的结构散热效果好,驱动电源与LED灯珠不再串热,散热不会相互影响。驱动电源不再占用灯罩壳内的空间,这样在同样大小的灯罩壳的情况下,LED灯珠与灯罩壳的距离可以更远,与现有技术相t匕,散热效果好,工作稳定,可以避免光斑问题,可以节约成本。另外还可以增大亮度范围,可以达到320度。本技术把驱动电源整合到支架的塑料端盖中,使用方便,安装方便,同时解决了散热问题,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薄式LED灯支架,其特征是:包括铝料、灯罩壳、两个塑料端盖、给LED灯珠供电的驱动电源,以及两塑料盖板;两塑料端盖设有向正面敞开口的内腔,驱动电源固定于其中一个塑料端盖的内腔内;铝料的顶面设有向上突出的顶台,顶台的宽度比铝料的宽度小,顶台与铝料一体成型,该顶台的顶面上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设有铝基板,LED灯珠设于铝基板上;顶台的两侧设有插槽,灯罩壳套着顶台的上部,灯罩壳的两边缘分别对应地插于相应的所述插槽内;各塑料端盖其基体的正面的下部设有突部,铝料的两端部设有接插口,所述接插口大小与相应突部大小匹配,各突部插进相应的接插口内实现固定;各内腔的开口分别设于相应塑料端盖的正面的上部;两塑料盖板的大小与相应内腔的开口相匹配,两塑料盖板的背部分别插接于相应的内腔的开口,各塑料盖板的正面设有与灯罩壳的端部相应的嵌槽,灯罩壳的两端部分别插进相应的嵌槽内固定,塑料端盖其基体、突部一体成型;驱动电源的输出端与各LED灯珠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式LED灯支架,其特征是:包括铝料、灯罩壳、两个塑料端盖、给LED灯珠供电的驱动电源,以及两塑料盖板; 两塑料端盖设有向正面敞开口的内腔,驱动电源固定于其中一个塑料端盖的内腔内;铝料的顶面设有向上突出的顶台,顶台的宽度比铝料的宽度小,顶台与铝料一体成型,该顶台的顶面上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设有铝基板,LED灯珠设于铝基板上;顶台的两侧设有插槽,灯罩壳套着顶台的上部,灯罩壳的两边缘分别对应地插于相应的所述插槽内; 各塑料端盖其基体的正面的下部设有突部,铝料的两端部设有接插口,所述接插口大小与相应突部大小匹配,各突部插进相应的接插口内实现固定;各内腔的开口分别设于相应塑料端盖的正面的上部;两塑料盖板的大小与相应内腔的开口相匹配,两塑料盖板的背部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四清
申请(专利权)人:李四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