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乒乓球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02291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0 1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便携式乒乓球台,包括台面板以及支撑部件,台面板的中部安装有拦球网,拦球网包括框架和铺设在框架上的球网,台面板包括两个对称的台板,其中一个台板的内侧端与框架的一个侧面铰接,另一个台板的内侧端与框架的另一个侧面铰接;便携式泡泡球台还包括搭接杆、提手和固定柱,其中一个台板的内侧端的侧面与搭接杆的一端铰接,固定柱固定于另一个台板的内侧端的侧面,搭接杆的另一端开有与固定柱滑动配合的劈槽;提手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台板的外侧端固定连接,提手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台板的外侧端搭扣配合;支撑部件具有分别与两个台板的底面铰接的上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便捷折叠台面板和支撑部件,并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便携式乒乓球台,包括台面板以及支撑部件,台面板的中部安装有拦球网,拦球网包括框架和铺设在框架上的球网,台面板包括两个对称的台板,其中一个台板的内侧端与框架的一个侧面铰接,另一个台板的内侧端与框架的另一个侧面铰接;便携式泡泡球台还包括搭接杆、提手和固定柱,其中一个台板的内侧端的侧面与搭接杆的一端铰接,固定柱固定于另一个台板的内侧端的侧面,搭接杆的另一端开有与固定柱滑动配合的劈槽;提手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台板的外侧端固定连接,提手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台板的外侧端搭扣配合;支撑部件具有分别与两个台板的底面铰接的上端部。本技术能便捷折叠台面板和支撑部件,并便于携带。【专利说明】便携式乒乓球台
本技术涉及乒乓球台,具体涉及便携式乒乓球台。
技术介绍
现有的乒乓球台一般包括台面板以及水平支撑该台面板的支撑部件,台面板的中部安装有用于拦球的拦球网,支撑部件和球网安装在台面板上后不易拆卸,且台面板也将被稳固固定而不能折叠或伸缩,所以乒乓球台装配好后将难以移动和携带运输。因此,现有的乒乓球台仅适用于固定的乒乓球运动场,不适用于日常家居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便携式乒乓球台,能便捷折叠台面板和支撑部件,并便于携带。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便携式乒乓球台,包括台面板以及支撑于该台面板下的支撑部件,所述台面板的中部安装有拦球网,所述拦球网包括框架和铺设在框架上的球网,所述台面板包括两个对称的台板,其中一个台板的内侧端与框架的一个侧面铰接,另一个台板的内侧端与框架的另一个侧面铰接;所述便携式泡泡球台还包括搭接杆、提手和固定柱,其中一个台板的内侧端的侧面与搭接杆的一端铰接,固定柱固定于另一个台板的内侧端的侧面,搭接杆的另一端开有与固定柱滑动配合的劈槽,该劈槽沿垂直于搭接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提手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台板的外侧端固定连接,提手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台板的外侧端搭扣配合;所述支撑部件具有分别与两个台板的底面铰接的上端部。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对称设于两个台板下方的偶数个U型架,每个U型架包括两竖杆和连接于两竖杆底端的底杆,各竖杆的上端为所述上端部。进一步地,每个所述U型架的两竖杆上端枢装有横杆,横杆的两端分别配有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第一折叠杆的一端与横杆铰接,第一折叠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折叠杆的一端铰接,第二折叠杆的另一端铰接于其中一个台板的底面。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竖杆包括上杆和下杆,所述上杆的上端为所述上端部,所述下杆的上端插装于上杆内并与上杆滑动配合,所述底杆水平连接于两下杆的下端。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两个台板分别与框架铰接,则台板可进行相对折叠,并在折叠后用提手来搭扣两个台板的外侧端,则使用者可方便提起两个台板,在台板折叠的同时,支撑部件可通过其端部的铰接方式实现折叠,从而减少了乒乓球台折叠后的体积,便于携带、运输。而且,在两个台板展开后,还可通过搭接杆和固定柱的搭接配合,来稳固固定两个台板,方便使用。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便携式乒乓球台展开后其中一个视角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便携式乒乓球台展开后另一个视角下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搭接杆与固定柱搭接配合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便携式乒乓球台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台面板;11、台板;2、支撑部件;21、U型架;201、上端部;211、竖杆;2111、上杆;2112、下杆;212、底杆;213、横杆;214、第一折叠杆;215、第二折叠杆;3、拦球网;31、框架;32、球网;4、搭接杆;41、劈槽;5、提手;6、固定柱。【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的便携式乒乓球台,包括台面板I以及支撑于该台面板I下的支撑部件2,台面板I的中部安装有拦球网3,拦球网3包括框架31和铺设在框架31上的球网32,台面板I包括两个对称的台板11,其中一个台板11的内侧端与框架31的一个侧面铰接,以合页的方式来实现该铰接作用,另一个台板11的内侧端与框架31的另一个侧面铰接,以合页的方式来实现该铰接作用。本便携式泡泡球台还包括搭接杆4、提手5和固定柱6,其中一个台板11的内侧端的侧面与搭接杆4的一端铰接,固定柱6固定于另一个台板11的内侧端的侧面,搭接杆4的另一端开有与固定柱6滑动配合的劈槽41,该劈槽41沿垂直于搭接杆4的长度方向延伸;提手5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台板11的外侧端固定连接,提手5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台板11的外侧端搭扣配合;支撑部件2具有分别与两个台板11的底面铰接的上端部201。两台板11在展开后,可供乒乓球运动使用,此时,两台板11的内侧端通过框架31连接,如图3所示,并以搭接杆4和固定柱6的搭接配合实现两台板11的稳固对接。需要折叠携带时,将搭接杆4的劈槽41脱离固定柱6,则两台板11可相对转动,拦球网3收纳于两折叠后的台板11之间,如图4所示,再用提手5来搭扣固定两台板11,形成稳固的折叠结构,便于使用者手提起提手5来携带。本例的支撑部件2包括对称设于两个台板11下方的偶数个U型架21,每个U型架21包括两竖杆211和连接于两竖杆211底端的底杆212,各竖杆211的上端为上端部201。U型架21有助于方便转动折叠收纳,也利于支撑台面板I。其中,U型架21具体结构为:每个U型架21的两竖杆211上端枢装有横杆213,横杆213的两端分别配有第一折叠杆214和第二折叠杆215,第一折叠杆214的一端与横杆213铰接,第一折叠杆214的另一端与第二折叠杆215的一端铰接,第二折叠杆215的另一端铰接于其中一个台板11的底面。每个竖杆211包括上杆2111和下杆2112,上杆2111的上端为上端部201,下杆2112的上端插装于上杆2111内并与上杆2111滑动配合,底杆212水平连接于两下杆2112的下端。下杆2112和与上杆2111伸缩动作,进一步利于折叠成更小的体积,进一步方便携带。在U型架21转动折叠时,横杆213、第一折叠杆214和第二折叠杆215都将发生摆动动作,形成折叠结构;在U型架21展开后,又将对台面板I起三角形的稳定支撑结构。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便携式乒乓球台,包括台面板以及支撑于该台面板下的支撑部件,所述台面板的中部安装有拦球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拦球网包括框架和铺设在框架上的球网,所述台面板包括两个对称的台板,其中一个台板的内侧端与框架的一个侧面铰接,另一个台板的内侧端与框架的另一个侧面铰接;所述便携式泡泡球台还包括搭接杆、提手和固定柱,其中一个台板的内侧端的侧面与搭接杆的一端铰接,固定柱固定于另一个台板的内侧端的侧面,搭接杆的另一端开有与固定柱滑动配合的劈槽,该劈槽沿垂直于搭接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提手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台板的外侧端固定连接,提手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台板的外侧端搭扣配合;所述支撑部件具有分别与两个台板的底面铰接的上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便携式乒乓球台,包括台面板以及支撑于该台面板下的支撑部件,所述台面板的中部安装有拦球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拦球网包括框架和铺设在框架上的球网,所述台面板包括两个对称的台板,其中一个台板的内侧端与框架的一个侧面铰接,另一个台板的内侧端与框架的另一个侧面铰接;所述便携式泡泡球台还包括搭接杆、提手和固定柱,其中一个台板的内侧端的侧面与搭接杆的一端铰接,固定柱固定于另一个台板的内侧端的侧面,搭接杆的另一端开有与固定柱滑动配合的劈槽,该劈槽沿垂直于搭接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提手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台板的外侧端固定连接,提手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台板的外侧端搭扣配合;所述支撑部件具有分别与两个台板的底面铰接的上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庆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广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州双鱼体育用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