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吸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05815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0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强度吸盘,包括吸盘本体(1)、吸盘罩(2)和连杆(3),其中,连杆(3)的一端与吸盘本体(2)的顶端固定连接,吸盘罩(2)底面上设置通孔(4),通孔(4)的内壁上与连杆(3)的外表面上分别设置相互对应的螺纹,通孔(4)的内径与连杆(3)的外径相适应,连杆(3)经螺纹穿过通孔(4)。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高强度吸盘,针对现有吸盘做出改进,设计吸盘罩(2),利用其与吸盘本体(1)间的关系,提高吸盘本体(1)与被吸附面间的吸力强度,改变了现有传统吸盘吸力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强度吸盘,包括吸盘本体(1)、吸盘罩(2)和连杆(3),其中,连杆(3)的一端与吸盘本体(2)的顶端固定连接,吸盘罩(2)底面上设置通孔(4),通孔(4)的内壁上与连杆(3)的外表面上分别设置相互对应的螺纹,通孔(4)的内径与连杆(3)的外径相适应,连杆(3)经螺纹穿过通孔(4)。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高强度吸盘,针对现有吸盘做出改进,设计吸盘罩(2),利用其与吸盘本体(1)间的关系,提高吸盘本体(1)与被吸附面间的吸力强度,改变了现有传统吸盘吸力差的缺点。【专利说明】一种高强度吸盘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强度吸盘。
技术介绍
吸盘是一种采用橡胶材质制成,能够吸附在光滑表面上的物品,吸盘通过排除其与光滑表面的空气,利用大气压强原理实现本体与光滑表面的牢固贴合,并且有着方便实用,不伤害粘贴面的优点,日常生活中,人们会通常使用吸盘去实现挂钩的作用,将其吸附在光滑的墙壁上,起到固定作用,再配合挂钩实现日常使用,但随着人们对其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需要更加牢固的产品,以便于日常生活中更加方便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增强吸力的高强度吸盘。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高强度吸盘,包括吸盘本体;还包括吸盘罩和连杆,其中,连杆的一端与吸盘本体的顶端固定连接,吸盘罩底面上设置通孔,通孔的内壁上与连杆的外表面上分别设置相互对应的螺纹,通孔的内径与连杆的外径相适应,连杆经螺纹穿过通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与所述连杆另一端固定连接的握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握杆为T型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吸盘罩底面上的中央位置,吸盘罩的直径与所述吸盘本体的直径相适应。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高强度吸盘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高强度吸盘,针对现有吸盘做出改进,设计吸盘罩,利用其与吸盘本体间的关系,提高吸盘本体与被吸附面间的吸力强度,改变现有传统吸盘吸力差的缺点; (2)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高强度吸盘中,针对所设计连杆的另一端设计与之固定连接的握杆,使得设计的高强度吸盘在进行吸附安装的过程中,更加便于抓握该高强度吸盘,使用更加方便; (3)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高强度吸盘中,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吸盘罩底面上的中央位置,并且吸盘罩的直径与所述吸盘本体的直径相适应,有效保证了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高强度吸盘在使用过程中,吸盘本体的表面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受力更加均匀,更加牢固的吸附在被吸附面上。【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高强度吸盘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吸盘本体,2.吸盘罩,3.连杆,4.通孔,5.握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高强度吸盘,包括吸盘本体I ;还包括吸盘罩2和连杆3,其中,连杆3的一端与吸盘本体2的顶端固定连接,吸盘罩2底面上设置通孔4,通孔4的内壁上与连杆3的外表面上分别设置相互对应的螺纹,通孔4的内径与连杆3的外径相适应,连杆3经螺纹穿过通孔4 ;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高强度吸盘,针对现有吸盘做出改进,设计吸盘罩2,利用其与吸盘本体I间的关系,提高吸盘本体I与被吸附面间的吸力强度,改变现有传统吸盘吸力差的缺点。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还包括与所述连杆3另一端固定连接的握杆5,使得设计的高强度吸盘在进行吸附安装的过程中,更加便于抓握该高强度吸盘,使用更加方便,使用者一手握住握杆5,并顶向被吸附面方向,另一只手旋转吸盘罩2,提高吸盘本体2的吸力;还针对握杆5设计为T型杆,当本专利技术设计高强度吸盘吸附在被吸附面上后,T型杆可以用于悬挂日常用品,方便实用;而且所述通孔4设置在所述吸盘罩2底面上的中央位置,吸盘罩2的直径与所述吸盘本体I的直径相适应,有效保证了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高强度吸盘在使用过程中,吸盘本体I的表面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受力更加均匀,更加牢固的吸附在被吸附面上。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高强度吸盘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包括吸盘本体I ;还包括吸盘罩2、连杆3和T型杆,其中,连杆3的一端与吸盘本体2的顶端固定连接,吸盘罩2底面上设置通孔4,所述通孔4设置在所述吸盘罩2底面上的中央位置,通孔4的内壁上与连杆3的外表面上分别设置相互对应的螺纹,通孔4的内径与连杆3的外径相适应,吸盘罩2的直径与所述吸盘本体I的直径相适应,连杆3经螺纹穿过通孔4,T型杆固定连接在连杆3的另一端上;如图1所示,使用者使用该高强度吸盘时,首先单手手握T型杆,将吸盘本体I的吸附面对准被吸附面,并用力将高强度吸盘推向被吸附面,然后保持该手不动,并保持对该高强度吸盘的推力,用另外一支手旋转吸盘罩2,由于通孔4的内壁上与连杆3的外表面上分别设置相互对应的螺纹,通孔4的内径与连杆3的外径相适应,因此此时,旋转吸盘罩2,使得连杆3在螺纹的作用下,向远离被吸附面的方向移动,这样吸盘本体I的顶端就会在连杆3的作用下被拉动,这样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就提高了吸盘本体I与被吸附面间的吸力,使得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高强度吸盘能够更加牢固的吸附在被吸附面上,保证了使用,基于此高强度吸盘,其设计T型杆即可实现物品的挂置,并且由于其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传统吸盘,具有更高的吸力,使得其与被吸附面表面有着更加牢固的效果,相应其能承受更大重量的悬挂物,让使用变得更加方便,使用效果更加明显。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高强度吸盘,结构设计简单,在保持原有吸盘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设计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其吸附力,使之与被吸附面间的吸力更大,相应带来更加牢固吸附效果,使之使用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应用面更加广泛。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权利要求】1.一种高强度吸盘,包括吸盘本体(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盘罩(2)和连杆(3),其中,连杆(3)的一端与吸盘本体(2)的顶端固定连接,吸盘罩(2)底面上设置通孔(4),通孔(4)的内壁上与连杆(3)的外表面上分别设置相互对应的螺纹,通孔(4)的内径与连杆(3)的外径相适应,连杆(3)经螺纹穿过通孔(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强度吸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连杆(3)另一端固定连接的握杆(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高强度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杆(5)为T型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强度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设置在所述吸盘罩(2)底面上的中央位置,吸盘罩(2)的直径与所述吸盘本体(I)的直径相适应。【文档编号】F16B47/00GK104033471SQ201410281808【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3日 【专利技术者】陈伟新, 肖运根, 章隆泉 申请人:无锡市崇安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度吸盘,包括吸盘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盘罩(2)和连杆(3),其中,连杆(3)的一端与吸盘本体(2)的顶端固定连接,吸盘罩(2)底面上设置通孔(4),通孔(4)的内壁上与连杆(3)的外表面上分别设置相互对应的螺纹,通孔(4)的内径与连杆(3)的外径相适应,连杆(3)经螺纹穿过通孔(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新肖运根章隆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崇安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