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吸收循环控制生物除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401658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9 0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重吸收循环控制生物除臭系统,属于废气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循环槽、进风管、雾化吸收区、生物吸收区和出风管,生物吸收区与雾化吸收层平行设置,生物吸收区和雾化吸收区结构相同,均为为密闭式结构,均由填料层和位于填料层上方的吸收层构成,两者的填料层底部通过传送管连通;循环槽分为雾化层和生物层,雾化层通过雾化液进管与雾化吸收区连通,生物层通过生物液进管以及设置于生物液进管末端的喷头与生物吸收区连通;进风管由生物吸收区底部接入,出风管上端位于生物吸收区的吸收层,下端由生物吸收区底部接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多重吸收循环控制生物除臭系统,属于废气处理装置
。包括循环槽、进风管、雾化吸收区、生物吸收区和出风管,生物吸收区与雾化吸收层平行设置,生物吸收区和雾化吸收区结构相同,均为为密闭式结构,均由填料层和位于填料层上方的吸收层构成,两者的填料层底部通过传送管连通;循环槽分为雾化层和生物层,雾化层通过雾化液进管与雾化吸收区连通,生物层通过生物液进管以及设置于生物液进管末端的喷头与生物吸收区连通;进风管由生物吸收区底部接入,出风管上端位于生物吸收区的吸收层,下端由生物吸收区底部接出。【专利说明】多重吸收循环控制生物除臭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重吸收循环控制生物除臭系统,属于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及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些具有恶臭的气体,生活垃圾产生的恶臭气体成分较简单,一般通过喷淋、活性炭吸收等方式即可除去,然而,对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由于其成分较复杂,量大,且大多是含有有毒成分的,因此,处理起来较为繁琐,单纯的水喷淋无法获得理想的去除效果;活性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去除大部分的恶臭成分,但使用寿命短、价格昂贵,吸收量有限,操作不易实现。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生化出水,这些生化出水的处理成可排放水质的成本较高,而直接排放会对环境的水质、土壤等造成严重的污染,也使生化废水中一些可利用的成分白白浪费了,水源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恶臭气体处理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简便、实用、去除效率高、循环利用资源的多重吸收循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多重吸收循环控制生物除臭系统,包括循环槽、雾化吸收区、进风管和出风管,雾化吸收区为封闭式结构,由底部的填料层和填料层上方的吸收层构成;循环槽与雾化吸收区之间通过雾化液进管连通,雾化液进管末端设置喷头,喷头位于吸收层上方;进风管由填料层底部通入,其上端则位于喷头正下方;出风管上端通入吸收层位于远离进风管的一端,下端接出雾化吸收区。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的多重吸收循环控制生物除臭系统包括循环槽、进风管、雾化吸收区、生物吸收区和出风管,生物吸收区与雾化吸收层平行设置,生物吸收区和雾化吸收区结构相同,均为密闭式结构,均由填料层和位于填料层上方的吸收层构成,两者的填料层底部通过传送管连通;循环槽分为雾化层和生物层,雾化层通过雾化液进管与雾化吸收区连通,生物层通过生物液进管以及设置于生物液进管末端的喷头与生物吸收区连通;进风管由雾化吸收区底部接入,出风管上端位于生物吸收区的吸收层,下端由生物吸收区底部接出。所述的生物层中设置有加热装置和温度探头,用于控制生物层液体的温度。所述的生物层中设置有pH探头,用于控制生物层液体的酸碱度,以保证生物层中微生物的正常生长。所述的循环槽中设置有滤网,避免堵塞喷头。所述的填料层为石灰岩填料层。所述的雾化吸收层和生物吸收层下方设置有支撑板。将本技术用于恶臭气体处理过程中,恶臭气体从雾化吸收区底部的进风管进入雾化吸收区,与位于雾化吸收区上部的喷头喷出的雾化液迅速混合,恶臭气体增加湿度后,落入雾化吸收区的填料层中,经填料层的火山岩填料吸收后,经传送管送入生物吸收区的填料层,气体向上运行过程中再次被吸附后,上行的气体与生物液进管末端的喷头中的生物液接触并再次被吸收处理后,纯净的气体经出风管排出。采用本技术,雾化液和生物液的原始来源均为污水处理厂的生化出水,其中雾化液主要用于对恶臭气体进行加湿预处理,使其由气态变为液态,进而进入填料层完成吸附,因此雾化层中液体即为原始的生化出水;生物液的作用在于提供含有微生物的营养液对初步吸附后的气体进行深度处理,为确保生物液中微生物含量和活性处于最佳状态,原始的生化出水需达到一定的温度、PH值才能满足微生物的成长,因此,在生物层中设置加热装置、温度探头和pH探头,将生物层温度维持在20°C左右,pH在6-8范围内,以确保生物液中微生物正常生长。循环槽的出液口设置有滤网,该滤网将进入雾化液进管和生物液进管的水质中杂质进行过滤,保证雾化液和生物液水质正常,不至于堵塞喷头。【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循环槽;Ia.雾化层;lb.生物层;2.加热装置;3.温度探头;4.pH探头;5.雾化液进管;5a.喷头一 ;6.雾化吸收区;6a.填料层一 ;6b.吸收层一 ;7.生物液进管;7a.喷头二;8.生物吸收区;8a.填料层二;8b.吸收层二;9.传送管;10.支撑板;11.进风管;12.出风管;13.滤网。【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多重吸收循环除臭系统,结合图1,包括循环槽1、雾化吸收区6、进风管11和出风管12,雾化吸收区6为封闭式结构,由底部的填料层一 6a和填料层一 6a上方的吸收层一 6b构成;循环槽I与雾化吸收区6之间通过雾化液进管5连通,雾化液进管5末端设置喷头一 5a,喷头一 5a位于吸收层一 6b上方;进风管11由填料层一 6a底部通入,进风管11的上端则位于喷头一 5a正下方;出风管11上端通入吸收层一 6b位于远离进风管11的一端,下端接出雾化吸收区6并与除臭风机连接,雾化吸收处理后的气体由除臭风机排出。其中,雾化液进管5与循环槽I连接处设置有滤网13,用于过滤水质中的杂质,避免堵塞喷头一 5a ;雾化吸收层6下方设置有支撑板10,避免填料层一 6a过重影响雾化吸收区一 6的密封性;填料层一 6a为火山岩填料层。采用本技术可对成分较简单的气体进行处理,其中,雾化液主要用于对恶臭气体进行加湿预处理,使其由气态变为液态,进而进入填料层完成吸附,因此雾化层中液体即为原始的生化出水,生化出水经过滤后送入雾化液进管5的喷头一 5a送入吸收层一 6b处,与进风管11上行的气体接触并将气体加湿,加湿后的气体由气态变为液态,并落入填料层一 6a中,在火山岩填料的吸附下,微生物被附着在火山岩上,气体再由填料层一 6a上行至吸收层一 6b中,由出风管12上端进入并排出。本技术利用火山岩具有极强的吸附性,且孔径细密,易于附着微生物,克服了传统活性炭填料载体价格高昂、吸附易饱和、使用寿命短的缺陷,实用简便、实用,去除效率闻。实施例2本实施例多重吸收循环除臭系统,结合图2,包括循环槽1、进风管11、雾化吸收区6、生物吸收区8和出风管12,雾化吸收层6与生物吸收区8平行设置,雾化吸收区6和生物吸收区8结构相同,均为密闭式结构,其中,雾化吸收区6由填料层一 6a和位于填料层一6a上方的吸收层一 6b构成,生物吸收区8由填料层二 8a和填料层二 8a上方的吸收层二8b构成,填料层一 6a和填料层二 8a的底部通过传送管9连通,吸收层一 6b和吸收层二 8b相互不连通;循环槽I分为雾化层Ia和生物层lb,雾化层Ia通过雾化液进管5以及设置于雾化液进管5末端的喷头一 5a与雾化吸收区6连通,生物层Ib通过生物液进管7以及设置于生物液进管7末端的喷头二 7a与生物吸收区8连通;进风管11由雾化吸收区6的底部接入,出风管12上端位于雾化吸收区8的吸收层Sb中,下端由生物吸收区8底部接出并与除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重吸收循环控制生物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槽、雾化吸收区、进风管和出风管,雾化吸收区为封闭式结构,由底部的填料层和填料层上方的吸收层构成;循环槽与雾化吸收区之间通过雾化液进管连通,雾化液进管末端设置喷头,喷头位于吸收层上方;进风管由填料层底部通入,其上端则位于喷头正下方;出风管上端通入吸收层位于远离进风管的一端,下端接出雾化吸收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祺陈伟王林君钟磊潘绮钱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